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下列关于产品成本计算制度的表述错误的是()。
A.标准成本计算制度下只能提供标准成本无法提供实际成本
B.完全成本计算制度下生产制造过程的全部成本都计入产品成本
C.产量基础成本计算制度是以产品数量,或者与产品数量有密切关系的人工成本、人工工时等作为分配间接费用的基础
D.作业成本计算制度下间接费用的分配基础是成本动因
错误
正确答案:左边查询
学生答案:B
2.完工产品和在产品之间分配费用,采用在产品成本按年初数固定计算,适用于( )。
A.月末在产品数量很大的产品
B.月末在产品数量为零的产品
C.各月末在产品数量虽大但各月之间在产品数量变动不大的产品
D.各月成本水平相差不大的产品
错误
正确答案:左边查询
学生答案:A
3.辅助生产费用直接分配法的特点是辅助生产费用()。
A.直接计入“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科目
B.直接分配给所有受益的车间、部门
C.直接分配给辅助生产以外的各受益单位
D.直接计入辅助生产提供的劳务成本
错误
正确答案:左边查询
学生答案:A
4.在产品按完工产品计算的方法,适用于()
A.各月末在产品数量较大的企业
B.各月未在产品数量变化较大的企业
C.月未在产品已经接近完工的企业
D.在产品只有稳定定额成本的企业
错误
正确答案:左边查询
学生答案:B
5.下列关于联产品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在分离点以前发生的成本,称为联合成本。
B.分离点是指在联产品生产中,投入相同原料,经过不同生产过程,分离为各种联产品的时点。
C.联产品分离前发生的生产费用可按一个成本核算对象设置多个成本明细账进行归集。
D.分离后各种产品统一设置明细账
正确
正确答案:左边查询
学生答案:A
6.某企业生产的产品需要经过若干加工工序才能形成产成品,且月末在产品数量变动较大,产品成本中原材料所占比重较小。该企业在完工产品和在产品之间分配生产费用时,宜采用()。
A.不计算在产品成本的方法
B.在产品成本按年初数固定计算的方法
C.约当产量法
D.在产品成本按其所耗用的原材料费用计算的方法
错误
正确答案:左边查询
学生答案:A
7.产品成本计算不定期,一般也不存在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费用分配问题的成本计算方法是( )。
A.平行结转分步法
B.逐步结转分步法
C.分批法
D.品种法
错误
正确答案:左边查询
学生答案:A
8.对于经常将生产的半成品作为商品对外销售的企业,适合采用的成本计算方法是()。
A.品种法
B.分批法
C.逐步结转分步法
D.平行结转分步法
正确
正确答案:左边查询
学生答案:C
9.某企业为大量大批的单步骤生产的企业,在计算产品成本时可采用的成本计算方法是()。
A.平行结转分步法
B.逐步结转分步法
C.分批法
D.品种法
错误
正确答案:左边查询
学生答案:A
10.在以下各种成本计算方法中,产品成本计算不定期,一般也不存在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费用分配问题的是()。
A.平行结转分步法
B.逐步结转分步法
C.分批法
D.品种法
错误
正确答案:左边查询
学生答案:B
11.下列适用于分步法核算的是( )。
A.造船厂
B.重型机械厂
C.汽车修理厂
D.大量大批的机械制造企业
错误
正确答案:左边查询
学生答案:A
12.各种成本计算方法根本主要体现在( )的不同。
A.成本计算对象
B.成本计算期
C.完工产品和期末在产品的费用分配
D.要素费用的归集和分配
错误
正确答案:左边查询
学生答案:C
13.在下列方法中,属于不计算半成品成本的分步法是()。
A.平行结转法
B.综合结转法
C.分项结转法
D.逐步结转法
正确
正确答案:左边查询
学生答案:A
14.企业对于所试制的新产品的成本计算方法应采用()。
A.品种法
B.分批法
C.分步法
D.分类法
错误
正确答案:左边查询
学生答案:A
15.各步骤的产品生产费用并不随半成品实物的转移而结转的分步法是()。
A.综合结转法
B.逐步综合结转分步法
C.逐步分项结转分步法
D.平行结转分步法
错误
正确答案:左边查询
学生答案:A
16.下列各项中,属于最常见的标准成本制定方法之一的是()。
A.经验判断法
B.工程技术测量法
