工作几年后,总是会问自己一个问题,工作的意义是什么?
这个如果要在网络上寻找答案,那一定是多如牛毛,每一个人都有一套自己的看法。
在一开始出入社会工作之时,我并没有意识到这个问题,更没有思考过工作的意义的是什么。
只是潜意识地知道,我毕业了,如果不去读研继续学习,那下一个阶段就是去工作,工作了可以维持一定的收入和开支,不再消耗父母的资金。
我也知道,那时我思维里只有工作能够带来收入,并没有像《富爸爸穷爸爸》里的该有的财富认知思维,也没有《小狗钱钱》里注重财富积累的过程,甚至只想来块钱,一刻都不想等。
在我长达十几年学生时代里都没有培养过这样的思维,尽管我家里也在做生意,甚至我父亲也有过着力培养我。但我就是半吊子不去接触,完全没有意识跟着家里多学习这方面的知识,并通过自己的思考能否提高家里的收入。
现如今我依然认为没有赚钱思维是非常落伍的,是与未来脱轨的。在我相继读完《富爸爸穷爸爸》,《小狗钱钱》,《贫穷的本质》等书籍之后我才有所开悟,才意识到财富知识的重要性,注重财富积累的必要性。
所以我去年就开始思考,我能不能也能够做出一些让自己财富积累的法子?
我能不能自己也去体验和发现,经过自己的思考或者复制别人的套路去赚取财富?
事实证明,着实有效。我从去年开始玩公众号,现如今积累了几千粉,通过自己的发现需求以及学习,做的付费文章也有一波收入,并且编写的售前页也引来了一大波朋友的青睐。也开了自己的小商铺体验体验。
当然初级阶段并不是很注重收入是否丰厚,而是我在体验这个过程,认证这个思维是否有效,以及给未来开拓自己的路线打下基础。所以出现收入冷淡期我并不会灰心丧气。
那么,回到上面的问题,工作的意义是什么?
在我工作三四年之后,我才认识到了工作对于我的意义。对我而言,工作就是不断完善自我认知。
为什么这么说呢。我从学校出来,思维一定是局限性的,是不具备商业思维,用户思维的,且对于社会,企业运转的认知是不足的。
当我开始工作之后,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地完善自己的性格方面,提升自己的认知,并对于耳濡目染的人际关系也在不断的建立并完善的。
工作过程中,你总能认识到自己的不足,比如技能不强,人际关系处理弱,对于产品的用户思维欠缺,一时间遇到多件麻烦事情处理不好优先级等等。
尽管这个过程是痛苦的,伴随一定副作用的。抗不过就容易出现社恐,逃避心理等等。
但是痛定思痛之后会发现,在我国这个发展中国家,稳中求进的步伐当中,谁不是扛着两袋水泥负重前行呢?
如果有,那一定是他的先辈把苦头吃了,或者是把苦头留在了后面吃。
我就是处于一个不断完善自我认知的一个人。在自我认知之后,计划性地选择了辞职。
有很多朋友问我辞职之后打算干嘛,是要自己创业吗?
显然我是理智的,我明白我更加喜欢的是看着自己的财富慢慢积累,并且形成一套体系。但是在这套体系建立之前,我还是需要工作,需要进一步完善自己。
至少我目前没有想到点子,使得自己脱离了工作也能够活得很好。
在我今年9月份从老东家离职之后,计划的是去旅游一趟。但是恰逢国庆,刚好也想家想父母了,回去治愈治愈心灵吧。
离职的时候,我只提了一个电脑和几件轻装衣服,没把消息告诉家里,就是不希望他们担心,影响我的决定和后面的计划。
在国庆结束之后,了解各地疫情还是断断续续地严重起来,我的计划不得不谨慎一些。
于是我选择有亲戚朋友在的深圳走一走。搭着表哥的顺风车,后寄宿在同学家里。
在深圳的几天里,能够看出深圳疯狂的房价和物价,其他相比于杭州的精致秀丽,深圳还是比较随意的,穿着背心,穿着拖鞋的人大把存在,偶尔还能标配一大串钥匙的人存在。
起初只是游玩几天,访问一些朋友,但是想着来都来了,不如试试岗位吧。
可曾想自己一两年打下的基础知识,能够在技术这一块轻松应付。心里想是不是成了职业八股文选手,吊打面试官了。
在待了一周快结束之时,打算回杭州再做打算时。收到了深圳的offer和杭州的offer。在我犹豫选择深圳offer之时,面临了杭州的HR轮番的给予好处加入他们。原来,我也没有那么差劲嘛。
最终选择了深圳,非要说理由的话,那就是,他给的实在是太多啦!
想不到吧,很市侩!
但是我依然割舍了很多老同学,在杭州交的伙伴,以及熟悉大半片地图的杭州。
强行忍着不舍,寄托同学托运行李到深圳,选择了老老实实的上班吧。
其实,目的一致,在哪儿都一样,去鹤岗也行。我觉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