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世界只有3.14 % 的人关注了
青少年数学之旅
倒啤酒,是艺术,更是一门学问。
每个初来社会报道的男孩,都必须掌握这个酷炫技能。它是从古自今的文化传承,也是一个男人成熟的标志。
向快手老铁致敬
然而,理想很丰满,现实很骨感。真实情况是,部分男士还是不能够完美倒啤酒。甚至有新人因为紧张,搞得酒瓶一下子口吐白沫。
除了极个别的高端啤酒要求多泡沫之外,多数情况下人们不喜欢啤酒泡沫太多。
因此,为了驰骋酒场,成为倒酒界最性感的浪子,你很有必要理解泡沫产生的秘密。
为什么会有泡沫
从本质上看,啤酒是一种二氧化碳的过饱和溶液。
过饱和溶液:溶液中的溶质已经超过了该温度压力下溶质的最高溶解度,但溶质并未析出的溶液。
简单来说就是,过饱和溶液是一种极不稳定的状态,只要稍加干扰,溶质就会从溶液中析出。
而倒酒的过程,恰恰增大了啤酒液体的内能。破坏了二氧化碳的热力学平衡态。进而导致气相中的二氧化碳的分压形成差值变化,连续逸出酒里溶解的二氧化碳,形成气泡和泡沫。
所以,减少泡沫产生的关键就在于尽量维持啤酒液体内能,或者让其内能不要变化太大。
根据能量守恒定律,总能量等于动能、势能和内能之和。
其中,机械能等于动能加上势能。
在能量总量恒定的前提下,液体的机械能越小,则内能越大,气体逸出速度就越快,泡沫也就越多。
在倒啤酒的时候,当从瓶中倒出的啤酒和杯底接触之后,动能瞬间减少,减小的动能迅速转化成为内能,内能迅速升高。于是,液体中的二氧化碳大量逸出,就形成了大量的泡沫,这种现象就被称之为动能耗散。
啤酒液滴落地后,动能耗散导致气体逸出
也就是说,要想减少泡沫,就必须要减少能量的转化,不要让大量的机械能转化为内能。
别急,接下来,超模君将手把手传授你倒酒的奇技淫巧,务求让年轻的你倒出50岁酒场老男人的韵味!
倒酒前
首先,在倒酒之前先给酒杯洗个澡,这是必不可少的前戏。
有经验的人都知道,如果在酒杯上还残留着油或残留物,酒的味道和口感就会变怪。运气好一点的人,喝百威甚至可以喝出牛奶味。所以说,用水冲干净很重要!
当然,可能有些模友会说,“我的酒杯用微波炉消毒完很干净,这应该就不用洗了吧。”
因为用水冲洗,不仅是为了冲走杂质,更重要的是,这会使玻璃杯变得光滑。
这反过来就意味着倒啤酒时的摩擦较小,较小的摩擦力意味着更顺畅的倾倒,这将使香气更加浓郁。
倒酒时
这是考验真正技术的时刻,因此,你需要注意3个点。
第一,你一定不能快!不然你就是楞逼!
前面我们提到,倒得太快,意味着啤酒到酒杯底的速度越快,越快就会加剧二氧化碳的生成。
第二,“杯壁下流”的同时,从完美的45°倒起!
将酒杯倾斜约45度,然后将酒瓶对准杯壁中间。使得酒平稳的流入杯底;另外“杯壁下流”会让酒沿着杯壁缓缓流下,减少酒与酒杯之间的冲击。
我们知道平稳的流动意味着更少的空气,更少的空气则意味着你可以更好地控制泡沫。
第三,当啤酒到达玻璃杯的2/3时,将倾斜的玻璃杯慢慢拉直到正常状态,直至酒满。
只要你按照以上操作来,超模君虽然不敢保证你有100分,但可以肯定的是,你就是全场最帅的崽。
国外神论文
掌握以上奇技淫巧,相信你对倒酒已经有了一个新的理解。但要想在思想上更胜人一筹,这显然是不够。
那当然就是结合国际先进理论,进行严肃探讨了。事实上,对于倒啤酒问题,国际上的砖家们已经搬了不少砖头做了很多研究。
2006年7月,来自加拿大滑铁卢大学的R. J. H. Emrich就对啤酒泡沫物理学进行了深入浅出的研究。
论文中,R. J. H. Emrich不仅完全剖析了完美倒啤酒的艺术,而且还通过细腻丰富的人物表情,形成鲜明的正反面教材对比。
除此之外,R. J. H. Emrich为了让啤酒的头部泡沫更加性感妖娆。他结合啤酒的粘度、气体含量、相对密度和表面张力四个参数,提出并讨论了控制头部泡沫的形成、 可持续性和衰减的理论和方程。
(只放一部分,相信你们也已经看懂了)
让人拍烂手掌的不只R. J. H. Emrich,还有来自路德维希马克西米利安大学的Arnd Leike。
2001年,Arnd Leike发表了个人论文专辑:《使用啤酒泡沫演示指数衰减法则》,用数理化向啤酒界发起了冲击。
Arnd Leike认为,所谓的“杯壁下流”等等技巧实在是太花里胡哨了,守株待泡沫消失法才是真正的硬道理。简单说就是,泡沫自然会消失,等就完事了。
他利用实验数据和唯象理论,计算出不同种类啤酒的函数。
最后,他再通过图像呈现不同种类啤酒泡沫高度随时间的变化关系。
为了不被人质疑使纸张具有自洽性,Arnd Leike还在附录中贴上了高斯分布变量。
可能正是他的这份执着和严谨,把高斯和上帝给感动了。2002年,他意外获得了搞笑诺贝尔物理奖的殊荣。
Arnd Leike
在得奖现场,Arnd Leike拿着装有啤酒的量筒向观众敬酒,并表示,“希望我的论文能帮助人们对科学产生兴趣。”
我先干,你们随意
超模君打死也没想到,国际学者竟然能在一个普普通通的倒啤酒问题中扯上融入各种科学的知识,最后还顺手拿了个“诺奖”!
唉,或许这就叫做,天外有天,人外有人吧。
面对他们的骚操作,超模君只能吹上一支啤酒,压压惊了。
另外,未成年人还是别喝酒了吧
转载来源:超级数学建模
部分素材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如有侵权请留言联系删除,感谢合作
新春福利
如果这世界上没有数学家
人类将会变成怎么样?
如果没有了牛顿
就没有近代科学及文明
如果没有欧拉
就没有统一的数学符号
如果没有冯诺依曼
就更没有现代计算机
数学不能遗失
数学家更不能遗忘
《数学之旅 · 闪耀人类的54个数学家》
正式发售
54张牌代表54个数学家的故事
无论自我收藏还是赠送友人
不仅有品味,而且也有档次
送礼,你选择可以送上一份知识及文化
现在购买,赠送价值¥162的数学家故事电子专刊
及¥324的数学家漫画连载专刊
(点击小程序,即可购买)
选购数学科普正版读物
严选“数学思维好物”
送给孩子的阅读礼物 | 办公室神器
有益孩子一生的玩具 | 居家高科技
走进数学:人物、趣谈、科技、发展史
微信公众号“少年数学家”
提供丰富的数学课外知识
数学人物、数学趣谈、科技与数学
想让孩子懂得更多有趣的数学
记得关注“少年数学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