C.滚动预算法
D.数学计算分析法
错误
正确答案:左边查询
学生答案:A
17.下列关于产品成本计算制度的表述错误的是()。
A.标准成本计算制度下只能提供标准成本无法提供实际成本
B.完全成本计算制度下生产制造过程的全部成本都计入产品成本
C.产量基础成本计算制度是以产品数量,或者与产品数量有密切关系的人工成本、人工工时等作为分配间接费用的基础
D.作业成本计算制度下间接费用的分配基础是成本动因
错误
正确答案:左边查询
学生答案:B
18.某公司的主营业务是软件开发。该企业产品成本构成中,直接成本所占比重很小,而且与间接成本之间缺少明显的因果关系。该公司适直采纳的成本核算制度是()。
A.产量基础成本计算制度
B.作业基础成本计算制度
C.标准成本计算制度
D.变动成本计算制度
错误
正确答案:左边查询
学生答案:A
19.“成本差异=实际成本-标准成本”,其中的“标准成本”的含义是()。
A.单位产品标准消耗量
B.单位产品标准成本
C.预算产量的标准成本
D.实际产量的标准成本
错误
正确答案:左边查询
学生答案:C
20.依据理论上的业绩标准、生产要素的理想价格和可能实现的最高生产经营能力利用水平而制定的标准成本是()。
A.基本标准成本
B.理想标准成本
C.正常标准成本
D.现行标准成本
错误
正确答案:左边查询
学生答案:D
21.甲公司制定成本标准时采用基本标准成本。出现下列情况时,不需要修订基本标准成本的是()。
A.主要原材料的价格大幅度上涨
B.操作技术改进,单位产品的材料消耗大幅度减少
C.市场需求增加,机器设备的利用程度大幅度提高
D.技术研发改善了产品性能,产品售价大幅度提高
错误
正确答案:左边查询
学生答案:B
22.以下关于变动制造费用效率差异的计算公式中,正确的是()。
A.变动制造费用实际数-变动制造费用预算数
B.(实际工时-标准产量标准工时)×变动制造费用标准分配率
C.(生产能量-实际工时)×变动制造费用标准分配率
D.(实际工时-实际产量标准工时)×变动制造费用标准分配率
错误
正确答案:左边查询
学生答案:B
23.在确定直接人工正常标准成本时,标准工时不包括()。
A.设备意外故障产生的停工时间
B.必要的工间休息
C.每日例行设备调整时间
D.不可避免的废品所耗用的工时
正确
正确答案:左边查询
学生答案:A
24.某公司生产单一产品,实行标准成本管理。每件产品的标准工时为3小时,固定制造费用的标准成本为6元/件,企业生产能量为每月生产产品400件。7月份公司实际生产产品350件,发生固定制造费用5250元,实际工时为1100小时。根据上述数据计算,7月份该公司固定制造费用效率差异为()元。
A.100
B.150
C.200
D.300
正确
正确答案:左边查询
学生答案:A
25.下列成本差异中,通常不属于生产部门责任的是()。
A.直接人工工资率差异
B.直接人工效率差异
C.直接材料用量差异
D.变动制造费用效率差异
正确
正确答案:左边查询
学生答案:A
26.下列关于变动制造费用的差异分析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耗费差异是变动制造费用的实际小时分配率脱离标准产生的
B.价差是按照标准的小时分配率计算确定的金额
C.效率差异反映工作效率变化引起的费用节约或超支
D.耗费差异反映耗费水平的高低
错误
正确答案:左边查询
学生答案:A
27.作业成本法能够提供相对准确的成本信息,其原因在于()
A.作业成本法的分配基础是单一数量分配标准
B.作业成本法强调财务变量
C.作业成本法中成本耗费的分配重点是直接费用
D.作业成本法采用多元分配基准
错误
正确答案:左边查询
学生答案:B
28.与传统成本核算不同之处在于采用多元化制造费用分配标准的方法是()
A.制造成本法
B.标准成本法
C.变动成本法
D.作业成本法
错误
正确答案:左边查询
学生答案:B
29.作业成本法核算强调的是()
A.产品成本积累过程追溯
B.成本的直接追溯和动因追溯
C.可控成本追溯
D.直接费用分配追溯
错误
正确答案:左边查询
学生答案:C
30.下列关于作业成本法之说法,不正确之是()。
A.作业成本法认为,产品之成本实际上就是企业全部作业消耗资源之总和
B.作业成本法之成本计算可以概括为“资源-产品”
C.作业成本法之基本思想是“产品消耗作业,作业消耗资源”
D.作业成本法强调使用直接追溯和动因追溯方式来分配成本
错误
正确答案:左边查询
学生答案:A
31.作业成本法的成本计算是以()为中心。
A.产品
B.作业
C.费用
D.资源
错误
