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要对经典设置访问权限
——《背影》备课札记
文/李世松
紫阳县举办课堂教学改革推进会,师训教研中心王主任电话通知我讲一节示范课。我知道,这既是对我的一种肯定,更是一次磨炼,因为我的师父邱俊老师会到现场点评课堂。自领受任务之后,选课就成了最头痛的问题。再三纠结,最后我决定挑战朱自清先生的散文名篇《背影》。
散文是我国中小学阅读教学的主导文类,妥善地解决散文教学中普遍存在的“教学内容”问题,是提高语文教学成效的关键,而解决这种共性问题的关键在于合理的文本解读。
对于《背影》这篇经典力作,我深知自己理论的阙如,不敢轻易触碰。否则就是对作者的一种亵玩,也是对作品的一种沾染,更会对学生造成一次折煞。我只能借助专家的解读,再根据学生的学情,做一次散文教学的尝试。
王荣生教授如是说,散文的根在“语言所营造的世界”。脱离语言教散文,就会跑向散文之外。我反复阅读《背影》,却只有爱不释手和妙不可言的感觉,犹如一个小孩面对秦砖汉瓦,除了好奇,又能说些什么呢?
时间的沙漏又逼迫着我,倘若不能解开文字背后的密码,又怎能设计出有效的教学活动呢?后来,我慢慢发现,作者把真挚的情感安放在了质朴、典雅的语言之中。文章所呈现的,是朱自清极具个人特性的感官所过滤的人和事,所传达的情感,是作者依其独特的境遇所生发的极具个人色彩的感触和思量。如果把《背影》当作一般的叙事抒情的散文来教,必然会湮没经典的美学价值和“这一篇”所承载的教学价值。终于,我坚定了备课的方向,咬定语言不放松,任尔东西南北风。
首先从关注单元要求开始思考。
统编教材八(上)第四单元选入的都是散文的代表性篇目,既将学生已有的散文学习经验深化、理性化,又开拓了学生散文学习的视野。在散文阅读这一序列中,本单元起着“承旧”与“拓新”的双重作用。
《背影》是一篇带有很强抒情性的写人记事散文。文章以真挚的情感、写实的笔法、素朴而典雅的语言,表现了永恒的父子之情。本文能成为中国当代散文园林中一颗闪耀的星辰,感动了无数的读者,追根溯源,折射出了下面几个美学因素。
一、在儿子被深深感动的时候,作者没有刻意营造强烈的诗意。
二、文章所用的语言和手法,并不是诗意的描绘,基本上是叙述,也可以称之为“白描”。
三、作者巧妙地运用了“省略”和“回避”。写到父亲和他的矛盾的句子,如“触他之怒”“待我渐渐不如往日”“我的不好”,都含含糊糊,是有所省略、有所淡化的。
正是这些原因,对学生理解文本造成了一定的难度,也对教师怎样正确解读文本、根据文本体式和学生学情确定教学内容带来了很大的挑战。
八年级的学生已经接触过写人记事散文和写景抒情散文,对于一般散文的笔法有了一定的了解和积累。但他们对于作者矛盾的情感和质朴典雅的语言中蕴含的深意还停留在文字表层。在教学中,只有把理解写法和品味语言巧妙自然地融合起来,才能提高学生的赏析能力。
高度个人化的言说对象和言说方式,是“文学性的散文”与其他文章的区别。朱自清作为一代散文大家,在《背影》这篇文章中,用极具“自我”的言说方式,通过独抒机心的章法、个性化的表达方式、流露心扉的语句来体现自己的所见所感和所思。文章开篇就写道:“我与父亲不相见已二年余了,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只要换一种言说方式,就变成了“我和父亲已经有两年多没有见面了,我最不能忘记的是他的背影”。两句话的大意仿佛没有太大的变化,但解读的密码恰恰就在这里。一个“不”字,暗藏玄机,父子的隔阂就在文字之中。如果仅仅当成这是“开篇点题”来教学,无视朱自清“这一位”作家在“这一篇”的言说方式,就会造成“千人一面”“万人一孔”的教学。我查阅了大量资料,最终确定本课的教学难点为:在品析语言的过程中理解有隔阂的亲子之爱。
作者简介:李世松,邱俊语文工作室核心成员,安康市紫阳县东木镇中心学校语文教师,陕西省教学能手,紫阳县优秀教师。多次参加陕西省“名师大篷车”送教下乡活动。在十七年的语文教学历程中,追求“简约、质朴”的教学风格。在阅读和写作中,板书着生活的美妙和岁月的激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