到数据归档,很多人的第一个概念就是,不就是无用的数据,换个地方放吗,直接拷贝,删除不就得了,有那么麻烦。
我见到过的,听到过的数据库归档的方法有以下几种
1 数据通过人工的手段来进行清理,直接将表换名字,然后在重建一个新的表,承接数据。
首先这样的做法一个字,快,这是这样做法的好处所在,但另一方面要考虑的问题就是,业务要不要停,涉及的人有多少,如果光是IT 的还好说,但恰恰这样做,绝对不会光光牵扯 IT, 业务的人一定是要牵扯进来,然后就是各种流程和通知,要在几点几点,某个业务,甚至整体业务暂时停止。
2 数据通过MYSQL dump 或者其他的备份方式,将数据备份出来,在将数据恢复到数据归档库中,然后将备份的数据直接手动清理掉,这样的做法速度也很快,对业务的影响也比较小,基本上可以算是透明的方式了,但还是避免不了人工的介入,并且也不可能是天天这样做。
3 数据通过工具的方式来进行处理,例如pt-archiver 的方式来进行数据的归档和清理,但这个工具貌似bug不少,pt-1126
4 自己设计数据归档
自己设计数据归档的面就广了,有使用程序来做的,例如JAVA ,Python等等,也有使用存储过程来进行的。
下面就是一个MYSQL 针对一个数据库表归档的案例(这个案例也是有缺陷的,但目前是秉承着够用就好,以及时间成本的原则)
首先设计一个归档要考虑的问题如下
1 归档表的大小,以及每日最大,或最小的归档数据量,或者数据过期时间
同时归档表是否必须是全量的数据归档,还是可以抛弃一些数据,例如有一些日志的归档中可能存在一些无用的数据,是否还必须全量的归档等等都是要考虑的问题,归档数据并不一定是原封不动的归档,有的逻辑上,只归档一些数据关键点也是可以的。
2 归档的数据量,数据归档一般根据上面的东西,归档有一次性归档,和规律有固定日期的归档,一次性的归档一般归档的数据量比较大,而有规律的归档则归档的数据量并不大,对比两者的方式,其实定期归档(有规律)的要有优势一些,主要是数据是不断灌入的,而数据的归档如果也是不断输出的,这样整体这个表的数据量就会有一个平衡,不会一下子少了很多,要不就是在清理的前一天,数据量已经大到一定的水平,有可能影响性能。
3 归档的方法,自己定义数据的归档方面,可以每次归档将数据灌入一个表,也可以定期的将数据写入不同的归档表,例如已归档日期和后缀的方式来将每次写入的数据进行分割,或者建立分区表的方式来进行归档。
4 归档的方式是否灵活,有的归档的方法仅仅针对一个表来进行归档,有的方法是可以灵活配置,可以任意扩展。那就都任意扩展,灵活配置不就好了,其实随着能任意扩展或者灵活配置,则工作量就会变大,这也要考虑一个性价比,具体要考虑表的数量以及归档的方式。
下面就是一个简单的例子,需求是一张表每天数据量在40- 50 万,主要都是来自于客户的短信以及消息发送的内容。表中的数据要保留半年之内的,其余的数据可以移走。
以下以最简单的自动化的方案来讲
下图是基于案例来讲的
因为数据库是MYSQL 所以考虑了归档一次是多大的批量,避免归档数据量过大的时候将生产库hang 死,另外配置表主要的功能是有两个 1 限制一次拷贝和清理的数据量,2 控制拷贝过期数据的日期限制
下面是这段代码,如果看的不方便,下面有截图
DELIMITER $$
DROP PROCEDURE IF EXISTS archive_data;
create PROCEDURE archive_data()
BEGIN
declare row_s int; #最大执行多少次每次1000条
declare save_month tinyint; #保留多少月之前的数据
declare times int; #执行次数记录
declare min_row_s int; # 当前数据库最小的tid
declare archive_date datetime;
select @times := 1; #设置每天初始清理次数初始值
select @row_s := max_row_clean from db_archive.db_config order by id limit 1; #获取当前配置库数据
select @save_month := archive_save_date from db_archive.db_config order by id limit 1;
select @min_row_s := min(tid) from msgcdb.t_sms_message; #获取当前系统最小的TID号
select @max_row_s := max(tid) from msgcdb.t_sms_message; #获取当前系统最大的TID号
select @archive_date := DATE_SUB(CURDATE(), INTERVAL @save_month MONTH);
select @row_s, @save_month,@archive_date,@min_row_s,@max_row_s;
if @min_row_s = @max_row_s then
set @times = @row_s + 1;
elseif @min_row_s is null then
set @times = @row_s + 1;
end if;
insert into db_archive.archive_log (save_month,times,min_row_s,max_row_s,archive_date,row_s,insert_time,delete_time,type_s) values (@save_month,@times,@min_row_s,@max_row_s,@archive_date,@row_s,sysdate(),sysdate(),'initial');
