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目一
科目二
第一章 教育基础知识和基本原理
第一节 教育的认识
1.教育的概念
- 教育的词源:教育一词最早出现于
《孟子·尽心上》
:“得天下英才而教育之” 许慎
在《说文解字》
中最早解释教育:“教,上所施,下所效也”“育,养子使作善也”广义
的教育:一切有目的地增进人的知识和技能,发展人的智力和体力,影响人的思想观念的活动,包括社会教育,学校教育,家庭教育
狭义
的教育:主要指学校教育,教育者根据一定的社会要求,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
的通过学校教育工作,对受教育者的身心施加影响,促使他们朝着期望的方向变化的活动
2.教育的构成要素
- 教育者:在教育活动中居于
主导
地位 - 受教育者:在教育活动中居于
主体
地位
教育影响:桥梁、中介
内容:教育内容,教育材料或教科书
形式:教育手段,教育方法,教育组织形式
3.教育的属性
- 教育的本质属性:教育是一种
有目的地培养人
的社会活动
,这是教育区别于其他事物现象的根本特征
- 教育的社会属性
永恒性
:教育与人类社会共始终
历史性
:不同时期有不同特点
阶级性:一定的教育反映一定的阶级要求并为之服务
生产性:教育从来就是生产性活动,有其自己的特殊性
民族性:每个民族都有其各自的特点
相对独立性
:教育有其自身的规律
;教育具有历史继承性
;教育对社会作用
具有能动性
;教育与社会的发展具有不平衡性
,可以’‘超前’‘或’‘滞后’’
4.教育的基本功能
- 作用的对象
个体功能(本体功能):个体
发展
社会功能(派生功能):社会
发展 - 作用的方向
正向功能:积极
的
负向功能:消极
的 - 作用呈现的形式
显性功能:计划性
的
隐性功能:非预期性
的
第二节 教育的产生与发展
教育的起源(单选题)
口诀:本能生利息;心理仿孟禄;米凯爱劳动
- 神话起源说:宗教,朱熹 → 最古老的观点,教育是由神(上帝或天)所创造的
生物
起源说:利托尔诺,沛西·能 → 教育的产生完全来自动物的本能需要 (第一个正式提出,标志着教育起源问题开始转向科学解释)
(观点不符合教育概念,因为教育的是人,不是动物)心理
起源说:孟禄→ 教育起源于儿童对成人无意识的模仿
,教育无目的(观点错误)- 劳动起源说:米丁斯基,凯洛夫→ 教育起源于人类所特有的
生产劳动
(观点正确)
教育的历史发展脉络
- 原始社会:
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无阶级性,公平性、内容简单,方法单一 - 古代社会(简答题):有阶级性和等级性,
与生产劳动相分离
总结:中国最早的教育形态是夏朝的庠,在奴隶社会初期;私学兴起于春秋时期;奴隶社会的教育内容是六艺,核心是礼乐
。
- 古代社会·中国(考得少):
科举制度始于 隋唐,终于 清朝(1905年)
古代社会 ·国外(考得多)
古印度,古埃及,古希腊,中世纪欧洲,近代社会,现代社会
- 近代社会
初等义务教育的普遍实施,德国- 现代社会
第三节 - 教育学的产生与发展
教育学的萌芽阶段
孔子与《论语》
→世界上最早提出启发式教学
:教育对象,内容,目的,教学原则方法?《学记》
:人类历史上最早出现的专门论述教育问题的著作
(教育学的雏形)西方教育家
①
苏格拉底(西方最早提出启发式教学)
:产婆术,助产术,苏格拉底方法,问答法,启发法
②柏拉图: 著作:《理想国》
;'‘寓学习于游戏’'的最早提倡者
③亚里士多德
:教育史上首次
提出了教育遵循自然
的观点
④昆体良(古罗马):是西方教育史上第一个专门论述教育问题
的教育家
教育学的独立形态阶段
(创立阶段)
培根
:在《论科学的价值和发展》中首次提出
把教育学作为一门独立学科夸美纽斯
:‘‘教育学之父