正确答案:左边查询
学生答案:A
32.使用作业成本法计算技术含量较高、生产量较小的产品,其单位成本与使用传统成本法计算相比,要()
A.高
B.低
C.两者一样
D.无法比较
错误
正确答案:左边查询
学生答案:C
33.传统成本计算法的计算对象为()
A.资源
B.作业中心
C.费用
D.最终产品
错误
正确答案:左边查询
学生答案:B
34.关于作业成本法有点说法正确的是()
A.作业成本法有利于提高成本信息质量,完全克服传统成本分配主观因素影响
B.作业成本法有利于分析成本升降的原因
C.作业成本法有利于完善成本责任管理
D.有利于成本的预测和决策
错误
正确答案:左边查询
学生答案:A
35.采用正常成本分配率的作业成本分配率计算方法的特点是()。
A.可以避免产生作业成本变动和作业需求不足而引起的产品成本波动
B.无须分配实际成本与预算成本的差异
C.作业成本资料只能在会计期末才能得到,因而不能随时提供进行决策的有关成本信息
D.忽视作业需求变动对成本的影响,不利于划清造成成本高低的责任归属
错误
正确答案:左边查询
学生答案:C
36.下列作业属于随着产量变动而变动的作业是()
A.单位级作业
B.批次级作业
C.产品级作业
D.生产维持级作业
错误
正确答案:左边查询
学生答案:B
37.下列属于产品级作业的是()
A.机器加工
B.生产前机器调试
C.产品生产工艺规程制定
D.工厂保安
正确
正确答案:左边查询
学生答案:C
38.计算贡献边际率,可以用单位贡献边际去除以()。
A.单位售价
B.总成本
C.销售收入
D.变动成本
错误
正确答案:左边查询
学生答案:C
39.在单位盈亏临界图中,产品销售单价线与()的交点即为盈亏临界点。
A.单位成本线
B.单位固定成本线
C.单位变动成本线
D.利润线
错误
正确答案:左边查询
学生答案:C
40.下列各式中,其计算结果不等于变动成本率的是()
A.1-边际贡献率
B.1-达到盈亏临界点的作业率
C.单位变动成本/单价×100%
D.变动成本/销售收入×100%
正确
正确答案:左边查询
学生答案:B
41.称为本量利分析的基础,也是本量利分析出发点的是()。
A.成本性态分析假设
B.相关范围及线性假设
C.产销平衡假设
D.品种结构不变假设
正确
正确答案:左边查询
学生答案:A
42.在本量利分析中,必须假定产品成本的计算基础是()。
A.完全成本法
B.变动成本法
C.吸收成本法
D.制造成本法
正确
正确答案:左边查询
学生答案:B
43.进行本量利分析,必须把企业全部成本区分为固定成本和()。
A.税金成本
B.材料成本
C.人工成本
D.变动成本
错误
正确答案:左边查询
学生答案:B
44.下列指标中,可据以判定企业经营安全程度的指标是()。
A.保本量
B.贡献边际
C.保本作业率
D.保本额
正确
正确答案:左边查询
学生答案:C
45.根据本量利分析原理,只提高安全边际而不会降低保本点的措施是()。
A.提高单价
B.增加产量
C.降低单位变动成本
D.降低固定成本
错误
正确答案:左边查询
学生答案:C
46.在利润——业务量式分析图中,若横轴代表销售量,则利润线的斜率代表()。
A.变动成本率
B.单位贡献边际
C.单位变动成本
D.贡献边际率
正确
正确答案:左边查询
学生答案:B
47.下列因素单独变动时,不对保利点产生影响的是()。
A.成本
B.单价
C.销售量
D.目标利润
正确
正确答案:左边查询
学生答案:C
48.已知A企业为生产和销售单一产品企业,A企业计划年度销售量为1000件,销售单价为50元,单位变动成本20元,固定成本总额20000元,则销售量、单价、单位变动成本、固定成本各因素的敏感程度由高到低排列是()。
A.单价>销售量>单位变动成本>固定成本
B.单价>单位变动成本>销售量>固定成本
C.单价>单位变动成本>固定成本>销售量
D.单价>销售量>固定成本>单位变动成本
错误
正确答案:左边查询
学生答案:C
49.下列措施中只能提高安全边际而不能降低盈亏临界点的是()。
A.提高单价
B.增加销售量
C.降低单位变动成本
D.压缩固定成本开支
正确
正确答案:左边查询
学生答案:B
50.某单位某产品的单价为40元,单位变动成本为30元,固定成本为20000元,目标净利润为26800元,所得税税率为33%,则实现目标净利润的销售量为()。
A.6000件
B.5000件
C.4680件
D.5500件
正确
正确答案:左边查询
学生答案: 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