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 EE 网络之网络初识

文章目录

  • 1. 网络发展史
    • 1.1 独立模式
    • 1.2 网络互连
    • 1.3 局域网 LAN
    • 1.4 广域网 WAN
  • 2. 网络通信基础
    • 2.1 IP 地址
    • 2.2 端口号
    • 2.3 认识协议
    • 2.4 五元组
    • 2.5 协议分层
      • 2.5.1 什么是协议分层
      • 2.5.2 分层的作用
      • 2.5.3 OSI七层协议
      • 2.5.4 TCP/IP五层协议
      • 2.5.5 网络设备所在分层
    • 2.6 分装和分用

1. 网络发展史

1.1 独立模式

独立模式:计算机之间相互独立

1.2 网络互连

随着时代的发展,越来越需要计算机之间互相通信,共享软件和数据,即以多个计算机协同工作来完成业务,就有了网络互连。

网络互连:将多台计算机连接在⼀起,完成数据共享。

数据共享本质是网络数据传输,即计算机之间通过网络来传输数据,也称为⽹络通信。

根据网络互连的规模不同,可以划分为局域网和广域网

1.3 局域网 LAN

局域网,即 Local Area Network,简称LAN。
Local 即标识了局域网是本地,局部组建的⼀种私有网络。
局域网内的主机之间能方便的进行网络通信,又称为内网;局域网和局域网之间在没有连接的情况下,是无法通信的。

局域网组建网络的方式有很多种:
1)基于网线直连
2)基于集线器组建
3)基于交换机组建
4)基于交换机和路由器组建

1.4 广域网 WAN

广域网,即 Wide Area Network,简称WAN。
通过路由器,将多个局域网连接起来,在物理上组成很⼤范围的网络,就形成了广域网。
广域网内部的局域网都属于其子网。

2. 网络通信基础

网络互联的目的是进行网络通信,也是网络数据传输,更具体一点,是网络主机中的不同进程间,基于网络传输数据

那么,在组建的网络中,如何砍断到底是从那太主机传来的呢?

接下来我们就认识一下通信的基础知识

2.1 IP 地址

概念:
IP 地址,描述了一个设备,在网络上的地址
简单说,IP地址用于定位主机的⽹络地址


格式:

IP地址是⼀个32位的⼆进制数,通常被分割为4个“8位⼆进制数”(也就是4个字节)
如 01100100.00000100.00000101.00000110

通常⽤“点分⼗进制”的⽅式来表示,即 a.b.c.d 的形式(a,b,c,d都是0~255之间的⼗进制整数)
如:100.4.5.6

2.2 端口号

概念:
在网络通信中,IP地址⽤于标识主机网络地址,端口号可以标识主机中发送数据、接收数据的进程。

简单说:端口号⽤于区分知己上不同的应用程序


格式:
端口号是0~65535范围的数字(两个字节),在网络通信中,进程可以通过绑定⼀个端口号,来发送及接收网络数据

不同的程序就可以关联/绑定到不同的端口号
一个端口号只能被一个程序绑定,但是一个程序可以绑定多个端口


0 一般不使用

1 - 1023 这个范围的端口,系统留作特殊用途,我们一般写的长须不应该占用
这是知名端口号,留给一些比较创建的服务器程序使用
22 -> ssh
23 -> telnet
80 -> http
443 -> https


实际的通信过程中,IP 的 端口 往往是“一对”

类似发送快递时,不光需要指定收货地址(IP地址),还需要指定收货⼈(端口号)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2.3 认识协议

网络 本质是通过 光/电 信号来传输数据
比如,低电平表示 1,高电平表示 0;高平光信号表示 1,低频光信号表示 0

协议就是一种约定,约定了通信双方按照啥样的方式来传递数据

协议,就只是单纯的约定,并不会很复杂的
由于网络通信的世界中,遇到的场景/问题往往比较棘手,确实有一些网络协议是比较复杂的

2.4 五元组

五元组是一次通信过程中必不可少的信息

  1. 源IP:标识源主机
  2. 源端口号:标识源主机中该次通信发送数据的进程
  3. 目的IP:标识⽬的主机
  4. 目的端口号:标识⽬的主机中该次通信接收数据的进程
  5. 协议号:标识发送进程和接收进程双⽅约定的数据格式

2.5 协议分层

2.5.1 什么是协议分层

在平时写代码中,如果一个代码越写越多,越写越复杂,往往需要把代码给拆分成多个部分

拆分之后能够更好的理解

网络通信的场景会比较复杂,有很多问题需要通过协议来进行解决
如果搞一个大的协议来解决所有问题,此时这个协议就会非常庞大,非常复杂就不利于人们去学习和理解.
相比之下,也可以把大的协议,拆分成多个小的协议,让每个小的协议只专注于做一小块事情
使每个小的协议,都不会太复杂 ( 化繁为简 )

