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etlink通信

前言

  • Netlink 是 Linux 内核与用户空间进程之间进行通信的机制之一,一种特殊的进程间通信(IPC) 。
  • 它是一种全双工、异步的通信机制,允许内核与用户空间之间传递消息。
  • Netlink 主要用于内核模块与用户空间程序之间进行通信,也被一些用户空间工具用于与内核进行交互,比如 ip 命令。

Netlink 的主要特点

  1. 异步通信:发送方和接收方是独立的,不需要等待对方的响应,因此是异步通信。
  2. 多播支持:可以通过多播组的方式实现一对多的通信。
  3. 全双工:可以同时进行收发消息,不像一些其他通信机制是单向的。
  4. 支持多种消息类型:Netlink 支持多种消息类型,不同类型的消息有不同的用途。

Netlink 的基本使用流程

  1. 创建 Netlink 套接字: 在内核或用户空间中创建 Netlink 套接字。在内核空间,可以使用netlink_kernel_create 函数;在用户空间,使用 socket 函数创建 Netlink 套接字。
  2. 绑定套接字到 Netlink 组: 对于用户空间的 Netlink 套接字,可以通过 bind 函数将套接字绑定到一个 Netlink 组。内核空间的 Netlink 套接字通常使用 NETLINK_KERNEL 类型。
  3. 发送消息: 应用层使用 sendmsg 函数发送消息给内核驱动。消息的格式通常是 struct nlmsghdr,你可以在消息中携带不同的有效负载。
  4. 内核驱动接收方可以注册一个回调函数,当消息到达时,内核会调用这个回调函数。在用户空间,可以使用 recvmsg 函数接收消息。

什么是netlink组

  • 在 Netlink 中,组(Group)是一种机制,它允许多个进程注册到同一个 Netlink类型并接收相同类型的消息。使用组的概念,可以实现一对多的通信机制。
  • 每个 Netlink 套接字可以加入一个或多个组,然后发送到该组的消息将被组中的所有套接字接收。这使得多个进程可以同时监听并处理相同类型的消息。
  • 在 Netlink 中,组是通过一个 32 位的标志位来表示的,这个标志位被称为 Multicast Group ID。通过使用这个标志位,可以方便地控制消息的分发。

Netlink 组的一些常用的组 ID

  • 0: 表示不加入任何组,也就是说消息只会发送给明确指定的套接字。
  • 1: 通常用于指定默认的组,允许接收一些通用的消息。
  • 2 到 32: 这些组的含义是由具体的协议或模块定义的。
  • 33 到 1023: 保留给用户使用。
  • 1024 到 2047: 保留给内核使用。

Netlink 组的使用

  • 创建 Netlink 套接字时指定组: 在用户空间使用 socket 函数创建 Netlink 套接字时,可以通过 bind函数将套接字绑定到指定的组。
  • 内核中使用 mc_list 字段: 在内核模块中使用 struct netlink_kernel_cfg 结构体的 mc_list 字段来指定加入的组。
 static struct netlink_kernel_cfg my_netlink_cfg = {.input = my_netlink_receive,.mc_list = my_netlink_groups,  // 这是一个包含组 ID 的数组
};

这里,my_netlink_groups 是一个包含组 ID 的数组,通过将套接字绑定到这些组,可以实现一对多的消息分发。

本文目标

  • 内核驱动与应用层完成数据的发送与接收,单进程通信

代码正文

用户层代码:

