原标题:考博经验|2020年浙江大学博士申请考核经验分享
本文系"研海拾珠"公众号原创,获取更多考博资料考博经验请移步公众号平台。
作者 |Domin ,浙江大学博士
朝着目标坚定不移
自我上学起,我爸妈就告诉我好好学习考上大学,从那时我的心里就种下了“上了大学就无所不能”的种子,所以在上大学之前,我的目标就是考上大学。后来上了大学,又给自己定下目标那就是我要获得这世界上最高学历,所以读博又成了我之后的目标,这条上学路我从来没动摇过,一路跌跌撞撞走到了现在,我们深知不读书穷根难断,我的一路坚持少不了我家人的鼎力支持。那么说到考博,我就来说说我的考博路。
考博路上的两大基石
要想成功考上好学校的博士必须在硕士期间两条路并行,一是实验(我是理工科),二是英语,两者缺一不可。
我先说说我的实验,我在硕士期间一共完成了三个大的实验,每个实验都有不一样的思路,并且每个思路都非常新颖,这是我吸引复试老师们的地方。此外,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数量以及档次是非常重要的。硕士期间,我一共发表了五篇论文,其中两篇top期刊,我的文章绝不是换换实验材料就能写一篇文章的事。同时,英语水平也是非常重要的,因为做科研,看的文献基本都是英文为主,英文水平出众,导师自然也非常喜欢。硕士期间我的英语学习没有落下,在博士复试的时候我也算是流利地用英文回答了老师的英文问题。所以我在竞争非常激烈的考试中(十个人收一个)脱颖而出。
我所报的学校本身就是申请考核制,按照以往,既有笔试也有面试,比较注重基础知识的掌握。今年比较特殊,我们的笔试取消了,全部改成面试,但是面试中包含专业课和硕士期间的研究经历,所以还是一样都不会少的考察。
我在快十月份的时候联系的导师,导师说欢迎报考,然后说竞争压力很大,让我做好心理准备。我本来就是一门心思想去那个课题组,因为课题跟我硕士比较接近,我还比较感兴趣,并且学校排名比较靠前,所以我也不管那么多了,就直接报了。报名后学校审核材料,英语六级至少460,至少有一篇SCI,然后筛选合格的学生,之后就是这些学生可以参加复试了。从联系完导师到最后考试我都没有再给导师联系,我个人觉得一方面不知道说啥,另一方面是我觉得如果自身条件过硬,老师还是倾向于专业能力较强的学生。但是我这种行为真的就比较危险了,大家不要完全模仿。(小编注:我有同学当时真的因为只和老师联系了一次,等到最后报名的时候,导师的回复是:我们信息沟通不畅啊,我以为你不报名了呢!)如果跟你报同一个导师的学生一直联系这位导师,跟导师的关系很好,导师对其他学生的印象比较好,可能导师会自作主张要他不要你了,所以我给大家的建议是量力而行,如果既能保证自己复习的质量又能跟导师保持很好的交流这是再好不过的啦。这就是我选导师和参加考试的整个过程,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经验教训
我的经验是,出身不好的考生可以多报几个学校,这样不会因为背景问题没有学上。同时,不要觉得自己出身不好就感觉低人一头,可能你能做到的他们也未必能做到。科研不分国界、不分高低,只是开始的平台不一样,但是我们也并不差!
联系导师的时间不用过于早,我的建议是9月份左右,太早的话好多学生还没有开始,老师开始说要,但是通过对比后来报考的学生之后可能就不要了。
学校选好,导师选好,接下的事就是认真复习啦~
总结
要想成功的申请到博士,比较重要的有学校出身、硕士期间的研究成果,还有英语水平。我们的出身没法改变,正如文中所言,不要觉得自己出身不好就低人一头,科研不分国界、不分高低,只是开始的平台不一样,就是要有这样的自信。
对于双非或者学校不是非常出众的学生而言,要想申请到名牌高校的博士,我们只能凭借拿得出手的研究成果。研究成果一个是数量、一个是质量。个人认为成果的质量非常重要。这位同学硕士期间发表的成果,能够达到一般学校两位博士的毕业要求了,所以当导师看到这样的成果的时候,完全不用担心学生的科研能力与毕业问题,被录取也是理所当然的。
对于大部分同学,可能获得这样的研究成果比较困难,所以还是建议多联系几所高校的老师,或者同一所高校不同学院的老师,这样能够增加自己胜算的几率。关于联系导师的问题,还是建议早点联系,但是前提是有了研究成果,否则没有任何作用。
对于低年级的同学,假如有读博的打算,踏踏实实做科研,尽量多尽量早的出科研成果,这样才会获得优势。即使我们的学校出身不优秀,但是也并不代表着科研水平不如人,做出高质量的成果,是可以抵消我们的出身劣势的。
联系导师之后,“欢迎报考,竞争激烈”这类的话经常会听见,但是并不代表着老师拒绝了你,在合适的机会下,保持后续的沟通。有的同学真的因为后续沟通不畅,被老师误认为不再报考而错失考博的机会。
祝大家一切顺利、心想事成!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