select @times, @min_row_s;
while @times < @row_s DO
begin
insert into db_archive.t_sms_message (tid,summary_id,uid,code,channel,batch_id,done_time,phone,sms_content,create_time,send_time,storage_time,status,estimatedTime,operate_type,origin,creator_id ,dept_id,del_flag,priority,template_id,repetitions_num)
select tid,summary_id,uid,code,channel,batch_id,done_time,phone,sms_content,create_time,send_time,storage_time,status,estimatedTime,operate_type,origin,creator_id ,dept_id,del_flag,priority,template_id,repetitions_num
from msgcdb.t_sms_message
where tid >= @min_row_s and tid < @min_row_s + 1000 and status <> 0 and storage_time < @archive_date;
set @times = @times + 1;
insert into db_archive.archive_log (save_month,times,min_row_s,max_row_s,archive_date,row_s,insert_time,delete_time,type_s) values (@save_month,@times,@min_row_s,@max_row_s,@archive_date,@row_s,sysdate(),sysdate(),'inserted');
delete from msgcdb.t_sms_message where tid >= @min_row_s and tid < @min_row_s + 1000 and status <> 0 and storage_time < @archive_date;
insert into db_archive.archive_log (save_month,times,min_row_s,max_row_s,archive_date,row_s,insert_time,delete_time,type_s) values (@save_month,@times,@min_row_s,@max_row_s,@archive_date,@row_s,sysdate(),sysdate(),'deleted');
select @min_row_s,@max_row_s;
select @min_row_s := min(tid) from msgcdb.t_sms_message;
select @max_row_s := max(tid) from msgcdb.t_sms_message;
select @min_row_s,@max_row_s;
if @min_row_s = @max_row_s then
set @times = @row_s + 1;
elseif @min_row_s is null then
set @times = @row_s + 1;
end if;
end;
END WHILE;
END$$
DELIMITER ;
配置表
归档日志表
为什么要这么设计,其实寻根溯源有两点
1 简单有效,够用原则
2 设计配置表的主要原因是对于非IT 人员,例如project manager 或者其他的人员,也可以调整归档的时间,例如 archive_save_date 的数字就是保留多少月的数据,max_row_clean,就是当前的数字 *1000 就是每天最大的归档数据量。通过这两个参数双重限制每天的归档的数据量,避免归档的时间太长,影响了备份,或其他操作。而日志表本身就是一个查看归档成功失败的东西,其中的type_s 就是表现数据归档操作状态的东西,通过日志表可以反映归档多少数据,每次操作消耗的时间,以及当前操作获取的系统变量是什么,方便出现故障时,查看到底归档的数据少不少,或者大致可能出现问题。
下面是这两个表的结构
这样归档有没有缺点,当然有,缺点马上就可以说出几个
1 为什么还要在本地机归档数据,不应该是传送到其他机器上吗
2 为什么不设置每次归档的数量限制(每次限制操作的行数),这对MYSQL不是很用吗,为什么要写死。
3 为什么要用MYSQL 存储过程来做,使用python不是更灵活
其实一言难尽,都和需求有关,所以很多设计出来的东西,外人一看一堆毛病,如果你进入到他的内部,一段时间估计你就懂得为什么会设计出这样或那样的东西。
最近有一句话挺时髦,资本根本不care你技术不技术,除非你做到行业NO.1,才有可能翻个身。
群里有一些免费书,可自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