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一期我们介绍了乐观锁,而乐观锁的本质即是CAS,操作系统提供了支持CAS修改内存值的原子指令,所以乐观锁得以实现。从软件工程的角度去看,虽然底层已经通过CAS实现了乐观锁,Java的底层已经在Unsafe这个类中封装了compareAndSwap方法,支持了对CAS原语的调用,为了使上层更加易用,需要经过进一步的抽象和封装。抽象这个词虽然简单,但私以为要做出高内聚低耦合的抽象绝对是难点。在Java中最著名的并发包就是JUC,其中的组件和日常Java开发息息相关。
在JUC中,我认为最核心的组件便是AQS,可以这么理解,AQS是对CAS的一种封装和丰富,AQS引入了独占锁、共享锁等性质。基于AQS,JUC中提供了更多适用于各种预设场景的组件,当然你也可以基于AQS开发符合自身业务场景的组件。所以,AQS作为承下启上的重点,我们需要仔细来看。
尝试设计
首先,我们可以尝试思考一下:目前Java底层提供了CAS原语调用,如果让你来设计一个中间框架,它需要是通用的,并且能够对被竞争的资源进行同步管理,你会怎么做?
这里你可以停下来想一想自己的方案。当然,我们目前的能力很难做到完全可用,但至少可以思考一下设计思路,再来看看大师是怎么做的。如果是我,我会从这几点这去思考:
既然我要做一个框架,首先它需要具有通用性,因为上层业务逻辑是千变万化的,所以这个框架在实现底层必要的同步机制的同时,要保证对外接口的简单性和纯粹性。
既然CAS能够原子地对一个值进行写操作,那么我可以将这个值(称为status) 作为竞争资源的标记位。在多个线程想要去修改共享资源时,先来读status,如果status显示目前共享资源空闲可以被获取,那么就赋予该线程写status的权限,当该线程原子地修改status成功后,代表当前线程占用了共享资源,并将status置为不可用,拒绝其他线程修改status,也就是拒绝其他线程获取共享资源。
拒绝其他线程调用该怎么设计呢?这里应该有两种业务场景,有的业务线程它可能只想快速去尝试一下获取共享资源,如果获取不到也没关系,它会进行其他处理;有的业务线程它可能一定要获取共享资源才能进行下一步处理,如果当前时刻没有获取到,它愿意等待。针对第一种场景,直接返回共享资源的当前状态就可以了,那么有的同学可能也会说,第二种场景也能直接返回,让业务线程自旋获取,直到成功为止。这样说有一定的道理,但是我认为存在两个弊端:
第一,让业务线程去做无保护的自旋操作会不断占用CPU时间片,长时间自旋可能导致CPU使用率暴涨,在CPU密集型业务场景下会降低系统的性能甚至导致不可用。但如果让上层业务去做保护机制,无疑增加了业务开发的复杂度,也增强了耦合。
第二,实现框架的目的是为了简化上层的操作,封装内部复杂度,第一点中我们也说到了需要保持对外接口的简单纯粹,如果还需要上层进行额外的处理,这并不是一个好的设计。
所以当业务线程它可能一定要获取共享资源才能进行下一-步处理时(称为调用lock()),我们不能直接返回。那么如果有大量的线程调用lock()时,该如何对它们进行管理?大致猜一猜,可以设计一个队列来将这些线程进行排队。队列头部的线程自旋地访问status,其他线程挂起,这样就避免了大量线程的自旋内耗。当头部线程成功占用了共享资源,那么它再唤醒后续一个被挂起的线程,让它开始自旋地访问status。
我的大致思路讲完了,事实上我说的内容和JUC中的经典同步框架AQS设计思路差不多。AQS全称是AbstractQueuedSynchronizer。顾名思义就是一个抽象的(可被继承复用),内部存在排队(竞争资源的线程排队)的同步器(对共享资源和线程进行同步管理)
开篇也提到了,AQS作为承下启下的重点,JUC中大量的组件以及一些开源中间件都依赖了AQS,理解了AQS的大致思路,我们对它有了一个粗糙的印象。想要进一步知其全貌,剩下的就是复杂的实现细节。细节是魔鬼,你应该会很好奇大师是怎么做的,接下来我们就一起去AQS的源码里一探究竟。
源码意义
说到看源码,这是一件很多人都会感到恐惧的事情。我想根据自己的感悟聊三点。
第一:如果0基础,不建议读源码,即使读了,可能也是收效甚微,迷茫而无所得。
第二,读源码不难,关键在于耐心,读书百遍其义自现。此外不一定需要通读源码,只要精读核心部分就足够了。
第三,读源码的目的不是钻牛角尖,而是为了理解细节和原理,从细节之处学习高手的思想。
属性
我们首先来看AQS的成员属性。
private volatile int state
state就是之前我们所说的,用于判断共享资源是否正在被占用的标记位,volatile保证了线程之间的可见性。可见性简单来说,就是当一个线程修改了state的值,其他线程下一次读取都能读到最新值。state的类型是int,可能有的同学有疑问,为什么不是boolean? 用boolean来表示资源被占用与否,语意上不是更明确吗?