#include <stdio.h>
#include <stdlib.h>
#include <string.h>
#include <unistd.h>
#include <sys/socket.h>
#include <linux/netlink.h>#define NETLINK_USER 31struct sockaddr_nl src_addr, dest_addr;
struct nlmsghdr *nlh = NULL;
struct iovec iov;
struct msghdr msg;void handle_msg(struct nlmsghdr *nlh) {printf("Netlink Message Header:\n");printf("  Length: %u\n", nlh->nlmsg_len);printf("  Type: %u\n", nlh->nlmsg_type);printf("  Flags: 0x%X\n", nlh->nlmsg_flags);printf("  Sequence Number: %u\n", nlh->nlmsg_seq);printf("  PID: %u\n", nlh->nlmsg_pid);printf("Received message: %s\n", (char *)NLMSG_DATA(nlh));
}int main() {int sock_fd = socket(PF_NETLINK, SOCK_RAW, NETLINK_USER);if (sock_fd < 0) {perror("Error creating socket");return -1;}memset(&src_addr, 0, sizeof(src_addr));src_addr.nl_family = AF_NETLINK;src_addr.nl_pid = getpid(); // Process IDsrc_addr.nl_groups = 0;     // Unicastbind(sock_fd, (struct sockaddr *)&src_addr, sizeof(src_addr));memset(&dest_addr, 0, sizeof(dest_addr));dest_addr.nl_family = AF_NETLINK;dest_addr.nl_pid = 0;       // To kernel.如果消息是发送给另一个进程的单播消息,nl_pid是另外一个进程的pid值而nl_groups为零。dest_addr.nl_groups = 0;    // Unicast// 分配消息缓冲区并设置消息头nlh = malloc(NLMSG_SPACE(strlen("Hello from user space!") + 1));strcpy(NLMSG_DATA(nlh), "Hello from user space!");nlh->nlmsg_len = NLMSG_SPACE(strlen("Hello from user space!") + 1);nlh->nlmsg_pid = getpid();nlh->nlmsg_flags = 0;iov.iov_base = (void *)nlh;iov.iov_len = nlh->nlmsg_len;msg.msg_name = (void *)&dest_addr;msg.msg_namelen = sizeof(dest_addr);msg.msg_iov = &iov;msg.msg_iovlen = 1;// Send a message to the kernelsendmsg(sock_fd, &msg, 0);recvmsg(sock_fd, &msg, 0);handle_msg(nlh);free(nlh);close(sock_fd);return 0;
}

驱动代码:

#include <linux/module.h>
#include <net/sock.h>
#include <linux/netlink.h>#define NETLINK_USER 31struct sock *nl_sk = NULL;
void send_to_user(const char *message, u32 pid) {struct sk_buff *skb;struct nlmsghdr *nlh;int len = strlen(message) + 1;skb = nlmsg_new(NLMSG_SPACE(len), GFP_KERNEL);if (!skb) {printk(KERN_ERR "Failed to allocate skb\n");return;}nlh = nlmsg_put(skb, 0, 0, NLMSG_DONE, len, 0);strncpy(nlmsg_data(nlh), message, len);netlink_unicast(nl_sk, skb, pid, MSG_DONTWAIT);
}void nl_recv_msg(struct sk_buff *skb) {struct nlmsghdr *nlh = nlmsg_hdr(skb);
/* 
Netlink 消息头的数据结构struct nlmsghdr {__u32 nlmsg_len;    // 消息长度(包括头部长度)__u16 nlmsg_type;   // 消息类型__u16 nlmsg_flags;  // 消息标志__u32 nlmsg_seq;    // 序列号__u32 nlmsg_pid;    // 发送方进程的进程ID
};
*/    printk("-------------驱动收到消息-------------\n");printk("Netlink Message Header:\n");printk("  Length: %u\n", nlh->nlmsg_len);printk("  Type: %u\n", nlh->nlmsg_type);printk("  Flags: 0x%X\n", nlh->nlmsg_flags);printk("  Sequence Number: %u\n", nlh->nlmsg_seq);printk("  PID: %u\n", nlh->nlmsg_pid);printk("Received message: %s\n", (char *)nlmsg_data(nlh));int pid = nlh->nlmsg_pid; // Sending process IDsend_to_user("Hello from kernel!", pid);
}static struct netlink_kernel_cfg cfg = {.input = nl_recv_msg,//回调函数
};int init_module() {nl_sk = netlink_kernel_create(&init_net, NETLINK_USER, &cfg);if (!nl_sk) {printk(KERN_ALERT "Error creating socket.\n");return -10;}printk(KERN_INFO "Netlink module loaded.\n");return 0;
}void cleanup_module() {netlink_kernel_release(nl_sk);printk(KERN_INFO "Netlink module unloaded.\n");
}MODULE_LICENSE("GPL");

编译与验证

驱动Makefile:

KERNEL_DIR = /lib/modules/$(shell uname -r)/build
#PWD = $(shell pwd)
obj-m += netlink_socket_dirver.oall:make -C $(KERNEL_DIR) M=$(PWD) modulesclean:make -C $(KERNEL_DIR) M=$(PWD) clean

驱动编译:

@ubuntu:$ make all
make -C /lib/modules/5.4.0-150-generic/build M=/netlink_socket modules
make[1]: Entering directory '/usr/src/linux-headers-5.4.0-150-generic'CC [M]  netlink_socket/netlink_socket_dirver.o
/netlink_socket/netlink_socket_dirver.c: In function ‘nl_recv_msg’:
netlink_socket/netlink_socket_dirver.c:51:5: warning: ISO C90 forbids mixed declarations and code [-Wdeclaration-after-statement]int pid = nlh->nlmsg_pid; // Sending process ID^~~Building modules, stage 2.MODPOST 1 modulesCC [M]  netlink_socket/netlink_socket_dirver.mod.oLD [M]  netlink_socket/netlink_socket_dirver.ko
make[1]: Leaving directory '/usr/src/linux-headers-5.4.0-150-generic'