’’,《大教学论》
(近代
最早的教育学著作,标志着教育学开始成为一个独立学科
, '‘泛智
’‘教育; 第一次系统论述班级授课制
; 认为教师是’'太阳底下最光辉的职业“ʻ康德
: 最早把教育学作为一门课程在大学里讲授
赫尔巴特
:科学教育学之父/现代教育学之父
,普通教育学 - 现代
第一本教育学著作 规范/科学 ,一个教育
(教育性教学原则(德育) ),两个地位
,传统/旧三中心
:教师中心,教材中心,课堂中心 ;教学四阶段
:明了,联想,系统和方法.杜威
(现代
教育派): 著作《民主主义与教育》
,一个目的
(教育无目的论) ,两个身份
:实用主义代表人物,现代教育理论代表人物 ,三个中心
(新三中心:儿童中心,经验中心,活动中心 ;四个(教育本质)
: 教育即生活,教育即生长,教育即经验的改造,学校即社会 ; 课程:主张活动课程,从做中学梅伊曼与拉伊
: 实验教育学卢梭
: 著作《爱弥儿》
,自然主义教育
(自然教育和儿童本位)裴斯泰洛齐
: 著作《林哈德和葛笃德》,最早提出''教育心理学化''
的主张, 西方第一位将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付诸实践
洛克
: 著作《教育漫话》
,’‘白板
说’’ , ʼʻ绅士
教育’’
总结:
教育学发展的多样化阶段
马克思主义教育学
凯洛夫
:《教育学》
:世界上第一部以马克思主义理论
为指导的教育学著作马卡连柯
: 《教育诗》,《论共产主义教育》,《父母必读》;集体主义教育;平行教育原则 - 集体和个人
杨贤江
: 《新教育大纲》:我国第一部马克思主义教育学著作
中国近现代教育思想
当代教育理论的发展
(单选题 - 将人物和对应的理论熟记)
①布卢姆 : 教学目标分为 认知,情感和动作技能
三大领域 , 掌握学习理论
②布鲁纳 : 结构
主义, 发现
学习
③赞可夫 : 《教学与发展》,发展性教学理论
④苏霍姆林斯基:全面和谐教育思想
, 《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
→ 活的教育学
⑤巴班斯基: 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
总结:
第四节 - 教育与社会的发展
教育与社会生产力的相互关系(简答题,单选)
①生产力对教育的制约
- 生产力是教育发展水平的
直接和最终决定性因素
- 制约教育发展的
规模和速度
- 制约教育
结构
和人才
培养规格 - 制约教学
内容,方法,手段和组织
形式
②教育的经济功能 - 教育再生产
劳动力
- 教育再生产
科学知识
- 技术创新的重要手段
- 人力资本理论 →
朔尔茨
教育与社会政治经济制度的相互关系(简答题)
①政治经济制度对教育的制约
- 决定教育的
性质
- 决定教育的
宗旨
和目的
- 决定教育的
领导权
- 决定
受教育权
- 制约
教育内容
,教育结构
和教育管理体制
②教育的政治功能 - 教育通过培养合格的
公民
和政治人才
为政治服务 - 教育是一种影响政治经济的
舆论力量
- 教育可以
促进民主化
- 完成年轻一代
政治社会化
教育与文化的关系
①文化对教育的制约
- 影响教育的
价值取向
- 影响教育
目的的确立
- 影响
教育内容的选择
- 影响
教育教学方法的使用
②教育的文化功能 传递和保存
文化的作用传播和交流
文化的作用选择和提升
文化的作用更新和创造
文化的作用
教育与人口的关系(低频考点
)
①人口对教育的制约
人口影响着教育发展的战略目标及其战略重点 , 人口数量影响教育的规模,人口质量影响教育质量,人口结构影响教育结构
②教育的人口功能
控制人口增长的重要手段,改善人口结构的合理手段,提高人口质量的基本手段
第五节 教育与人的发展
人身心发展的一般规律
①顺序性:表现:发展方向是 由…到…;从…到…(方向的不可逆,低级到高级,简
