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案例介绍
后台设置
计提存货跌价准备
显示计提表
计提凭证模板设置
计提凭证生成
手工结转跌价准备
案例介绍
关于存货跌价准备,企业会计准则第1号存货相关规定如下:
第十五条 资产负债表日,存货应当按照成本与可变现净值孰低计量。
存货成本高于其可变现净值的,应当计提存货跌价准备,计入当期损益。
可变现净值,是指在日常活动中,存货的估计售价减去至完工时估计将要发生的成本、估计的销售费用以及相关税费后的金额。
第十八条 企业通常应当按照单个存货项目计提存货跌价准备。
对于数量繁多、单价较低的存货,可以按照存货类别计提存货跌价准备。
与在同一地区生产和销售的产品系列相关、具有相同或类似最终用途或目的,且难以与其他项目分开计量的存货,可以合并计提存货跌价准备。
第十九条 资产负债表日,企业应当确定存货的可变现净值。以前减记存货价值的影响因素已经消失的,减记的金额应当予以恢复,并在原已计提的存货跌价准备金额内转回,转回的金额计入当期损益。
金蝶K3存货跌价准备管理模块计提存货跌价准备后,存货实际成本并没有变化(还是原成本),因此跌价存货的耗用(销售或生产领用)还是原成本,存货出库后还需要手工结转跌价准备到主营成本或生产成本,也就是基本要靠手工来管理,这里呼吁一下,系统能改善相关功能。
这里提出一个疑问,某月领用跌价原材料生产后,手工结转贷方科目生产成本-物料消耗,辅助核算项目输入成本对象(成品),成品入库的实际成本是否包括原料跌价成本?
计提存货跌价准备会计分录:
借:资产减值损失
贷:存货跌价准备
结转存货跌价准备会计分录:
借:存货跌价准备
贷:主营业务成本/生产成本
下面以案例来说明系统实现过程,月末跌价准备数据如下:
存货编号 | 库存数量 | 期末实际单价 | 期末金额 | 市场价格 | 跌价金额 | 跌价百分比 |
B成 品 | 10 | 500 | 5000 | 400 | 1000 | 20% |
A原材料 | 100 | 50 | 5000 | 45 | 500 | 10% |
后台设置
金蝶K3有三种存货跌价准备计提方式:按物料计提,按物料类别计提,按物料整体计提。本案例演示按物料类别计提。
路径:系统设置-系统设置-存货核算-系统设置
如上图,将“存货跌价准备计提方式”设置为“按物料计提”。
计提存货跌价准备
在计提跌价准备前建议对核算系统当前期间首先进行“关账”处理,以防止在计提了跌价准备之后,操作人员又录入了本期库存单据或修改了库存余额;
案例
存货编号 | 库存数量 | 期末实际单价 | 期末金额 | 市场价格 | 跌价金额 | 跌价百分比 |
B成 品 | 10 | 500 | 5000 | 450 | 500 | 10% |
A原材料 | 100 | 50 | 5000 | 40 | 1000 | 20% |
路径:供应链-存货核算-存货跌价准备管理-存货跌价维护
双击,弹出下一界面
点确定,进入下一界面
输入跌价比例或单位可变现净值,回车,其它列自动计算,保存即可。
主要字段说明如下:
已提跌价准备,是指对应物料在账面上已提的跌价准备数;默认首先去取本期对应物料已保存的数据,如果无对应保存数据则系统自动去取上期该物料应提跌价准备数据(上期已提跌价准备+上期补提跌价准
备),如果仍然没有取得相应数据则系统默认已提跌价准备数为 0,用户可维护;
本期补提准备=应提跌价准备-已提跌价准备;“本期补提准备”是最终需要通过制作凭证传递给总账系统的业务数据,该数据由上述平衡公式求得,这样可保证各期间之间跌价准备补提和冲减工作的连续和完整性;
应提跌价准备=库存金额-可变现净值”自动计算得到;
本期补提准备=应提跌价准备-已提跌价准备,用户不得维护;“本期补提准备”是最终需要通过制作凭证传递给总账系统的业务数据,该数据由上述平衡公式求得,这样可保证各期间之间跌价准备补提和冲减工作的连续和完整性;
显示计提表
路径:供应链-存货核算-存货跌价准备管理-存货跌价维护计提表
此界面界面已保存的存货跌价信息。
计提凭证模板设置
模板会计分录:借:资产减值损失,贷:存货跌价准备。
路径:供应链-存货核算-凭证管理-凭证模板
计提会计分录:借:资产减值损失,贷:存货跌价准备。
计提凭证生成
路径:供应链-存货核算-凭证管理-凭证生成
左边勾选“存货跌价准备管理”,点重新设置后过滤出明细,点生成凭证按钮即可,生成凭证如下图示。
……完整版收录于金蝶K3案例教程PDF电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