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主机有两块硬盘,第一块硬盘盘一般为10G,用于安装系统,第二块磁盘根据云主机类型不同,大小也不相同。我们建议您在使用的时候第二块硬盘作为数据盘,存放你的网站数据,这样在您恢复系统的时候,数据盘的数据是不会被格式化删除掉的。刚开通的云主机,默认第二块硬盘是没有被挂载的,需要我们手动去挂载,下边我们一步一步详细讲解如何挂载第二块硬盘。
一、查看硬盘信息:
查看你的linux系统所有的硬盘的方法为:fdisk -l
可以看到被系统挂载和使用的只有第一块儿硬盘/dev/sda 10.7G,而第二块儿硬盘/dec/sdb 32.2G处于未挂载状态,也就是不能被系统所使用。
其实我们也可以通过df -h命令查看当前系统的硬盘使用情况:
二、为第二块硬盘(/dev/sdb)创建新分区:
这里我们使用fdisk命令,fdisk的命令行用法为: fdisk 硬盘设备名
这样我们就进入fdisk的交互模式,我们可以在“Command (m for help):”后输入不同的命令,来完成我们的操作。
fdisk中相应的提供5种基本操作:
n – 创建新分区
d – 删除一个已有的分区
p – 打印现有的分区表
w – 把改动写入到分区表,也就是保存.
q – 离开 fdisk
注意:你的所有操作只有用”w”命令保存后才能生效。
下面开始我们的实际操作:
1)、首先用”p”命令看一下我们的硬盘现有的分区表:
没有任何分区信息。
2)、创建新分区
用”n”命令创建新分区:
出现两个菜单,”e”表示扩展分区,”p”表示主分区。我们这里是第二块单独的硬盘,可直接创建主分区,在最下边输入”p”,然后回车。
“Partition number :” 为分区号,我们输入1。
“First cylinder:” 为起始柱面,默认是1,您可以输入”1″,或者什么都不输入,然后按回车。
“Lastcylinder: ” 为结束柱面,默认是您的硬盘的最后一个柱面号,也就是说新建的分区包含所有的剩余空间,我们使用默认,然后回车。
用”p”命令看一下现在我们的硬盘分区表,出现了一个我们刚才创建的分区/dev/sdb1:
4)、保存和退出
注意创建完后要用”w”命令保存我们的操作,否则,您所有的操作将前功尽弃:
然后,用 “q”命令退出fdisk。
到这里,我们的硬盘还是不能被挂载,因为我们还需要将我们的分区过格式化成linux系统能够读取的文件格式。
三、格式化硬盘
格式化硬盘很简单,只需要用一条命令就可以完成,但是我们需要先查看我们需要格式化的分区:
还用fdisk -l查看一下分区信息:
然后用mkfs格式化分区/dev/sdb1:
[root@htuidc ~]# mkfs -t ext4 /dev/sdb1
参数 -t 代表要格式化的文件系统格式,这里是ext4格式。
过程如下:
四、挂载分区
您可以将您的第二块硬盘挂载到任何目录,我这里挂载到我的/data目录(如果没有/data目录,需要预先创建出来):
[root@htuidc~]# mkdir /data
这样您就可以将您的网站数据放置到/data目录,这样可以保证重装系统或者系统盘损坏的时候数据不会丢失,当然,你也可以挂载到其他目录。
好了,下边我将我的分区 /dev/sdb1 挂载到/data目录:
[root@htuidc ~]# mount /dev/sdb1 /data
然后查看一下我们文件系统空间使用情况:
[root@htuidc ~]# df -h
五、配置开机自动挂载
至此,我们已经成功挂载了第二块硬盘,但是可能你会发现,如果我重启我的系统,还需要重新挂载分区/dev/sdb1,我们可以设置系统开机自动挂载。实现办法有两个:
1)、将挂载命令写入/etc/rc.local:
[root@htuidc ~]# echo “mount /dev/sdb1 /data” >> /etc/rc.local
2)、使用/etc/fstab文件。
/etc/fstab就是在开机引导的时候自动挂载到linux的文件系统。
编辑/etc/fstab文件,在最后添加新行,如下所示:
/etc/fstab的数据项解释如下:
/dev/sdb1 /data ext4 defaults 1 2
/dev/sdb1 – 就是需要挂载的设备。
/data – 就是挂载点。/、 /usr、 swap 都是系统安装时分区的默认挂载点。
ext4 – 是指文件系统类型。
defaults – 是指挂载时的规则。
1 – 是指dump(系统备份工具)。1为备份,为0为从不备份。如果上次用dump备份,将显示备份至今的天数。
2 – 指fsck(启动时fsck检查的顺序)。为0就表示不检查,(/)分区永远都是1,其它的分区只能从2开始,当数字相同就同时检查(但不能有两1)。
注意:当你修改了/etc/fstab后,一定要重新引导系统才会有效。
注意:我们推荐您使用第二种方法,但是如果使用第二种方法一定要注意格式,否则会导致您重启时无法开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