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s:部分熟知的开发规范未收录在本文中!
一、编程规约
1.1 命名风格
代码中的命名严禁使用拼音与英文混合的方式
alibaba / taobao / youku / hangzhou 等国际通用的名称可视同英文
类名使用大驼峰的形式命名,例如 UpperCameCase
方法、参数与变量使用小驼峰的形式命名,例如 lowerCamelCase
常量命名全部大写且单词间使用下划线隔开,力求语义表达完整清楚,例如 MAX_STOCK_COUNT
杜绝完全不规范的缩写,避免词不达义
为了达到见名知意,命名时尽量使用完整的单词组合来表达其意
如果模块、接口、类、方法使用了设计模式,应在命名时体现出具体模式,有利于阅读者快速理解架构设计理念
public class OrderFactory / public class LoginProxy / public class ResourceObserver
接口类中的方法和属性不要加任何修饰符号( public 也不要加,接口类中的访问修饰符默认就是 public ),保持代码的简洁性,并加上有效的 Javadoc(文档注释)。尽量不要在接口里定义变量,如果一定要定义变量,必须是与接口方法相关的,并且是整个应用的基础常量
各层命名规约:
Service / DAO 层方法命名规约如下。
获取单个对象的方法用 get 作为前缀
获取多个对象的方法用 list 作为前缀
获取统计值的方法用 count 作为前缀
插入的方法用 save / insert 作为前缀
删除的方法用 remove / delete 作为前缀
领域模型命名规约如下。
数据对象:xxxDO,xxx 为数据表名
数据传输对象:xxxDTO,xxx 为业务领域相关的名称
展示对象:xxxVo,xxx 一般为网页名称
POJO是 DO / DTO / BO / VO 的统称,禁止命名成 xxxPOJO
1.2 常量定义
不允许任何魔法值(即未经预先定义的常量)直接出现在代码中
long 或者 Long 初始赋值时,使用大写的 L,不能是小写的 l。小写 l 容易跟数字 1 混淆,造成误解
不要使用一个常量类维护所有常量,要按常量功能进行归类,分开维护
1.3 代码格式
大括号的使用约定。如果大括号内为空,则简洁地写成 { } 即可,不需要换行;如果是非空代码块,则:
左大括号前不换行
左大括号后换行
右大括号前换行
右大括号后还有 else 等代码则不换行;表示终止的右大括号后必须换行
慢速更新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