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章目录
- 金马山和碧鸡山
- 神话传说
- 金马坊和碧鸡坊
- 金马
- 碧鸡
金马山和碧鸡山
昆明山明水秀,北枕蛇山,南临滇池,金马山和碧鸡山则东西夹峙,隔水相对,极尽湖光山色之美。金马山逶迤而玲珑,碧鸡山峭拔而陡峻,被视为昆明东、西两大名山,两山皆有关。
云南是神话的王国,自古以来,金马碧鸡就被人们赋予了许多优美的神话传说,一直流传至今。有关金马碧鸡的神话传说,最早见诸于史籍记载的是汉代班固的《汉书》。
明末担当和尚曾赋诗:
一关在东一关西,不见金马见碧鸡。
相思面对三十里,碧鸡啼时金马嘶。
《汉书·郊祀志下》:“或言益州有金马、碧鸡之神,可蘸祭而致。”
北魏地理学家郦道元(公元472—527年)所著《水经注》里也提到大姚禺同山有金马碧鸡“光彩候忽,民多见之”。
- 今云南昆明市东有金马山,西有碧鸡山。
两山相对,山上都有神祠。 - 在如今的春城昆明和云南大姚,都分别有“金马碧鸡坊”,成了当地的象征。
神话传说
这是一个关于昆明的神话故事:
-
金马碧鸡的 由来
金马和碧鸡原本住在太阳和月亮里,后来飞到昆明,把昆明变成了世上最美的地方。
金马和碧鸡是一对好朋友,每天在一起唱歌跳舞,过得自由自在。 -
金马碧鸡的 遭遇
金马想到外面去看看,被一个贪心的国王逮住了,差点死在王宫里。
国王想要逮住碧鸡,派了三个王子和三千御林军去追捕。
金马和碧鸡被三王子用计诱捕,金马死在金马山上,碧鸡死在碧鸡山上。 -
金马碧鸡的 纪念
古人为了纪念金马碧鸡,在昆明建了两座牌坊:金马坊和碧鸡坊,牌坊铺满金碧琉璃,彩绘画满腾龙舞凤。
每隔60年的中秋节晚上,在某一个特定时间,在太阳和月亮的光芒照射下,两座坊的影子会逐渐交相辉映重叠在一起,形成“金碧交辉”的奇景。
金马坊和碧鸡坊
昆明市博物馆
光绪十年(1884)云贵总督岑毓英主持重建的金马碧鸡坊为三门四柱,重檐歇山式屋顶,翼角舒展,斗拱繁复,气势雄伟。坊名为昆明呈贡人,著名书法家孙清彦所书,笔势刚劲,神满气足。
金马、碧鸡二坊建成后,屡遭损毁,又多次重建。
1998年,昆明市政府重建金马碧鸡坊。重建的新金马碧鸡坊与原坊风貌基本一致,体现着历史的共识和文化的传承,成为昆明历史文化名城的靓丽名片。
金马、碧鸡二坊始建于明宣德年间,这是一个不同寻常的创举。
首先,牌坊所旌表颂扬的不是建树功业的人物,而是两种象征吉瑞的动物。这在全国各地的牌坊中甚为罕见。
其次,金马碧鸡坊选址于城市通衢繁盛之地,分列东西,象征着“一方之胜”金马山和碧鸡山。
第三,从建筑形制看,两坊所采用的三门四柱,重檐歇山式屋顶形制庄严肃穆而又灵动秀丽,相距位置恰到好处,日出月落,金碧交辉,呈现出吉祥的氛围,形象地表达了“金马呈祥,碧鸡献瑞”的期盼。故滇人称“滇之杰构,斯为最著。”
(上图为昆明市中心的金马坊和碧鸡坊)
金马
历史文化丨“金马”的前世今生
在距今两千多年前滇池地区,流行着金马的传说,这是有关金马的最早记载。
在距今两千多年前的古滇王国,那时候的滇池一带,流传着这样一个传说:
明镜般的滇池中,有匹雄骏威武、金光闪闪的神马,常常在滇池东面山上的松林中时隐时现,出现时金光四射,眩人眼目,万木生辉。
由于滇国没有文字,金马的神话传说只是口耳相传。最早见汉代班固的《汉书》和东晋常璩的《华阳国志·南中志》,都是有关金马传说的记载。
- 《汉书》
《汉书卷二十五·郊祀志下》记载:“宣帝即位……或言益州有金马、碧鸡之神,可醮祭而致,于是遣諫大夫王褒使持节而求之。”
益州即益州郡,郡治在滇池县(今昆明晋宁晋城附近)。汉元封二年(前109),汉武帝刘彻征服西南夷,降服滇王所设置。汉宣帝刘询是汉武帝的孙子,前74年至前49年在位。他于五凤三年(前55)封王褒为谏议大夫,持节前往求金马碧鸡之时,距离汉武帝降服古滇国不过54年,这说明此前金马碧鸡传说早已存在。
- 《华阳国志》
东晋常璩《华阳国志·南中志》记载,“滇池县,郡治。……长老传言,池中有神马,或交焉,即生骏驹,俗称之曰‘滇池驹’,日行五百里。”
原来“滇池驹”就是“金马”。
碧鸡
历史文化丨“碧鸡”记忆
金马和碧鸡从来都是如影随形,成语“金马碧鸡”就是指传说中的神明,源自古人以之作为祥瑞的征兆。
碧鸡的传说和金马的传说一样,诞生于两千多年前的古滇国,在那时候的滇池一带,流传着这样一个传说:
在滇池西面群山之上,有只秀丽婀娜的神鸡,经常飞翔盘旋于滇池上空,那翡翠般的身影,悦耳动听的歌声,令人陶醉。开屏之时,五彩缤纷,美不胜收。
-
《汉书卷二十五·郊祀志下》记载:“宣帝即位……或言益州有金马、碧鸡之神,可醮祭而致,于是遣諫大夫王褒使持节而求之。”
-
东晋时期,常璩《华阳国志·南中志》也有相关记载,也为金马碧鸡传说诞生于滇池地区提供了佐证。
《华阳国志·南中志》载曰:“晋宁郡,本益州也。……郡土平敞,原田,多长松,皋有鹦鹉、孔雀。”“碧鸡光景,人多见之。又传昔有凤鸣其上,土人呼为碧鸡,因以为名。”
那时的古滇国气候温润偏热,孔雀众多,而孔雀就是“碧鸡”的原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