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enter: 定义过渡开始时元素的状态。在元素被插入时生效,在下一个帧(下一帧也就是v-enter-active)移除(实际就是过渡将要开始之前,元素的状态)
v-enter-active: 定义”进入过渡”的结束状态。在元素被插入时生效,在 transition/animation 完成之后移除(实际就是过渡的中间状态,比如淡入淡出里的淡入后的状态)
v-leave: 定义”离开过渡”的开始状态。在离开过渡被触发时生效,在下一个帧移除(实际就是淡出状态将要发生之前元素的状态)
v-leave-active: 定义”离开过渡”完成后的结束状态。在离开过渡被触发时生效,在 transition/animation 完成之后移除(实际就是淡出完成后元素的最终状态)
实例1:
当show = true时:
这里的’fold-enter’是在元素显示的一瞬间被加入,在上面的例子中,example这个块状元素本来因为有了transform: translate3d(0, -100px, 0)这个样式,所以被上移100px,但是因为fold-enter,所以将example这个块状元素又移到了原位,也就是将’translate3d(0,0,0)’作为过渡的开始状态,但是随着过渡状态下一帧的开始,fold-enter瞬间就被移除掉,所以这时候的元素的样式就会开始按照’fold-enter-active’所规定的样式进行过渡,在0.5s内过渡到’transform: translate3d(0, -100px, 0)’,也就是之前提到的淡入淡出状体的中间状态,在过渡动画结束之后,fold-enter-active这个类马上被移除
当show = false时:
example不会马上消失,从官方的图中可以发现’fold-leave’的状态就是’fold-enter-active’的结束时的状态,然后fold-leave-active这个类就开始起作用了,example这时的位置是在-100px,fold-leave-active定义的是过渡的结束状态:transform: translate3d(0, 0, 0);,但是同时又设置了transition: all .5s,所以这时元素会在0.5s的时间内下移100px之后再将fold-leave-active移除
实例2:
刚开始的时候按钮透明度为0+偏移24px,然后过渡到透明度为1且不偏移的位置,再附加上内层小球滚动的特效即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