由于网络通信实在太复杂,拆分就拆出来太多的小的协议,这么多小的协议也就不好管理了,就需要对协议进行分层了

所谓分层,就是按照协议的定位/作用 进行分类
并且约定了不同层次之间的“调用关系”
“上层协议,调用下层协议”
“下层协议给上层协议提供支持”
此时,这么多协议就不容易混乱


2.5.2 分层的作用

  1. 协议分层之后,上层和下层 彼此之间就进行了封装
    使用上层协议,不必过多关注下层
    使用下层协议,不必过多关注上层
    大大降低了使用者的使用成本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2. 每一层协议都可以根据需要灵活替换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2.5.3 OSI七层协议

仅仅出现在教科书中
OSI:即Open System Interconnection,开放系统互连
• OSI 七层⽹络模型是⼀个逻辑上的定义和规范:把⽹络从逻辑上分为了7层
• OSI 七层模型是⼀种框架性的设计⽅法,其最主要的功能使就是帮助不同类型的主机实现数据传输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2.5.4 TCP/IP五层协议

是 OSI 七层模型的简化版本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下面四层叫法可能有差异,但是具体还是一样的

  1. 物理层:描述的是网络通信的硬件设备
    好比 基础设施:公路、铁路
    比如使用的网线,光纤是什么规格
  2. 数据链路层:两个相邻节点之间的数据传输情况
  3. 网络层:进行路径规划
  4. 传输层:关注起点和终点
  5. 应用层:应用程序 如何使用这个数据(程序员最需要关注的一点)

有些资料会说“TCP/IP 四层协议”
是因为这里没有算物理层
(物理层偏硬件,我们大部分关注的是软件)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图的侧面,是这五层在操作系统中的应用

  1. 应用层,就是对应到应用程序(我们代码写的软件)
  2. 操作系统的内核(传输层和网络层)
    这里的内容是线程的,不需要手动写
  3. 驱动程序 + 硬件

2.5.5 网络设备所在分层

• 对于⼀台主机,它的操作系统内核实现了从传输层到物理层的内容,也即是TCP/IP五层模型的下四层
• 对于⼀台路由器,它实现了从⽹络层到物理层,也即是TCP/IP五层模型的下三层
• 对于⼀台交换机,它实现了从数据链路层到物理层,也即是TCP/IP五层模型的下两层
(交换机的作用,是针对路由器的端口进行扩展,路由器上的端口可能有限,不够用)
• 对于集线器,它只实现了物理层
(在物理层,把网线一分为二)

注意 我们这⾥说的是传统意义上的交换机和路由器,也称为⼆层交换机(工作在TCP/IP五层模型的下两层)、三层路由器(工作在TCP/IP五层模型的下三层)

随着现在⽹络设备技术的不断发展,也出现了很多3层或4层交换机,4层路由器
甚至说一些高端的交换机,也有路由器公共
另一方面,路由器见换机可能还会支持一些更复杂的操作,甚至可能会在传输层或者应用层

2.6 分装和分用

分装和分用,描述了网络通信过程中,基本的数据传输流程


举个栗子:
考虑 A 通过 QQ 把 hello 传递给 B

发送方:

  1. 应用层
    QQ 应用程序,QQ 就会把用户输入的“hello”,打包成一个应用层的数据报(这个数据报的格式,只有QQ 的程序员知道)
    假如: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这四个字段,使用‘,’来分割
    这里就构成了一个简单的应用层数据报(字符串拼接)
    上述描述的规则,就是此处我们约定的应用层协议
    具体是用几个字段,字段的顺序如何,使用什么符号分隔
    都是可以灵活调整的.
    (应用层协议,往往是根据具体的场景,具体的需要,由程序员自主决定的)
    这样就可以把应用层数据报,通过操作系统的 api ,把数据交个 传输层
  2. 传输层
    就要对刚才的应用层数据,在进行打包,编程传输层的数据报
    这里的打包过程,本质上还是“字符串拼接”
    把刚才的应用层数据,基础上拼接上传输层的报头
    (传输层典型的协议,TCP,UDP)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一个数据报 = 报头 + 载荷(也是字符串的拼接)
    UDP 报头其实是一组二进制数据
    UDP 报头中最关键的信息就是“源端口” 和 “目的端口
    进行封装的过程,就是给数据增加更多的“辅助信息”的过程
    传输层数据报搞好了之后,这个数据又会进一步的交给网络层
  3. 网络层
    网络层最重要的协议,是 IP 协议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IP 报头里面包含很多重要的属性,其中最重要的属性就是 源 IP 和 目的 IP
    网络层的数据打包好了之后,继续把数据交给“数据链路层”再来进一步打包
  4. 数据链路层
    最重要的是 以太网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以太网报头中,包含的最重要的信息就是 源 mac 地址,目的 mac 地址
    这两个地址也是用来描述一个设备在网络上的地址的
    再把这个数据交给物理层
  5. 物理层
    把上述数据,转换成 2 进制 的 0 1 序列
    通过光信号/电信号进行传输