单到复杂, 阶段不能跳跃, 教育启示:循序渐进,学不邋等
②阶段性:表现:年龄阶段不同,特征不容
; 教育启示:针对各阶段特点教学
,注意各阶段的过度
③不平衡性:表现:个体同一方面,不同年龄
的发展速度不平衡;个体 不同方面,同一时间
的发展速度不平衡; 教育启示:抓住’‘关键期
’‘(敏感期)
④互补性: 表现:生理和生理的 , 生理和心理的 互补 , 教育启示:’‘扬长避短’’
⑤个别差异性: 表现:不同个体之间不同
, 教育启示:因材施教
,有的放矢
影响人身心发展的因素
人的身心发展的动因(1个选择题)
- 内发论(遗传决定论):
内蒙四耳佛图
: 柏拉图,孟子,弗洛伊德,威尔逊,高尔顿,格赛尔,霍尔 → 各自对应的理论 - 外硕论(环境决定论):
外出寻找没落的金华花生
: 荀子,洛克,花生,斯金纳,墨子 → 各自对应的理论
影响人身心发展的主要因素及作用(单选,辨析题
)
- 遗传:物质基础,生理前提, 体现:1.遗传素质为人的发展提供了
可能性
,2.遗传素质的成熟程度
制约着人的发展过程及年龄特征, 3.遗传素质的差异性
对人的发展有一定的影响 , 4.遗传素质具有可塑性
- 环境:外部条件 , 体现:I. 1.环境为个体的发展提供了多种可能,使
遗传提供的发展可能变为现实
, 2.环境推动和制约着人的身心发展的方向,速度和水平 ;II.人对环境的反应是能动的 学校教育
:主导作用
:1.学校教育是有目的,有计划,有组织地培养人的活动,它规定着人的发展方向; 2.学校教育是由受过专门训练的教师来进行的,相对其他教育而言效果较好;3学校教育能有效地控制和协调影响学生发展的各种因素;4.学校教育给人的影响比较全面,系统和深刻主观能动性:决定性作用
,主观能动性是指人的主观意识和实践活动对于客观世界的反作用或能动作用,是个体发展的决定性因素
,表现:1.主观能动性是人发展的动力,2.主观能动性通过人的活动表现出来
第六节 教育制度
教育制度概述
- 概念: 现代教育制度的核心部分是学校教育制度,学校教育制度简称
学制
,是指一个国家各级各类学校的系统及其管理规则,它规定着各级各类学校的 性质,任务,入学条件,修业年限 及 他们之间的关系 - 学制建立的依据(2015年上 - 简答)
- 1.社会依据:①社会
政治经济
制度, ②生产力和科学技术
的发展水平 - 2.人的依据:
青少年
身心发展的规律 - 3.学制本身:
本国学制
的历史沿革和国外学制的影响
- 1.社会依据:①社会
现代学校教育制度的类型(单选题
)
- 双轨制:欧洲(英国)
- 单轨制: 美国
- 分支制(Y型学制): 苏联,
我国
我国现代学制的沿革
- 旧中国的学制
- 壬寅学制1902(钦定学堂章程):
首次颁布,并未实施
→ 以日本为蓝本 - 癸卯学制1904(奏定学堂章程):
首次实施
,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 以日本为蓝本 - 壬子癸丑学制1912:
首个资本主义性质
,允许男女同校 → 以日本为蓝本 - 壬戌学制1922:六三三 →
以美国为蓝本
,时间最长
- 壬寅学制1902(钦定学堂章程):
- 我国当前学制
- 层次结构:学前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
- 类别结构:基础教育,职业技术教育,高等教育,成人教育,特殊教育
- 形态:从单轨学制发展而来的分支型学制
- 幼儿园(学前教育) , 小学(初等教育),初中(中等教育),高中(中等教育),大学(高等教育)
辨析题: 基础教育 相关内容
义务教育制度(单选题)
- 含义: 以法律形式规定的,适龄儿童和青少年
必须接受
的,国家,社会,学校和家庭必须予以保证的国民基础教育 - 特点:
强制性
(最基本的特点),普及性,免费性,基础性,公共性 - 产生:
