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收看“第二期”研报翻译官,临近年末,各类金融研报接踵而至,我们也常会看到GDP、CPI、PPI这类字眼。
过年回家跟亲戚朋友唠嗑的时候,如果不扯上几句CPI或PPI,都显自己得不够专业。
听你们吹牛,我炒菜都有劲了
今天的研报翻译官就和诸位聊聊——【CPI】
CPI全称是:Consumer Price Index
翻译一下就是
Consumer(消费者; 顾客)
Price(价格、价值)
Index(指数、指标)
连起来我们称它为“消费者物价指数”,也有人管它叫“居民消费价格指数”
这个指标能反映居民家庭购买消费品和服务项目的价格水平变动情况。当然,通过其他方式也能体现...
比如:
别人的手机
我的手机
说白了,就是看看老百姓们买的东西和之前比是贵了还是便宜了。
如果变得过于离谱,国家就可能从政策等方面进行干预,这就是通常所说的宏观调控依据。
当然,CPI还有其他功能
例如与GDP、PPI等指数一起进行国民经济核算、度量通货膨胀或是通货紧缩、反映货币的购买力等等。
与我们日常生活关联比较大的影响,是契约指数化调整。
什么意思呢?
就是个人与企业单位的薪资报酬谈判
比如年底了你去跟老板说
那老板肯定得问啊
喏~这时候你就能把CPI给搬出来了
(好像也没什么用)
那么,既然CPI指标如此重要,那它究竟是如何产生的呢?
说实话,工作量还比较大
以我国为例,首先需要确立统计范围,既然是“消费者物价指数”,那自然要涵盖居民日常生活消费的多数领域
目前共有8类:分别是服装、食品(包含烟酒等)、居住和交通通信(衣食住行),还包括生活服务、娱乐教育、医疗保健、其他用品和服务。
这其中又包括262个基本分类
统计过程中,不同消费类别所占的权重不同,比如饮食和居住对个人生活比较重要,所以权重就高
注意一点:
CPI是为了反映居民,购买并用于日常生活的商品,并不包含投资品或没有明码标价的隐性收费项目
比如农业生产资料和…房价
知识点插播:新闻里常说CPI“破3、破4”,就是指CPI同比上涨3%、4%以上,以此类推
既然调查范围已经确定,那具体派谁去调查?又要去哪调查呢?
CPI涉及类别如此之广,自然是不可能全部统计。
因此CPI采取了“抽样调查”
各省、区、市都有固定的调查人员,按规定统一进行价格收集工作,人数约为4000左右。
目前我国调查地区样本总数大约有550余个市县,价格点样本近3万个。
而具体的调查方式就说来话长了...
简而言之就是遵守“三定”原则
即定时、定点、定人,最大力度确保数据采集的真实、有效,
再后来呢,基层就要在规定时间内将采集到的价格数据审核上报,
最终汇总到“国家统计局”通过下面的公示计算出数值。
这里普及两个知识点:
即期价格,也就是当前价格
基期价格,大概可以理解为往期价格
此计算数值再经发布
就是我们看到的CPI指数
而且会分月度、季度、年度公布
那CPI指数到底怎么看呢?
简单说两个对我们影响比较大的吧。
首先是【工资】
物价上涨意味着每个月开销变多
但工资不一定会跟着涨呀
如此一来,实际可支配的收入就变少了
其次是【股市】
通常情况下CPI这样影响股市
当然这也没有那么绝对
想必多数人都不希望物价上涨,但又希望自己的股票上涨
那CPI到底是高了好还是低了好呢?
CPI太高意味着存在通货膨胀的风险
(通常以3%为预警线)
但在社会的经济发展阶段过低的CPI也可能表示会出现消费不足、企业效益下降等不利状况
看完以上内容
想必大家都明白了CPI数据的重要性
最后再补充一下,CPI数据虽具有较强的代表性,但仍有局限。
CPI指数无法了解到产品质量提升或下降对物价的影响
比如,我去年可以花5毛钱从早餐店买一个馒头
(说实话干巴巴的不怎么好吃)
但这家早餐店今年改进了技术,新馒头更大、更好吃,但是还卖5毛钱。
如此一来,这5毛钱的实际购买力有所提升,但无法通过CPI反映
以上就是关于CPI指数的全部翻译内容
后续我们将为大家带来各类“不正经”的翻译
当然,各位看官老爷
如果还有其它需要了解的经济、金融类词汇
也欢迎留言、私信告诉我们
编辑部将在之后的【研报翻译官】中为大家解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