从上层协议到下层协议,层层给数据报添加报头
这个过程称为:封装

数据发送出去之后,就会经过一系列的交换机和路由器进行转发
A 和 B 一般来说不是直接网线连接的,中间还要经过很多的交换机/路由器设备进行转发

当数据到达 B 这里之后,B 就要针对上述数据进行“分用”
(针对上述数据进行层层的解析)

接收方:

  1. 物理层
    拿到光电信号 之后 转化为二进制数据,进一步得到以太网数据报
    这个数据要交给数据链路层对应的协议处理

  2. 数据链路层
    通过以太网协议,针对以太网数据报进行解析
    这个解析过程就会解析出 报头 和 报尾,以及中间的载荷
    把载荷部分,进一步的再交给网络层的协议来处理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3. 网络层
    IP 协议,再进一步的准对网络层数据报进行解析,去掉报头,拿到载荷,再进一把载荷数据交个上层(传输层)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4. 传输层
    此处使用 UDP 协议,针对这个数据报进行解析,拿到载荷,去掉报头,把载荷数据进一步的交给上层(应用层)
    根据端口号来区分把数据交个哪个应用程序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5. 应用层
    把上述数据根据端口号,交给 QQ 这个程序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QQ 这个程序就要进一步解析这里的数据,这个解析过程也就是按照前面程序员自定义的应用层协议来展开的
    此时,取出 hello 最终显示到界面上即可

数据报在网络中间还会经历一定的转发过程

如果经过路由器:就会封装分用到网络层
路由器解析到网络层,拿到 IP 地址,决定进一步如何传输
下一步传输的时候,又会重新经过网络层,数据链路层和物理层的封装

如果经过交换机:就会封装分用到数据链路层

本文来自互联网用户投稿,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mzph.cn/news/228905.shtml

如若内容造成侵权/违法违规/事实不符,请联系多彩编程网进行投诉反馈email:809451989@qq.com,一经查实,立即删除!

相关文章

Leetcode的AC指南 —— 链表:24. 两两交换链表中的节点

摘要: Leetcode的AC指南 —— 链表:24. 两两交换链表中的节点。题目介绍:给你一个链表,两两交换其中相邻的节点,并返回交换后链表的头节点。你必须在不修改节点内部的值的情况下完成本题(即,只能…

【OpenHarmony 北向应用开发】ArkTS语言入门(构建应用页面)

ArkTS语言入门 在学习ArkTS语言之前,我们首先需要一个能够编译并运行该语言的工具 DevEco Studio。 了解ArkTS ArkTS是OpenHarmony优选的主力应用开发语言。ArkTS围绕应用开发在TypeScript(简称TS)生态基础上做了进一步扩展,继…

有两个循环单链表,链表头指针分别为 h1 和 h2,编写一个函数将 h2 链接到 链表h1 之后,要求处理完仍是一个循环单链表。

题目描述 :有两个循环单链表,链表头指针分别为 h1 和 h2,编写一个函数将 h2 链接到 链表h1 之后,要求处理完仍是一个循环单链表。 分析: 注意题目说的是头指针 h1 和 h2,所以这两个循环单链表并没有头结点…

【MyBatis-Plus】常用的插件介绍(乐观锁、逻辑删除、分页)

🥳🥳Welcome Huihuis Code World ! !🥳🥳 接下来看看由辉辉所写的关于MyBatis-Plus的相关操作吧 目录 🥳🥳Welcome Huihuis Code World ! !🥳🥳 一.为什么要使用MyBatis-Plus中的插…

c++程序设计定义一个CForm窗体类,在该类中包括:

定义一个CForm窗体类,在该类中包括: (1)成员变量:title(窗体标题),width(窗体宽度),height(窗体高度); &…

MySQL中union和union all的区别

一、区别1:取结果的并集 1、union: 对两个结果集进行并集操作, 不包括重复行,相当于distinct, 同时进行默认规则的排序; 2、union all: 对两个结果集进行并集操作, 包括重复行, 即所有的结果全部显示, 不管是不是重复; 二、区别2:获取结果后的操作 1…

【C语言】随机数生成详解,手把手教你,保姆级!!!

