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于前几个月裁员,近期到就业市场上寻找工作,BOSS刷了两三个月,都已经刷烂了,翻来覆去还是那几家公司在招人,面试也有,但很多面试基本就是走个流程,对方也直言候选人很多,需要多加比对,记不清面试了多少家公司,但是这么多的面试中,也基本摸清了当前市场中的大概需求,简单总结下,也许大家有不同的意见,可以补充下。
以下是个人浅短的总结:
1.当前由于是市场寒冬,也由于这几年行情萎缩,市场上的新公司不多,关于运维平台建设相关的岗位基本很少,例如,监控平台,告警平台,ITSM,CMDB,日志平台等,相关的岗位需求相比前几年,肉眼可见的下降。
2.K8S,容器相关的内容基本每家公司面试必问,但是你反问一下对方是否在生产环境采用了K8S服务,对方的回答可能吞吞吐吐,还没有,正在考虑,K8S容器相关的工作多少有些考验技术含量,基本除了上规模的大公司实际上线了以外,小公司多少还是有些胆怯的。
3.市场寒冬下,竞争相当激烈,有些公司明明是刚刚裁员结束一轮,却又放出岗位招人,到了现场面试发现面试的人已经在排队了,办公室大把空荡荡的位置,很难不怀疑这是HR刷KPI的自我保护行为。
4.有些细分赛道在当前惨淡的大环境下生活的有滋有味,但是因为市场较小,给出的薪资基本不具备竞争力,不过这也给出了一个方向,就是创业的话,找到一个合适的细分赛道也是不错的选择。
5.整体就业市场坍塌的情况下,基本不需要太多的高级和资深技术人员,也很难想象,35岁之后的技术人员,还能做些什么。
6.外包的岗位越来越多,甚至有些外包的岗位都用起了猎头,找工作的时候也接触到了不少猎头,整体反馈都是今年的单子特别少,HC少,不少候选人的空窗期都很久。
个人认为除了在技术层面继续加大投入,学习一些新的技术,例如K8S,云原生,开发等。技术人员更多的应该尽量去接触业务,毕竟业务是公司盈利的第一来源,当下这种惨淡的市场环境下,业务运维,SRE的岗位相对还是比较多的,纯技术的岗位在客观角度而言,更容易被降本增效。
如果能找到一个不错的业务方向作为副业,也是很好的选择,不过,鬼知道去哪找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