资本主义社会
率先开展,德国(1619年)
是世界上最早实施义务教育的国家 我国: 1986《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
第七节 教育目的
教育目的概述
广义
:人们对受教育者的期望,即人们希望受教育者通过教育在身心诸方面发生什么样的变化,或者产生怎样的结果 ;狭义
:国家对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什么样的人才的总的要求,是国家为培养人才而确定的质量规格和标准教育目的的层次结构(单选,辨析,简答)
国家的 教育目的
:国家对培养人的总要求- 各级各类学校的
培养目标
: 各级各类学校的培养要求 - 教师的
教学目标
: 在某一阶段,教育者希望受教育者达到的要求或产生的预期变化,特点: 具体化,操作性强 例题
:确立教育目的的依据 → 1.生产力发展水平,政治经济制度(制约教育的最终决定性因素; 2.受教育者的身心发展特点; 3. 制定者的 教育理想和价值观
教育目的的理论
社会本位论
:培养社会需要的人
; 代表人物:荀子,柏拉图,涂尔干,凯兴斯泰纳,巴格莱,那托尔普,孔德个人本位论":人的本性和本能的高度发展
; 代表人物:孟子,卢梭
,裴斯泰洛齐,马斯洛,康德生活本位论
: 教育准备生活说:斯宾塞《什么知识最有价值》:科学知识
,为了完美的生活做准备 ;教育适应生活说:杜威
,“教育即生活” (教育无目的论)
我国的教育方针(简答题)
- 教育必须为
社会主义现代化
建设服务,必须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培养德,智,体 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我国的教育目的
- 培养 德,智,体,美 等方面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
- 我国教育目的的理论基础是
马克思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的学说
- 1.人的发展是与社会生产发展相一致的
- 2.
旧式劳动分工造成人的片面发展
,大工业机器生产为人的全面发展提供物质基础 - 3.社会主义制度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
社会条件
- 4.
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
是实现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唯一途径)
全面发展教育(低频:简答题)
- 1.
德育
实施各育的方向统帅
和动力源泉
- 2.
智育
是实施各育的认识基础
,是智力支持 - 3.
体育
是实施各育的物质前提
,是人的一切活动的基础 - 4.
美育``协调
各育发展 ,美育是培养学生正确的审美观,发展他们鉴赏美,创造美的能力,培养他们的高尚情操与文明素质的教育
- 5.劳动技术教育是各育的实践基础
例题:
体育的意义? → 1.对于个人的?2.对于教育的? 3.对于国家的?
中学体育的基本任务
? → 1.是学生掌握基本的运动知识和技能,养成坚持锻炼身体的良好习惯 ; 2.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合作精神 和 坚强毅力 ; 3.培养学生良好的卫生习惯,使其了解科学营养知识
第八节 教育研究方法(10年20次考试只出现过2次→ 4分,相当低频)
- 1.观察法: 基础的,常用的研究方法 , 通过感官和辅助仪器
- 2.调查法:通过问卷,调查等方式
- 3.历史法:事物的发展和发展的过程中
