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篇文章主要介绍了心理测评的基础知识,今天在上一篇的基础上,介绍下网上一些随处可见的心理测评,是如何的错误,以及怎么“迷惑”大家的?
网上随便搜的一个阅读量超过10w+的"心理"测试:测试他人会怎样误解你
测试题目:说到硬币,你会想到以下哪种情况?A硬币经常容易从钱包里掉出来,使用不方便。B我喜欢抛硬币玩。C我想到了投硬币的许愿池。D没什么感觉,觉得硬币上面的雕花蛮好看的。答案:C你会被误解从来不把朋友当回事。平时你的工作比较忙,有时候连吃饭都要挤出时间。有的时候看完别人的消息,扭头就去工作,也就忘了回复的事。你的朋友因为经常看你会超时乃至于不回复他们的讯息,这让他们误解你自傲而且不在乎主动联络你的人。
技术层面的问题
心理测评量表的编制需要经过确定测评目的、依据某个理论构建量表的架构(也就是从哪几个维度和方面来衡量一个概念)、选择行为样本、拟定题目、针对行为样本进行施测并对各个分数进行分析、调整题目数量和表述以符合关键技术指标要求(符合信度、效度、难度等指标)、建立常模、确定施测环境与指导语等程序。
现在谈谈上面一个关于测试他人会怎样误解你的“心理”测评。
什么是误解?误解源于我以为你都懂了或者对方没有能够准确地get你的意思。这里面主要涉及到两个主体(层面)的原因。
一个是作为发出信息的一方的透明度错觉:在沟通过程中,给予信息的一方会以为自己的感觉和需求能够被另一方清晰地感知到,尽管他们并没有真的把自己的想法表达到位。
另一个是接收信息者的“认知吝啬”:在对他人进行认知的过程中,我们会倾向于节省时间精力,只挑出我们认为对形成印象必要的信息,而忽略了一些其他的信息。
先说一下,这个测试在技术层面的一些问题。首先我们来看答案与测评目的匹配性。光看其中的一个答案解释便知:它要表述的主要意思是你未能及时回复对方引起对方的误解,而不是对方的“认知吝啬”形成了对你的误解。这是主体搞错了。
再者,硬币如何与误解联系在一起没有任何的理论基础,还有在心理学中,硬币的典型象征意义和误解也没有任何关系。
他人对你产生误解的原因,是多方面的,而非一个题目就能测出来的。再说,在心理学上,一个测评、量表至少要有3个题目(项目)是最低的要求。
最后说一下,测评的几个关键技术指标:信度、效度、难度等。第一篇文章也有介绍,信度至少要在0.6以上才可以用作群体研究,而用于个体测评要求会更高。
接下来我们说一下,这个测评结论的有效性(其实,一个测试在前面几个方面没有做好的话,也就不用再分析有效性的问题的)。当我们看到答案C的表述后,我们可能会感叹,这说的太准了。下面谈一下人格测验和巴纳姆效应
人格测验和巴纳姆效应
假设你做了一份人格测验,就是网上随处可见的那种,然后得到如下反馈与测试结果。
有时侯你外向、活波、善于交际,而有时你又变得内向、和保守。你的些突发灵感常常看起来很不切实际。你很需要别人喜欢你、欣赏你,所以你总是对自已要求很严厉。如果你有某些人格缺点,你一般都能对其进行补救或更改。你有巨大的潜力还未发挥,你还没有把它变成你的优点。虽然外表看起来冷漠、具有很强的控制欲,但你心中常有烦忧和不安全感。
当读过之后,你可能会想:“天哪,这个测试太准了,怎么能对我了解得这么清楚!
伯特伦·福勒(Bertram Forer,1949)将这份反馈给一群学生看,并且让他们以5点计分量表(1代表完全不符合,5代表全部符合),评价它在多大程度上描代表描述了自己。最后得到的平均数是4.26。也就是说,这样的描述,会得到绝大部分人的高度认可。这一现象现在被叫作作“巴纳姆效应“。
巴纳姆效应(Barnum effect),又称福勒效应、星相效应,它是1948年由心理学家伯特伦·福勒通过试验证明的一种心理学现象,以杂技师巴纳姆的名字命名,认为每个人都会很容易相信一个笼统的、一般性的人格描述特别适合他。即使这种描述十分空洞,仍然认为反映了自己的人格面貌,哪怕自己根本不是这种人。
那为什么绝大部分人会认为这份人格描述很合自己呢?或者说网上流传的一些不严谨的心理测评、星座分析、占卜算命为什么会能轻而易举的欺骗大家,让大家信服呢?
一个原因就是代表性启发式在起作用:想这些陈述的共同的且最大的特点就是足够模糊,每个人都能能在其中找到符合(代表)自己的那一部分。
看看这句话:“有时,你会怀疑自己是否作出了正确决定,怀疑自已做的事是不是对的。”几乎所有人都认为这是在说自己,这就是这些描述具有高度代表性的例子之一。因为大家每个人对自己曾经做出的决定而后悔过或怀疑过自己。这些测评结论或表述让我们感觉到非常适合自己以及测评如此之准的原因就是,笼统的、一般性的人格描述适合任何一个人。
在代表性启发式的基础上,还有“主观验证”的作用。主观验证能对我们产生影响,主要是因为我们心中想要相信。如果想要相信一件事,我们总可以搜集到各种各样支持自己的证据。
除此之外,还有所谓的“谄媚效应”。大部分人更愿意相信让他们自己看起来更正面和更积极的事情。所以他们会认同自己还有很多未能得到发挥的潜力以及自己是喜欢独立思考的人之类的描述。
网上随处可见的测试,尤其尤其是人格测评,很多都是不科学的。但之所以会那么准的原因主要是借用巴纳姆效应迷惑了大家。
举报/反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