这里就要谈到线程获取锁的两种模式,独占和共享。简单介绍一下,当一个线程以独占模式获取锁时,其他任何线程都必须等待;而当一个线程以共享模式获取锁时,其他也想以共享模式获取锁的线程也能够一起访问共享资源,但其他想以独占模式获取锁的线程需要等待。这就说明了,共享模式下,可能有多个线程正在共享资源,所以state需要表示线程占用数量,因此是int值。
private transient volatile Node head;
private transient volatile Node tail;
我们之前提到,AQS中存在一个队列用于对等待线程进行管理,这个队列通过一个FIFO的双向链表来实现,至于为什么选用这种数据结构,在后面我们对方法的解析中,能够体会到它的好处。head和tail变量表示这个队列的头尾。
队列里的节点有两种模式,独占和共享,上面简单介绍过了差别,虽然这两者在表现的意义上不同,但在底层的处理逻辑上没什么太大的差别,所以本期内容我们只讲独占模式。
Node中主要存储了线程对象(thread)、节点在队列里的等待状态(waitStatus)、前后指针(prev、next)等信息。这里需要重点关注的是waitStatus这个属性,它是一个枚举值,AQS工作时
必然伴随着Node的waitStatus值的变化,如果理解了waitStatus变化的时机,那对理解AQS整个工作原理有很大的帮助。
waitStatus主要包含四个状态:
0,节点初始化默认值或节点已经释放锁
CANCELLED为1,表示当前节点获取锁的请求已经被取消了
SIGNAL为- 1,表示当前节点的后续节点需要被被唤醒
CONDITION为 -2,表示当前节点正在等待某一个Condition对象,和条件模式相关,本期暂不介绍
PROPAGATE为 -3,传递共享模式下锁释放状态,和共享模式相关,本期暂不介绍
Node中的方法也很简洁,predecessor就是获取前置Node。
到这里,属性和内部类AQS的属性,就这些内容,非常简单。后面我们要重点关注的则是如何利用state和FIFO的队列来管理多线程的同步状态,这些操作被封装成了方法。在对方法的解读上,我们可以像剥洋葱一样,自上而下,层层深入。
方法
一开始我们提到了两种使用场景:
尝试获取锁,不管有没有获取到,立即返回。
必须获取锁,如果当前时刻锁被占用,则进行等待。
我们还没有看代码之前,冥冥中猜测AQS最上层应该拥有这两个方法,果然源码中tryAcquire和acquire正对应了这两个操作。
// try acquire
protected boolean tryAcquire(int arg) {throw new Unsuppor ted0perationException() ;
}
// acquire
public final void acquire(int arg) {if (!tryAcquire(arg) &&acquireQueued (addWaiter(Node.EXCLUSIVE),arg))selfInterrupt() ;
}
tryAcquire是一个被protected修饰的方法,参数是一个int值,代表对int state的增加操作,返回值是boolean,代表是否成功获得锁。
该方法只有一行实现throw new UnsupportedOperationException(),意图很明显,AQS规定继承类必须override tryAcquire方法,否则就直接抛出UnsupportedOperationException。那么为什么这里一定需要上层自己实现?因为尝试获取锁这个操作中可能包含某些业务自定义的逻辑,比如是否“可重入”等。
若上层调用tryAcquire返回true,线程获得锁,此时可以对相应的共享资源进行操作,使用完之后再进行释放。如果调用tryAcquire返回false,且上层逻辑上不想等待锁,那么可以自己进行相应的处理;如果上层逻辑选择等待锁,那么可以直接调用acquire方法,acquire方 法内部封装了复杂的排队处理逻辑,非常易用。
接下来我们来看更加核心和复杂的acquire方法。
acquire被final修饰,表示不允许子类擅自override,似乎是在宣示:等待并获取锁,我非常可靠,直接用就行,其他您就别操心了。
public final void acquire(int arg) {if (!tryAcquire(arg) &&acquireQueued (addWaiter(Node.EXCLUSIVE),arg))selfInterrupt() ;
}
tryAcquire我们已经讲过了,这里的意思是,如果tryAcquire获取锁成功,那么!tryAcquire为false,说明已经获取锁,根本不用参与排队,也就是不用再执行后续判断条件。根据判断条件的短路规则,直接返回。
假如tryAcquire返回false,说明需要排队,那么就进而执行acquireQueued
( addWaiter (Node.EXCLUSIVE),arg),acquireQueued方法其中嵌套了addWaiter方法。
前面说我们像剥洋葱一样来读源码,那么先来品一品addWaiter。
1 /**
2 * Creates and enqueues node for current thread and given mode.