目录 rand函数 srand函数 time函数 设置随机数范围 拓展--猜数字游戏 总结 rand函数 C语⾔提供了⼀个函数叫 rand,这函数是可以⽣成随机数的,函数原型如下所⽰ int rand (void); rand函数会返回⼀个伪随机数,这个随机数的范围是在0~RAN…

M个苹果放入N个盘子(递归)

题目: 把M个同样的苹果放在N个同样的盘子里,允许有的盘子空着不放,问共有多少种不同的分法?(5,1,1和1,5,1 是同一种分法) 输入 每个用例包含二个整数M和N。…

【golang】go执行shell命令行的方法( exec.Command )

所需包: import "os/exec" cmd的用法: cmd : exec.Command("ls", "-lah") //ls是命令,后面是参数 e : cmd.Run() 多个参数的要分开传入: 如:ip link show bond0 cmd :exec.Command("ip","link","show","…

Linux(操作系统)面经——part 1(持续更新中......)

1、说一说常用的 Linux 命令 mkdir创建文件夹,touch创建文件,mv移动文件内容或改名 rm-r 文件名:删除文件 cp拷贝:cp 文件1 文件2,cp-r跨目录拷贝 cp-r 路径1 路径2 vi 插入 :wqb保存退出 :q!强制退出…

【Axure教程】区间评分条

区间评分条是一种图形化的表示工具,用于展示某一范围内的数值或分数,并将其划分成不同的区间。这种评分条通常用于直观地显示数据的分布或某个指标的表现。常用于产品评价、调查和反馈、学术评价、健康评估、绩效评估、满意度调查等场景。 所以今天作者…

DOM树和DOM对象与JS关系的深入研究

const和let使用说明 var不好用,我们如果用变量都是用let,如果用常量乃是不变的量,我们用const,见let const知变量是否可变。比如一个常量在整个程序不会变,但是你用let,是可以的。但是let最好与内部变量改…

SSH连接服务器后执行多条命令

SSH连接服务器后执行多条命令 大家平时有没有遇到自己连接云服务器,ssh 连接上去之后,发现自己的一些小工具用不了 例如go build无法使用 ,由于我们安装配置golang 环境的时候,是在文件/etc/profile中写了配置,因此需…

《洛谷深入浅出进阶篇》简单数据结构

本篇文章内容如下,请耐心观看,将持续更新。 简单数组 简单栈 简单队列 简单链表 简单二叉树 简单集合 图的基本概念 二叉堆 线段树 树状数组与字典树 线段树进阶 简单数组: STL可变数组 vector " 我们首先要知道这个容器有什…

Java多线程编程学习

1 线程的概念 多线程是指同一个程序同时存在多个“执行体”,它们可以同时工作 1.1 进程的概念 一次程序的每一次运行都叫做进程(一个进程可以包含多个线程 1.2 线程的概念 多线程是指一个程序中多段代码同时并发进行 1.3 主线程的概念 JavaMain中的线程就…

Python语言学习笔记之十(字符串处理)

本课程对于有其它语言基础的开发人员可以参考和学习,同时也是记录下来,为个人学习使用,文档中有此不当之处,请谅解。 字符串处理:以实现字符串的分割、替换、格式化、大小写转换,Python字符串处理是指对Py…

人工智能知识蒸馏:模型精简与迁移的奇妙之旅

导言 在人工智能领域,知识蒸馏作为一种模型精简和知识迁移的技术手段,逐渐成为提高模型效能和适应更广泛场景的关键工具。知识蒸馏是近年来在深度学习领域备受瞩目的技术,其通过将大模型的知识传递给小模型,旨在实现模型的轻量化与…

AST反混淆进阶-return简写表达式还原

实现目的:return简写表达式还原,增强可读性处理前 demo.js function _0x30e2() {return a 1, b 2, c 3, d 4, a b c d; }console.log(_0x30e2());处理后 demoNew.js function _0x30e2() {a 1, b 2, c 3, d 4;return a b c d; }console.log(_0x30e2())…

【Unity】如何让Unity程序一打开就运行命令行命令

【背景】 Unity程序有时依赖于某些服务去实现一些功能,此时可能需要类似打开程序就自动运行Windows命令行命令的功能。 【方法】 using UnityEngine; using System.Diagnostics; using System.Threading.Tasks; using System.IO; using System.Text

docker-compose Install gitea

gitea 前言 Gitea 是一个轻量级的 DevOps 平台软件。从开发计划到产品成型的整个软件生命周期,他都能够高效而轻松的帮助团队和开发者。包括 Git 托管、代码审查、团队协作、软件包注册和 CI/CD。它与 GitHub、Bitbucket 和 GitLab 等比较类似。 Gitea 最初是从 Gogs 分支而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