- 4.实验法:合理地控制或创设一定的条件 , 自然实验,实验室实验
- 5.行动研究法:日常实践工作中的实际问题
第二章 中学课程
1.课程概述
课程的概念
- “
课程
’'一词作为教育科学的专门术语
首次提出→斯宾塞《什么指示最有价值》
- 课程作为
专门研究领域:博比特《课程》 (教育史上第一本课程理论专著)
- 广义:各级各类学校为实现培养目标而规定的学习科目及其进程的
总和
- 狭义:指
某一门学科
课程类型及其特征
(1-2单选题)
-
- 根据学科固有属性分类 → 学科课程,活动课程(经验课程,学生中心课程)
学科课程 → 赫尔巴特
- 特点:强调学科知识的逻辑结构 , 强调系统性,强调简约性
- 优点:利于获得系统的文化知识,利于文化传承,使教学简单高效
- 缺点:忽视学生需要,忽视社会发展需要;不利于全面发展
活动课程(经验课程,学生中心课程) → 杜威
- 特点:以学生兴趣为出发点;从学习者的生活经验和心理发展逻辑出发;主张’‘
做中学
’’ - 优点:重视学生的需要
兴趣
;打破学科界限,知识与生活
密切联系;利于发展学生智力与能力(全面发展)
- 缺点:忽视系统的学科知识的学习;组织与实施比较困难;课程评价的主观性较强
- 特点:以学生兴趣为出发点;从学习者的生活经验和心理发展逻辑出发;主张’‘
-
- 根据课程内容的组织形式 → 分科课程,综合课程
- 艺术,道德与法治,科学,社会,自然
- 根据课程内容的组织形式 → 分科课程,综合课程
-
- 根据学生的学习要求 → 必修课程,选修课程
- 共性,个性 →
同等重要
- 共性,个性 →
- 根据学生的学习要求 → 必修课程,选修课程
-
- 根据课程设计,开发和管理的主体 → 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
- 开发设计的主体
- 根据课程设计,开发和管理的主体 → 国家课程,地方课程,校本课程
-
- 根据课程的呈现方式 → 显性课程,隐性课程
- 显性课程:在学校情景中以
直接,明显
的方式呈现的课程(计划性
) - 隐性课程:学校情景中以
间接,内隐
的方式呈现的课程。 主要表现形式:
观念性隐性课程,物质性隐性课程,制度性隐性课程,心理性隐性课程。杜威
提出’‘连带学习
ʻʼ,克伯屈
提出’‘附属学习
’’
- 显性课程:在学校情景中以
- 根据课程的呈现方式 → 显性课程,隐性课程
不同课程流派的基本观点(单选题)
- ①学科中心课程论
- 主张教育的目的在于把人类千百年来积累下来的
文化科学知识
传递给下一代 - 代表理论: 结构主义课程理论;要素主义课程理论; 永恒主义课程理论
- 代表人物:
斯宾塞,赫尔巴特 和 布鲁纳
等
- 主张教育的目的在于把人类千百年来积累下来的
- ②学生中心课程论
- 课程应关注
学生的 兴趣,动机和需要,能力和态度
- 代表人物: 卢梭,杜威,罗杰斯 等
- 课程应关注
- ③社会中心课程论
- 关注的焦点从知识与学生转向了
社会
- 关注的焦点从知识与学生转向了
课程开发
- 课程开发指通过对社会和学习者的需求进行分析,确定课程目标,再根据这一目标选择某一学科的教学内容和相关教学活动,进行 计划,组织,实施,评价,修订, 最终达到课程目标的整个工作过程。
- 课程开发的影响因素: 1.社会政治经济制度和文化发展水平(
社会
); 2.学生的年龄特征,知识,能力基础及其可接受性(人
) ;3.学科的特征和性质(自身
) - 课程开发的
模式(只记第一个)
- 1.
目标模式
: 人物:泰勒(现代课程理论之父,课程评价之父)
, 观点:《课程与教学的基本原理》提出’‘泰勒原理'
’,提出课程开发四个步骤:确定目标,d选择经验,组织经验,评价结果
- 2.过程模式:人物:斯腾豪斯,观点:反对仅关注目标,强调关注过程
- 3.情境模式:人物:劳顿,观点:目标模式+过程模式
- 1.
