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要介绍的是如何在 OpenWrt 平台上面搭建无盘工作站服务器以及 Windows 的 iSCSI 部署。
当然,由于 OpenWrt 也可以算得上一种 Linux 发行版了,所以本文所介绍的一些方法,在其它 Linux 发行版上面仍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整个过程大概分为以下几步:给 OpenWrt 添加 iSCSI Target 支持
创建并配置 iSCSI Target
获取 gPXE 并配置 DHCP 及 TFTP 服务
通过 iSCSI 部署 Windows
测试
给 OpenWrt 添加 iSCSI Target 支持
到写作本文为止,貌似 OpenWrt 官方还没有添加 iSCSI Target 支持相关的软件包,所以我们需要自力更生。然而幸运的是,已经有前人做过了类似的事情,我们只要采取“拿来主义”即可。
无论上面哪种方案,就目前而言都需要读者自行编译,但是如何交叉编译 OpenWrt 所需的软件包不在本文的讨论范围。
采用第一种方案,进行交叉编译后,会得到以下几个软件包:kmod-iscsi-scst
kmod-scst
kmod-scst-vdisk
scst
luci-app-scst
把它们安装到 OpenWrt,这样第一步添加 iSCSI Target 支持就算完成了。
创建并配置 iSCSI Target
要创建 iSCSI Target 需要路由器有足够大的存储空间,最好是在路由器上挂载移动硬盘,如果是U盘则最小需要 16G 的 U 盘,而且 U 盘的性能可能会差很多。
在进入下面的配置之前,我们需要创建一个固定大小的虚拟磁盘文件,你可以将移动硬盘连接到电脑上进行创建( Windows 下创建一个 VHD 虚拟磁盘文件即可,至于要不要初始化该虚拟磁盘,则需要根据下面的操作决定,所以我建议先不要初始化),也可以直接在路由器上面创建,直接在路由器上面创建需要使用 dd 命令,假设你的移动硬盘被挂载到 /mnt/sda1 ,则可以使用下面的命令创建一个 15G 的文件:mkdir /mnt/sda1/iscsi
dd if=/dev/zero of=/mnt/sda1/iscsi/disk1.vhd bs=1M count=15360
创建文件的过程需要较长时间,请耐心等待,同时你可以另开一个终端登录路由器,并使用du -h /mnt/sda1/iscsi/disk1.vhd
查看文件大小。
虚拟磁盘文件创建完成后,进入 iSCSI Target 的 Web 管理界面(服务->iSCSI Target)。
先是“Global settings”(全局设置),里面只有一个“System ID”,就是 iSCSI Qualified Name(即 ipn)。
默认的设置是“iqn.2012-12.org.openwrt”,建议不要更改,至于其命名规范,可参考rfc3721中相关内容。
然后是“Devices”(设备),单击添加,添加一个 Device,共享名随意(如disk1),类型只有一个选项——“Image file”,“目录”即虚拟磁盘文件的路径(如/mnt/sda1/iscsi/disk1.vh)。
紧接着是“Tagets”,同样单击添加,共享名随意(如 iscsiboot),“Lun”则需填写上面添加的 Device 的共享名(如 disk1),设置好后别忘了点击保存&应用。
上面的设置,也可以通过编辑配置文件(/etc/config/scst)完成:config global
option id 'iqn.2012-12.org.openwrt'
config target
option name 'iscsiboot'
list lun 'disk1'
config device
option type 'file'
option blocksize '512'
option name 'disk1'
option path '/mnt/sda1/iscsi/disk1.vhd'
最后,需要开启scst服务:/etc/init.d/scst enable
/etc/init.d/scst start
如果start失败的话,可能需要重启路由器:reboot
未完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