应用层编译:

@ubuntu:netlink_socket$ gcc netlink_socket_user.c -o netlink_socket_user.o

验证执行

驱动加载:

sudo insmod netlink_socket_dirver.ko

dmesg看log:

[890093.196626] -------------驱动收到消息-------------
[890093.196627] Netlink Message Header:
[890093.196627]   Length: 40
[890093.196628]   Type: 0
[890093.196628]   Flags: 0x0
[890093.196628]   Sequence Number: 0
[890093.196628]   PID: 96003
[890093.196629] Received message: Hello from user space!

应用层打印:

@ubuntu:$ sudo ./netlink_socket_user.o
Netlink Message Header:Length: 35Type: 3Flags: 0x0Sequence Number: 0PID: 0
Received message: Hello from kernel!

结果

成功验证

PS:
希望能抛砖引玉

本文来自互联网用户投稿,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mzph.cn/news/233064.shtml

如若内容造成侵权/违法违规/事实不符,请联系多彩编程网进行投诉反馈email:809451989@qq.com,一经查实,立即删除!

相关文章

【leetcode203】移除链表元素【Java代码讲解】

12.18 移除链表元素 给你一个链表的头节点 head 和一个整数 val &#xff0c;请你删除链表中所有满足 Node.val val 的节点&#xff0c;并返回 新的头节点 。 示例 1&#xff1a; 输入&#xff1a;head [1,2,6,3,4,5,6], val 6 输出&#xff1a;[1,2,3,4,5]示例 2&#xff…

定制 Electron 窗口标题栏

Electron 是一款流行的桌面应用开发框架&#xff0c;基于 Web 技术构建&#xff0c;提供了强大的跨平台能力。在开发过程中&#xff0c;经常需要定制窗口标题栏以创造独特的用户体验。 1. 完全隐藏默认标题栏 有时候&#xff0c;我们希望创建一个自定义的标题栏&#xff0c;完…

【unity】如何让Unity应用在退出时关闭某些服务

【背景】 上一篇讲了如何实现运行Unity程序开启某项服务的需求,那么退出Unity时自然就有需求关闭此服务。 【方法】 假设服务是通过某个exe驱动的,在某个Game Object上追加如下代码: using UnityEngine; using System.Diagnostics;public class ExitWithCMDCommand : Mo…

Android : Kotlin 基础 入门

1.Kotlin 基础 入门 1.kotlin你好世界 fun main(args: Array<String>) {println("Hello, Kotlin!") } 2.kotlin变量与输出 fun main() {val name "Kotlin"println("Hello, $name!") }10.kotlin 区间 fun main() {//区间 1..100 1到…

JVM调优排错专题

JVM调优排错专题 1 打开MAT报错 1 打开MAT报错 下载了linux版本的 MAT 软件&#xff0c;1.15.0版本。 下载地址&#xff1a;https://eclipse.dev/mat/downloads.php 运行时报错了。 错误截图 报错日志 wittasus:/usr/develop/mat$ ./MemoryAnalyzer Unrecognized option:…

基于核心素养高中物理“深度学习”策略及其教学研究课题论证设计方案

目录 一、课题的提出及意义 二、课题的核心概念及其界定

基于Java SSM框架实现宠物医院信息管理系统项目【项目源码】

基于java的SSM框架实现宠物医院信息管理系统演示 java简介 Java语言是在二十世纪末由Sun公司发布的&#xff0c;而且公开源代码&#xff0c;这一优点吸引了许多世界各地优秀的编程爱好者&#xff0c;也使得他们开发出当时一款又一款经典好玩的小游戏。Java语言是纯面向对象语言…

Kafka 安装与部署

目录 Kafka 下载 &#xff08;1&#xff09;将 kafka_2.11-2.4.1.tgz 上传至 /opt/software/ &#xff08;2&#xff09;解压安装包至 /opt/module/ [huweihadoop101 ~]$ cd /opt/software/ [huweihadoop101 software]$ tar -zxvf kafka_2.11-2.4.1.tgz -C ../module/&#…

基础算法(5):滑动窗口

1.何为滑动窗口&#xff1f; 滑动窗口其实也是一种算法&#xff0c;主要有两类&#xff1a;一类是固定窗口&#xff0c;一类是可变窗口。固定的窗口只需要一个变量记录&#xff0c;而可变窗口需要两个变量。 2.固定窗口 就像上面这个图一样。两个相邻的长度为4的红色窗口&…