课程目标
- 含义: 是指指导整个课程编制过程最为关键的准则,是特定阶段的学校课程所要达到的预期结果
- 制定依据:1.学习者的需要(
人
) ; 2.当代社会生活的需求(社会
); 3.学科的发展(自身
) - 三维课程目标: 知识与技能目标,过程与方法目标,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课程内容
- 概念: 课程内容是根据课程目标从人类的经验体系中选择出来,并按照一定的学科逻辑序列和儿童心理发展需求组织编排而成的
知识体系
和经验体系
- 课程内容的
组织形式
- 1.直线式(不重复) , 螺旋式(重复)
- 2.纵向组织(深) , 横向组织(广)
- 3.逻辑顺序(学科本身) , 心理顺序(学生心理)
- 课程内容的文本表现方式(单选,简答,辨析)
- 课程计划: 国家对学校的指导性文件
- 1.教学科目设置(
中心和首要问题
) - 2.学科顺序
- 3.课时分配
- 4.学年编制与学周安排
- 1.教学科目设置(
- 课程标准:
国家对教学科目的指导性文件
。作用
:是编写教科书和教师进行教学的直接依据
,也是衡量各科教学质量的重要标准
- 教材: 是教师和学生进行教学活动的材料,包括 教科书,讲义,讲授提纲,参考书,活动指导书以及各种视听材料, 其中
教科书和讲义
是教材的主体部分
- 课程计划: 国家对学校的指导性文件
课程实施(单选题)
- 概念:是指把课程计划付诸实践的过程,它是达到预期的课程目标的基本途径课程实施的 三种取向
- 1.忠实取向:
忠实地执行
课程计划的过程 - 2.相互适应取向:预定的计划与特定的教育实践相互
调整,改变和适应
的过程 - 3.创生取向:课程是教师与学生联合 创造的教育经验
- 1.忠实取向:
课程评价
- 概念: 是依据一定的评价标准,通过系统地收集有关信息,采用各种定性,定量的方法,对课程的计划,实施,结果等有关问题做出价值判断并寻求改进途径的一种活动
- 主要模式:
- 1.
目标评价模式 - 泰勒
- 观点:关注预期目标
- 2.
目标游离评价模式
- 斯克里文 - 观点: 关注实际结果
- 3.CIPP评价模式 — 背景 - 输入 - 过程 - 成果
- 1.
2.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
我国当前的课程改革
- 课程改革是我国教育改革的核心
新课程改革
的理论基础包括人的全面发展,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以及多元智能理论
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理念和具体目标
- 1.核心理念 :为了中华民族的复兴,
为了每个学生的发展
- 2.具体目标(
低频简答题
):改革前(不记), 改革后:课程功能,课程结构,课程内容,学习方式,课程评价,课程管理
的 变化?
我国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的实施状况
- 课程评价的改革:新课程改革强调改变课程评价
过分强调甄别和选拔的功能
,发挥评价促进学生发展,教师提高和改进教学实践的功能- 1.建立促进
学生
全面发展的评价体系 - 2.建立促进
教师
不断提高的评价体系 - 3.建立促进
课程
不断发展的评价体系 - 4.继续改革和完善
考试制度
- 1.建立促进
- 教育观念的变革(
和科目一内容重合
)- 1.学生观(
两独一发
) - 2.
教学观
(学习过人或四个转向
) - 3.教师观(
建研放促,赞助合反
)
- 1.学生观(
- 课程结构的改革(
单选题
)- 1.课程设置的方式
- ①整体设置
九年一贯
的义务教育课程:小学
阶段以综合课程
为主;初中
阶段设置分科与综合
相结合的课程 - ②
高中
以分科课程
为主 - ③从
小学
至高中
设置综合实践活动
并作为必修
课程 - ④农村中学课程要为当地社会经济发展服务
- ①整体设置
- 2.综合实践活动(
简答题
)- 综合实践活动是教师引导学生自主进行的综合性学习活动,是基于学生的经验,联系学生生活和社会实际,体现对知识综合应用的实践性课程,包括:
- 1.信息技术教育
- 2.研究性学习
- 3.社区服务与社会实践
- 4.劳动与技术教
- 综合实践活动是教师引导学生自主进行的综合性学习活动,是基于学生的经验,联系学生生活和社会实际,体现对知识综合应用的实践性课程,包括:
- 1.课程设置的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