3 *
4 * @param mode Node. EXCLUSIVE for exclusive, Node.SHARED for shared
5 * @return the new node
6 */
7 private Node addWaiter (Node mode) {
8 Node node = new Node (Thread.currentThread(),mode);
9 // Try the fast path of enq; backup to full enq on failure
10 Node pred = tail;
11 if (pred != null) {
12 node.prev = pred;
13 if (compareAndSetTail(pred, node)) {
14 pred.next = node ;
15 return node ;
16 }
17 }
18 enq (node) ;
19 return node;
20 }
顾名思义,这个方法的作用就是将当前线程封装成一个Node, 然后加入等待队列,返回值即为该Node。逻辑也非常简单,首先新建一个Node对象,之前也说过这个队列是先入先出的,接下来顺理成章地想到,我们需要将其插入队尾。但是下面我们需要考虑多线程场景,即假设存在多个线程正在同时调用addWaiter方法。
新建pred节点引用,指向当前的尾节点,如果尾节点不为空,那么下面将进行三步操作:
1.将当前节点的pre指针指向pred节点(尾节点)
2.尝试通过CAS操作将当前节点置为尾节点
a.如果返回false,说明pred节点已经不是尾节点,在上面的执行过程中,尾节点已经被其他线程修改,那么退出判断,调用enq方法,准备重新进入队列。
b.如果返回true,说明CAS操作之前,pred节点依然是尾节点,CAS操作使当前node顺利成为尾节点。若当前node顺利成为尾节点,那么pred节点和当前node之间的相对位置已经确定,此时将pred节点的next指针指向当前node,是不会存在线程安全问题的。
由于在多线程环境下执行,这里存在三个初学者容易迷糊的细节,也是该方法中的重点。
1.某线程执行到第13行时,pred引用指向的对象可能已经不再是尾节点,所以CAS失败;
2.如果CAS成功,诚然CAS操作是具有原子性的,但是14、15两行在执行时并不具备原子性,只不过此时pred节点和当前节点的相对位置已经确定,其他线程只是正在插入新的尾节点,并不会影响到这里的操作,所以是线程安全的。
3.需要记住的是,当前后两个节点建立连接的时候,首先是后节点的pre指向前节点,当后节点成功成为尾节点后,前节点的next才会指向后节点。
如果理解了这些,我们再来看第18行。如过程序运行到这一行,说明出现了两种情况之一:
队列为空
快速插入失败,想要进行完整流程的插入,这里所说的快速插入,指的就是11-17行的逻辑,当并发线程较少的情况下,快速插入成功率很高,程序不用进入完整流程插入,效率会更高。
既然程序来到了第18行,那么我们就来看看完整流程的插入是什么样子的。
private Node enq(final Node node) {for (;;) {Node t = tail;if (t == null) { // Must initializeif (compareAndSetHead(new Node()))tail = head;} else {node.prev = t;if (compareAndSetTail(t,node)) {t.next = node;return t;}}}
}
这个方法里的逻辑,有一种似曾相识的感觉,其实就是在最外层加上了一层死循环,如果队列未初始化(tail==null),那么就尝试初始化,如果尾插节点失败,那么就不断重试,直到插入成功为止。一旦addWaiter成功之后,不能就这么不管了,我最初的猜测是:既然存在一个FIFO队列,那么可能会使用了“生产消费”模式,有一个消费者不断从这个队列的头部获取节点,出队节点中封装的线程拥有拿锁的权限。
但是实际上AQS并没有这么做,而是在各个线程中维护了当前Node的waitStatus,根据根据不同的状态,程序来做出不同的操作。通过调用acquireQueued方法,开始对Node的waitStatus进行跟踪维护。
我们继续来看acquireQueued源码。
1 final boolean acqui reQueued(final Node node, int arg) {
2 boolean failed = true;
3 try {
4 boolean interrupted = false;
5 for (;;) {
6 final Node p = node . predecessor() ;
7 if (p == head & tryAcquire(arg)) {
8 setHead (node) ;
9 p.next = null; // help GC
10 failed = false;
11 return interrupted;
12 }
13 if (shouldParkAfterFai ledAcquire(p, node) &
14 parkAndCheckInterrupt())
15 interrupted = true;
16 }
17 } finally {
18 if (failed)
19 cancelAcquire (node) ;
20 }
21 }
首先,acquireQueued方法内定义了一个局部变量failed,初始值为true,意思是默认失败。还有一个变量interrupted,初始值为false,意思是等待锁的过程中当前线程没有被中断。再来看看在整个方法中,哪里用到了这两个变量?