JavaSE 泛型

目录 1 泛型类的定义1.1 为什么需要泛型1.2 泛型的概念1.3 泛型的分类 2 泛型类2.1 泛型类的定义2.2 泛型类的例子2.3 泛型类的实例化2.3.1 实例化语法2.3.2 裸类型(Raw Type) 2.4 泛型类的定义-类型边界2.5 泛型类的使用-通配符(Wildcards)2.5.1 基本概念2.5.2 通配符-上界2.5…

HTML_有哪些字体样式及使用

文章目录 &#x1f431;‍&#x1f409;一、字体样式的基本概念&#xff1a;&#x1f431;‍&#x1f409;二、css字体样式属性有&#xff1a;&#x1f923;1、设置字体类型&#xff08;font-family&#xff09;&#x1f923;2、设置字体大小&#xff08;font-size&#xff09;…

【lesson19】MySQL内置函数(2)数学函数和其它函数

文章目录 数学函数函数使用 其它函数函数使用 数学函数 函数使用 其它函数 函数使用 user() 查询当前用户 database()显示当前正在使用的数据库 password()函数&#xff0c;MySQL数据库使用该函数对用户加密 md5(str)对一个字符串进行md5摘要&#xff0c;摘要后得到一个32…

VueStu02-创建一个Vue实例

一、核心步骤 1.准备容器 准备一个盒子div。 2.引包 从官网引包&#xff0c;有开发版本和生产版本之分。 3.创建Vue实例 创建一个Vue实例&#xff0c;new Vue()。 4.指定配置项 指定配置项&#xff0c;用于渲染数据 。 el&#xff1a;指定挂载点。知道自己将来要管理的是…

Axure的交互以及情形的介绍

一. 交互 1.1 交互概述 通俗来讲就是&#xff0c;谁用了什么方法做了什么事情&#xff0c;主体"谁"对应的就是axure中的元件&#xff0c;"什么方法"对应的就是交互事件&#xff0c;比如单击事件、双击事件&#xff0c;"什么事情"对应的就是交互…

Temu、Shein、OZON测评自养号,IP和指纹浏览器的优缺点分析

随着全球电子商务的飞速发展&#xff0c;跨境电商环境展现出巨大的潜力和机遇。然而&#xff0c;跨境卖家们也面临着更激烈的竞争、更严格的规定和更高的运营成本等挑战。为了在这个环境中脱颖而出&#xff0c;一些卖家尝试使用自动脚本程序进行浏览和下单。然而&#xff0c;这…

JAVA分库分表

1.1为什么需要分库分表 随着平台的发展&#xff0c;平台的数据会越来越多。当表中的数据量过多时&#xff0c;数据库的性能会下降严重&#xff0c;很有可能会把系统给拖垮。类似于分而治之的思想&#xff0c;将大的问题拆分成小的问题&#xff0c;从而提高效率。通过将数据分散…

3分钟让你学会axios在vue项目中的基本用法(建议收藏)

目录 Axios Axios简介 一、axios是干啥的 二、安装使用 三、Axios请求方式 1、axios可以请求的方法&#xff1a; 2、get请求 3、post请求 4、put和patch请求 5、delete请求 6、并发请求 四、Axios实例 1、创建axios实例 2、axios全局配置 3、axios实例配置 4、…

CTF命令执行部分总结

&#x1f60b;大家好&#xff0c;我是YAy_17&#xff0c;是一枚爱好网安的小白&#xff0c;正在自学ing。 本人水平有限&#xff0c;欢迎各位大佬指点&#xff0c;一起学习&#x1f497;&#xff0c;一起进步⭐️。 ⭐️此后如竟没有炬火&#xff0c;我便是唯一的光。⭐️ 关于…

矩阵式键盘实现的电子密码锁

#include<reg51.h> //包含51单片机寄存器定义的头文件 sbit P14P1^4; //将P14位定义为P1.4引脚 sbit P15P1^5; //将P15位定义为P1.5引脚 sbit P16P1^6; //将P16位定义为P1.6引脚 sbit P17P1^7; //将P17位定义为P1.7引脚 sbit soundP3^7; //将so…

[AutoSar]基础部分 RTE 01 介绍

目录 关键词平台说明一、什么是RTE二、RTE的主要功能 关键词 嵌入式、C语言、autosar、EcuM、wakeup、flex 平台说明 项目ValueOSautosar OSautosar厂商vector芯片厂商TI编程语言C&#xff0c;C编译器HighTec (GCC) 一、什么是RTE RTE&#xff08;Run-Time Environmen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