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发流程
- 在微信公众平台上注册小程序,获取appId
- 下载微信开发者平台,点击文件=> 新建项目,创建小程序。
结构介绍
- 基本结构由三大部分组成:主体部分(app.js、app.json、app.wxss)、页面(pages)、自定义工具(utils)
- app.json: 小程序全局配置,pages配置所有页面路径,windows配置顶部,全局的默认窗口表现
- app.wxss: 整个小程序的公共样式表, 具有 CSS 大部分特性
- app.js:app.js文件中 APP() 函数用来注册小程序,onLaunch()应用程序开始,会在打开应用时执行,监听小程序初始化, onShow()监听小程序显示,onShow()监听小程序隐藏
小程序中安装插件
npm init
初始化项目生成package.jsonnpm install
安装
路由
wx.switchTab();
// 跳转到 tabBar 页面,并关闭其他所有非 tabBar 页面。
wx.reLaunch();
// 关闭所有页面,打开到应用内的某个页面。
wx.redirectTo();
// 关闭当前页面,跳转到应用内的某个页面,但是不允许跳转到 tabbar 页面
wx.navigateTo();
//保留当前页面,跳转到应用内的某个页面(如:跳转到子页面),但是不能跳到 tabbar 页面
wx.navigateBack();
// 关闭当前页面,返回上一页面或多级页面,默认返回上一级。
页面生命周期
Page({onLoad() {} // 页面加载时触发,一般在onLoad中发送异步请求来初始化页面数据onShow() {} // 页面显示时触发onHide() {} // 是页面隐藏时触发onUnload() {} //页面卸载(关闭)时触发
})
组件生命周期
Component({// 组件自身lifetimes: {attached() {} // 在组件实例进入页面节点树时执行detached () {} // 在组件实例被从页面节点树移除时执行},// 组件所在的页面pageLifetimes: {show () { } // 页面被展示hide () { } // 页面被隐藏resize (size) { } // 页面尺寸变化}
})
后台请求
wx.request({header: object,url: "https://baidu.com",data:string/object,method: "GET/POST",dataType: "json",success () {},fail () {}
});
注意事项:
- 背景图片:只支持线上图片和base64图片,不支持本地图片。(建议小图片用base64,大图片存储在数据库,或者以image形式显示)
- tabbar: icon不能用svg,要用png 或者 jp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