1.第11行,return之前,failed值会改为false,代表执行成功,并且返回interrupted值。
2.第15行,如果满足判断条件,interrupted将会被改为true,最终在第11行被返回出去。
3.第18行,finally块中,通过判断failed值来进行一个名为cancelAcquire的操作,即取消当前线程获取锁的行为。
那么我们基本可以将acquireQueued分为三部分。
7-11行。当前置节点为head,说明当前节点有权限去尝试拿锁,这是一种约定。如果tryAcquire返回true,代表拿到了锁,那么顺理成章,函数返回。如果不满足第7行的条件,那么进入下一阶段。
13-15行。if中包含两个方法,看名字(详细方法体后续再看)是首先判断当前线程是否需要挂起等待?如果需要,那么就挂起,并且判断外部是否调用线程中断;如果不需要,那么继续尝试拿锁。
18-19行。如果try块中抛出非预期异常,那么当前线程获取锁的行为。
这里呢,有三点需要着重关注一下。
1.一个约定: head节点代表当前正在持有锁的节点。若当前节点的前置节点是head,那么该节点就开始自旋地获取锁。一旦head节点释放,当前节点就能第一时间获取到。
2. shouldParkAfterFailedAcquire和parkAndCheckInterrupt方法体细节。
3. interrupted变量最终被返回出去后,上层 acquire方法判断该值,来选择是否调用当前线程中断。这里属于一种延迟中断机制。
我们下面着重看一下第二点中提到的两个方法。
private static boolean shouldParkAfterFailedAcquire(Node pred, Node node) {int wS = pred.waitStatus;if (ws == Node.SIGNAL)/** This node has already set status asking a release* to signal it, so it can safely park.*/return true;if(ws>0){/** Predecessor was cancelled. Skip over predecessors and* indicate retry.*/do {node.prev = pred = pred. prev;} while (pred .waitStatus > 0);pred.next = node;} else {/** waitStatus must be 0 or PROPAGATE.Indicate that we* need a signal, but don't park yet. Caller will need to * retry to make sure it cannot acquire before parking.*/compareAndSetWai tStatus(pred, ws,Node . SIGNAL) ;}return false;
}
若当前节点没有拿锁的权限或拿锁失败,那么将会进入shouldParkAfterFailedAcquire判断是否需要挂起(park) ,方法的参数是pred Node和当前Node的引用。
首先获取pred Node的waitStatus,我们再来回顾一下该枚举值的含义。
0,节点初始化默认值或节点已经释放锁
CANCELLED为1,表示当前节点获取锁的请求已经被取消了
SIGNAL为- 1,表示当前节点的后续节点需要被被唤醒
CONDITION为 -2,表示当前节点正在等待某一个Condition对象,和条件模式相关,本期暂不介绍
PROPAGATE为 -3,传递共享模式下锁释放状态,和共享模式相关,本期暂不介绍
回到方法中,若pred的waitSatus为SIGNAL,说明前置节点也在等待拿锁,并且之后将会唤醒当前节点,所以当前线程可以挂起休息,返回true。
如果ws大于0,说明pred的waitSatus是CANCEL,所以可以将其从队列中删除。这里通过从后向前搜索,将pred指向搜索过程中第一个waitSatus为非CANCEL的节点。相当于链式地删除被CANCEL的节点。然后返回false,代表当前节点不需要挂起,因为pred指向了新的Node,需要重试外层的逻辑。
除此之外,pred的ws还有两种可能,0或PROPAGATE,有人可能会问,为什么不可能是
CONDITION?因为waitStatus只有在其他条件模式下,才会被修改为CONDITION,这里不会出现,并且只有在共享模式下,才可能出现waitStatus为PROPAGATE,暂时也不用管。那么在独占模式下,ws在这里只会出现0的情况。0代表pred处于初始化默认状态,所以通过CAS将当前pred的waitStatus修改为SIGNAL,然后返回false,重试外层逻辑。
这个方法开始涉及到对Node的waitSatus的修改,相对比较关键。
如果shouldParkAfterFailedAcquire返回false,那么再进行一轮重试;如果返回true,代表当前节点需要被挂起,则执行parkAndCheckInterrupt方法。
