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
-政治传播学-章节资料考试资料-中国传媒大学【】
单元测验
1、【单选题】以下哪个选项是从国家维度认识政治?
A、为了保护私有财产和个人自由,人们订立社会契约论,建立了国家
B、社会历史的决定性基础的经济关系决定着统治和从属的关系,决定着国家、政治、法律等等
C、政治批判构建了“新社会”
D、政治就是争权夺利
参考资料【 】
2、【单选题】以下表述不符合“传播生成社会”这一理念的是?
A、传播是社会得以形成的工具
B、传播是信息的流动过程
C、传播是人类关系赖以存在和发展的机制
D、传播是人类社会的特质
参考资料【 】
3、【单选题】在施拉姆《传播学概论》的理解里,信息是什么?
A、信息是一种从不确定性中给人以确定性的一种物质
B、信息是事物运动的状态与方式
C、信息是人类社会传播的一切内容
D、信息是数据处理的结果
参考资料【 】
4、【单选题】下面对政治传播的讨论错误的是?
A、不同的人类的政治文明应该有与自己匹配的不同的政治传播的形态
B、中国一直强调要文明互鉴、文明交流,至少要做到文明尊重
C、政治恰恰是通过传播才能形成政治
D、政治传播仅仅是理解成以媒体为中心为独立的传播
参考资料【 】
5、【单选题】以下符合政治学与传播学视界融合观点的是?
A、把媒介的整个传播过程看作是一种包括传播资源生产、分配、流通、交换、消费各个环节以及宏观决策的经济活动
B、政治传播等同于政治社会化
C、政治共同体内和政治共同体间政治信息的扩散、接受、认同、内化等有机系统的运行过程
D、政治传播以传播为本位
参考资料【 】
6、【多选题】以下属于分析政治的基本范式是?
A、以个人为政治分析单位的古典自由主义政治分析
B、以“阶级”为政治分析单位的马克思主义的政治分析
C、以“群众”为政治分析单位的政治分析
D、以“团体”为政治分析单位的政治分析
参考资料【 】
7、【多选题】下面对中西方的政治传播理解正确的是?
A、政治传播是政治共同体内和政治共同体间一种政治信息的流动、接受的一种运行机制
B、西方的政治传播和中国政治传播没有区别
C、可以把政治传播扩大到社会共同体内去讨论
D、西方的政治传播理论一直是以媒体为中心,以媒体的独立为前提的
参考资料【 】
8、【多选题】政治社会化与政治传播的区别有哪些?
A、政治社会化视角侧重于政治传播中的“客体”
B、政治社会化着力点是政治共同体中的个体
C、政治社会化比较强调经过社会化后的效果,即个体“政治自我”的形成
D、政治社会化强调的“社会”本质上是指特定的“政治环境”
参考资料【 】
单元测验
1、【单选题】下列关于政治传播活动主体意识说法正确的是?
A、政治传播主体的自我意识最本质的特征是对自身传播目的的自觉性
B、政治传播主体是政治传播活动的起点而非终点
C、政治传播主体的形成和发展,同其自我意识的形成和发展并非是同步的
D、主体的“社会总体形态”对应的是政治领袖、意见领袖、政治精英、草根民众等
参考资料【 】
2、【单选题】什么是“政治共同体”?
A、亨廷顿认为“政治共同体以种族、宗教、职业和共同的政治机构为基础
B、哈斯把政治共同体当作是一个理想的、典型的政治单元,认为其最主要的要素是政治关系
C、伊斯顿把政治共同体看作是联结政治系统成员的一种纽带,最基本的要素是情感的联结
D、以上都对
参考资料【 】
3、【单选题】以下属于政党和国家的关系的是?
A、党国一体
B、党国平衡
C、国党一体
D、以上都对
参考资料【 】
4、【单选题】下列关于政治传播活动主体说法正确的是?
A、依据主体的历史形态,主体又可区分为个体、集体、社会总体和人类总体几种形态
B、依据主体的社会形态,主体可区分为原始状态下的主体、阶级异化状态下的主体和自由的主体
C、主体的社会本质:只有在社会中存在、具有社会性的人才能成为现实主体
D、就处于同一历史形态的主体来说,不同主体活动的具体关系的内容、形式和对客体的作用方式也表现出相同的状况
参考资料【 】
5、【单选题】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政治领袖作为政治传播的主体,可以通过组织传播、人际传播、大众媒介等方式传播政治思想
B、国家的政治传播与政党的政治传播彼此独立,互不关联
C、《弯曲的脊梁》一书认为,意见领袖比别人更有影响力的特点就是展现在社会网络当中
D、草根民众作为政治传播主体能够发挥信息“母港”功能、“解读者”功能、“过滤器”功能、“传递者”功能、“协调人”功能
参考资料【 】
6、【多选题】全球化对作为政治传播主体的国家形成影响和挑战的是?
A、全球化改变了国际政治格局转换的动力和方式
B、全球化使原来属于一国的问题变成了全球性的共同议题
C、全球化对民族国家的主权提出了挑战
D、全球化使政治集团的信息传递混乱
参考资料【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