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书总结】| 总结/Edison Zhou
在去年年底就读完了刘润老师2016年出版的《趋势红利》,一直没有来得及做笔记整理,于是,这就来了。
1所有红利最终都是趋势红利
中国的企业近年来所处的环境正在发生系统性巨变,企业想要成功应变,就需要不断提升创新力。因为创新力是企业获得新动力的一种能力,相当于生物“物竞-天择”的进化逻辑,比如达尔文雀。映射到企业,那就是“创新-选择”的进化逻辑。
刘润老师将企业对创新进行选择的标准进行了提炼,他们分别是:流量红利、社交红利、创新红利 和 全脑红利,分别应对 渠道、营销、产品 和 组织领域 的创新。
比创新更重要的是企业对创新的选择,而战略就像是选车道,这比开什么车、谁来开更重要。
2看清三类传统企业
企业想要进化,首先需要对传统商业的全景图了然于胸,才能建立正确的自我认知。在《互联网+》一书中,刘润老师就将整个商业行为流程,拆分为了 创造价值 和 传递价值 两个阶段。
创造价值是一个势能积累的过程,企业基于组织能力将产品做出来,相当于将千钧之石推上万仞之山,这是一个非常艰苦的过程。在这一阶段,我们往往都想要将石头尽量推高,以获得足够的势能。
传递价值是在万仞之山将千钧之石一把推下去,在下降过程中,重力势能转化为动能。在这一阶段,我们往往都想要让阻力尽量变小,以让动能尽量变大。
基于这个原理,今天的企业大概可以分为三类:
(1)产品型公司
(2)营销型公司
(3)渠道型公司
其中,产品型公司致力于提高势能,而营销型和渠道型公司则致力于在提升动能上发力。刘润老师总结了如下图所示的企业能力模型图:
产品型公司
此类公司将最核心的资源花在产品上,他们坚信只要功能和品质好,其他的就都会好。但是,从企业能量模型图可以知道,即使用产品将势能推得很高,但是因为营销、渠道的抵消,产品势能转化为销售动能时的表现很差,是这类公司的通病。
说到这类公司,我不禁想起了我的马自达汽车,马自达就是一个典型的产品型公司,它将核心的资源都花在了技术升级研发上面,转子发动机、压燃发动机等技术研究很深,也赢得了一批忠实粉丝的信仰。但是,在营销和渠道方面的表现差强人意,以至于在全球各地的市场份额都不大,特别是在中国。
渠道型公司
渠道型公司有很强的渠道、销售团队,但这并不代表产品足够好。这类公司主要是通过铺设更多的渠道就铺货更多的方式,提高了“产品可得率”,它们往往在产品势能的起点就不够高的情况下,尽量与消费者建立更多的触点,影响消费者决策。
我们看到的很多鞋类企业的上千家门店就是这类公司,虽然可得率高,但是投入巨大,销售的边际成本很高。
营销型公司
此类公司的产品也不见得做的很好,但是它们的媒体广告宣传却做的足够好,获得了广泛的认知度。营销手段就是提高某个品类在消费者心中的地位,或者干脆新建一个品类,如“怕上火,就喝加多宝”,以此来提高消费者对于某件商品的或然购买率。
但是,如果某个商品的营销广告做的很好,但是渠道铺货跟不上,就会造成消费者有了消费决策却买不到的情况,这样会流失很多客户,最终消耗品牌价值。
说到这里,就不得不说当年的锤子手机,作为锤子手机深度用户,个人觉得锤子手机十分好用,即产品做得足够好,老罗的营销也是做得足够好,但是供应链跟不上,也就最终导致渠道铺货跟不上,最终流失大量客户,品牌也失去了。
今天,产品、营销和渠道哪个环节更重要,不能一概而论。刘润老师认为,不同的企业在不同的阶段,某个环节是它当下最缺乏的,在互联网时代,互联网能怎么帮助企业,首先得看企业在哪件事上最需要帮助。
3传统企业的进化之路
在互联网时代,传统企业如何才能进化成符合时代的卓越企业。刘润老师认为,企业想要获得真正的大成,需要在产品,营销,渠道三要素的基础之上,引入另一个重要的元素,那就是组织。因为,优秀的组织形态支撑了优秀的产品、营销和渠道。
找到互联网在组织、产品、营销 和 渠道 四大要素中带来的红利,创新、创新、创新,弥补自己的短板,发挥自己的强项,是企业进化的大方向。
企业应当在众多创新中选择符合趋势的创新,而在时代变革期,更重要的是靠对趋势的把握,看企业能否抓住趋势带来的红利。
一切红利,最终都是趋势红利。
基于上图所示的企业能量模型,刘润老师在四个要素环节总结了四大趋势红利:流量红利(渠道)、社交红利(营销)、创新红利(产品)、全脑红利(组织)。“选择”那些抓住这四个红利的“创新”,是在这次大变革时代获得跨越式成功的关键。
4流量红利
古往今来,流量是道鬼门关,有流量,才有生意。
我们都知道,电商对线下零售造成了重大打击,但是却不是因为它“更先进”,而是因为当时电商处于红利期,对于消费者而言,它存在超高的性价比。同样,对于早期的电商入驻卖家而言,流量大,商家少,所以红利很明显。
不过,电商红利逐渐被抹平,越来越多的商家入驻,电商的流量红利逐渐减小。这时候,就到了“创新-选择”的时候。可以看到,现在新的流量红利在内容创业领域,从前几年的微信公众号到近两年的短视频号,它们都是新的流量红利。
