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存储器基础知识
存储器管理的对象是主存或内存,存储器是计算机系统中非常关键的资源,用来存放各种信息的主要场所。存
储器管理功能主要包括:主存空间的分配和回收、提供主存利用率、扩充主存、主存信息的保护。
2、存储器结构
存储器结构:寄存器、高速缓存、主存、外存
3、地址重定位
地址重定位是指将逻辑地址变换成主存的物理地址的过程。分为:静态地址重定位、动态地址重定位。
3.1 静态重定位
静态重定位是指在程序装入主存时已经完成了逻辑地址到物理地址的变换、在程序运行期间将不会再发生变化。
优点:无需硬件地址变换机构的支持,它只要求程序本身是可重定位的。
缺点:必须给作业分配一个连续的存储区域,在作业执行期间不能扩充存储空间、也不能在主存中移动,多个作业也难以共享主存中的同一程序副本和数据。
3.2 动态重定位
动态重定位是指在程序运行期间完成逻辑地址到物理地址的转换。
优点:程序在执行期间可以转入和转出主存,用来解决主存空间不足的问题、可以在主存中移动、把主存中的碎片集中起来可以充分利用存储空间、不必给程序分配连续的主存空间、可以利用较小的主存块、可以实现资源共享。
4、存储管理方案
存储管理主要是解决多个用户使用主存的问题。常见的存储管理方案:分区存储管理、分页存储管理、分段存储管理、段页式存储管理、虚拟存储管理。
4.1 分区存储管理
1、固定分区
固定分区是一种静态分区方式、在系统生成时已经将主存划分为若干个分区。
2、可变分区
可变分区是一种动态分区方式。存储空间的划分是在作业装入时进行的,因此分区的个数是可变的,分区的大小刚好等于作业的大小。
可变分区的请求和释放分区算法:最佳适应算法、最差适应算法、首次适应算法、循环首次适应算法。
3、可重定位分区
可变分区的请求和释放分区算法:最佳适应算法、最差适应算法、首次适应算法、循环首次适应算法。是解决碎片问题简单而且有效的方法。原理是移动所有已经分配好的分区、使之成为连续区域。因为地址发生变化,所以会有地址重定位的问题。
4、分区保护
分区保护的目的防止未经核准的用户访问分区。常用有两种方式
1、采用上界/下界寄存器保护。
上界寄存器存放的是作业的装入地址,下界寄存器中转入的作业的结束地址,形成的物理地址满足如下条件:
上界寄存器<=物理地址<=下界寄存器
2、采用基址/限长寄存器保护
基址存放的是作业的装入地址、限长寄存器中装入的作业的长度,形成的物理地址满足如下条件:
基址寄存器<=物理地址<=基址寄存器+限长寄存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