private final boolean parkAndCheckInterrupt() {LockSupport. park(this);return Thread. interrupted();
}
这个方法只有两行,对当前线程进行挂起的操作。这里LockSupport.park(this)本质是通过UNSAFE下的native方法调用操作系统原语来将当前线程挂起。
此时当前Node中的线程将阻塞在此处,直到持有锁的线程调用release方法,release方法会唤醒后续后续节点。
那这边的return Thread.interrupted()又是什么意思呢?这是因为在线程挂起期间,该线程可能会被调用中断方法,线程在park期间,无法响应中断,所以只有当线程被唤醒,执行到第3行,才会去检查park期间是否被调用过中断,如果有的话,则将该值传递出去,通过外层来响应中断。
通过对acquireQueued这个方法的分析,我们可以这么说,如果当前线程所在的节点处于头节点的后一个,那么它将会不断去尝试拿锁,直到获取成功。否则进行判断,是否需要挂起。这样就能保证head之后的一个节点在自旋CAS获取锁,其他线程都已经被挂起或正在被挂起。这样就能最大限度地避免无用的自旋消耗CPU。
但事情还没有结束,既然大量线程被挂起,那么就会有被唤醒的时机。上面也提到,当持有锁的线程释放了锁,那么将会尝试唤醒后续节点。我们一起来看release方法。
public final boolean release(int arg) {if (tryRelease(arg)) {Node h = head;if (h != null & h.waitStatus != 0)unparkSuccessor (h) ;return true;}return false;
}protected boolean tryRelease(int arg) {throw new Unsuppor tedOperationException();
}
和tryAcquire一样,tryRelease也是AQS开放给上层自由实现的抽象方法。
在release中,假如尝试释放锁成功,下一步就要唤醒等待队列里的其他节点,这里主要来看unparkSuccessor这个方法。参数是head Node。
1 private void unparkSuccessor (Node node) {
2 /*
3 * If status is negative (i.e., possibly needing signal) try
4 * to clear in anticipation of signalling. It is OK if this
5 * fails or if status is changed by waiting thread.
6 */
7 int wS = node.waitStatus;
8 if(ws<0)
9 compareAndSetWaitStatus(node, ws,0);
10
11 /*
12 * Thread to unpark is held in successor, which is normally
13 * just the next node. But if cancelled or apparently null,
14 * traverse backwards from tail to find the actual
15 * non-cancelled successor 。
16 */
17 Node s = node.next;
18 if (S == null || S.waitStatus > 0) {
19 s = null;
20 for(Nodet=tail;t!=null&&t!=node;t=t.prev)
21 if (t.waitStatus <= 0)
22 s=t;
23 }
24 if (s != null)
25 LockSupport. unpark(s.thread) ;
26 }
获取head的waitStatus,如果不为0,那么将其置为0,表示锁已释放。接下来获取后续节点如果后续节点为null或者处于CANCELED状态,那么从后往前搜索,找到除了head外最靠前且非CANCELED状态的Node,对其进行唤醒,让它起来尝试拿锁。
这时,拿锁、挂起、释放、唤醒都能够有条不紊,且高效地进行。
关于20-22行,可能有的同学有一个疑问,为什么不直接从头开始搜索,而是要花这么大力气从后往前搜索?这个问题很好,其实是和addWaiter方法中,前后两个节点建立连接的顺序有关。我们看:
1.后节点的pre指向前节点
2.前节点的next才会指向后节点
这两步操作在多线程环境下并不是原子的,也就是说,如果唤醒是从前往后搜索,那么可能前节点的next还未建立好,那么搜索将可能会中断。
好了,到此为止,AQS中关于独占锁的内容进行了详尽的讲解,并且针对其中的一些细节也聊了聊自己的疑惑和思考。如果你完全理解了,那么恭喜你;如果你还存在一些疑惑,不妨自己打开源码,通过单步调试,加深自己的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