刘润老师总结了三大流量红利:
(1)社群经济
微信的泛中心化生态也造就了社群经济,拥有社群的经营者都是流量入口。案例:虫妈邻里团,社区邻里团购群。
(2)口碑经济
企业做好产品,把基于产品好而产生的口碑,激发消费者主动为产品背书(担保)、传播,在移动互联网时代产生了爆发式销售可能的“类似于”传统直销的商业模式,就是“口碑经济”。案例:企业将自己的员工编程全线营销人员,员工就变成了“口碑经济”的起点。
(3)单客经济
最大的流量红利,其实来自于会员管理,来自于重复购买,这就是单客经济,忠诚的会员,是终身免费的流量。不过,这需要企业给用户提供最大的价值,才能提高用户的黏性,产生持续的互动和忠诚度。案例:招商银行的用户权益包。
5社交红利
过去,一份发行量100万分的报纸就是不得了的大报纸了,而现在,一篇文章就可能有3000万次的阅读数,这在以前是想都不敢想的。
因此,企业要顺应时代,在尽力把产品做好之后,利用社交的方式来获得传播的可能性。
社交红利 = 口碑 × 移动互联网。
社交红利并不是每一个家企业都可以拥有的红利,只有那些产品做的足够好的企业才有机会抓住此红利。刘润老师给出了这个足够好的标准:那就是用户忍不住要发朋友圈夸你,也就是口口相传的口碑。如何才能做到,这就需要抓住创新红利了。
近年来拜移动互联网所赐,产品、营销 和 渠道 越来越一体化,不管是 营销前置(产品营销化) 还是 营销后置(品销一体化),以传统广告为载体的中间状态,正在逐渐削弱。
刘润老师总结了三大社交红利:传播,交互,变现
(1)引爆圈层(传播)
在移动互联网时代,用户的时间,就是真正的社交货币。那么,他们希望用社交货币买到什么呢?答案是:物超所值的东西,这个东西也被称为“关注点”。企业需要像做产品一样重视做关注点,关注点就是企业的第二产品。
因此,我们可以看到越来越到的企业开始建设自己的新媒体 和 文案创作 团队,目的就是要做好自己的第二产品。案例:公众号10w+爆文。
(2)零距交互(交互)
获得用户之后,交互是充实对他们的画像,完整的用户资料,甚至获得用户个性化的需求,不断探索如何满足用户需求的一个过程。这个过程,是在传播、变现之间不可或缺的一个部分。案例:公众号 或 小程序 与用户持续互动,推出不同的活动,比如 凯叔讲故事。
(3)新媒崛起
我们都可以看到,新媒体在近年来的崛起,不管是 微信公众号 还是 短视频号,都是极有效率收获社交货币的内容领域,也需要广大传统企业关注和投入。案例:逻辑思维、刘润公众号、papi酱等,他们都通过新媒体构造了自己的IP,也都实现了变现。
6创新红利
想要把产品做得足够好,让用户忍不住发朋友圈点赞,具体如何做?那就是创新。创新,是每个时代都不会消失的红利,只是在这个时代,创新尤为突出。
创新是一个永不停止的过程,只要拥有创新能力,就拥有创新所带来的高毛利。这个世界的发展是由两股力量在推动着,一个是真正的创新红利,一个是极致的效率。价格上升是“创新红利”,而价格下降是“效率红利”。
刘润老师给出了上图所示的产品创新全景图,分别是 基础技术、工程技术、用户体验 和 流程效率。
目前,中国的互联网公司大多数都是在做 以用户为中心的体验创新,这是因为互联网的基础技术、工程技术发展到了成熟期,有助于获得巨大的用户基础,从而享受中国的“人口红利”。
7全脑红利
传统企业转型的问题,最终都是组织的问题。激发每个员工的智慧,是企业推动产品、营销、渠道变革,享受前面三大趋势红利(流量、社交、创新)的基础。
刘润老师总结了三大全脑红利:
(1)延续创新
一句话描述,就是怎么有创造力地把原来的事情做得更好。这就需要激发更多的员工在每天的工作中持续发现,不断改进,激活个体。
案例:谷歌将20%的时间用作员工的自由时间,保障创新机制激发创造力。
(2)平台创新
一句话描述,就是企业提供或变为平台,让有创造力的员工成为主角,发挥创造力,并因此分享带来的可能收益。
案例:韩都衣舍的“平台+小组”模式,海尔的“平台+小微企业”模式。
(3)颠覆创新
一句话描述,就是每个企业真正进入最巅峰的时期,也就是转型开始的时候,转型,就是“养儿防老”,而不是幻想自己”长生不老”。
案例:芬尼克兹的“裂变式创业”模式。
End总结
本文总结了我阅读刘润老师《趋势红利》一书的总结要点,希望能引领你开始阅读《趋势红利》这本书,了解四个重要的趋势红利:流量红利(渠道)、社交红利(营销)、创新红利(产品)、全脑红利(组织)。
参考资料
刘润,《趋势红利》
叶光森,《趋势红利读书笔记PPT》
△推荐阅读本书
年终总结:Edison的2020年终总结
数字化转型:我在传统企业做数字化转型
C#刷题:C#刷剑指Offer算法题系列文章目录
.NET面试:.NET开发面试知识体系
.NET大会:2020年中国.NET开发者大会PDF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