引言
C语言是一门面向过程的、抽象化的通用程序设计语言,广泛应用于底层开发。它在编程语言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此文为【C语言必知必会】系列第四篇,进行C语言顺序结构的专项练习,结合专题优质题目,带领读者从0开始,深度掌握知识点。
文章目录
- 1️⃣ 前言
- 2️⃣专项练习
- 5️⃣总结
1️⃣ 前言
在上一讲中,带领读者掌握了顺序结构的相关知识点,由于题目和实践是学习的核心,所以开展专项练习十分重要。
在本讲中,将深入刨析几个经典的C语言顺序结构练习,带领读者在理论结合实际的基础上更好地学习、吸收、掌握C语言。
2️⃣专项练习
对于C语言顺序结构,一个通用的解题思路是画出顺序的流程图,或者逐行写出代码的顺序,再进行代码的实现。
简而言之,就是一步一步来。
接下来,让我们开始本节课程的专题练习,读者需要躬身实践来掌握。
第一题:输入一个3位正整数,分别输出其个位、十位和百位上的数字之和。
例如:请输入一个3位正整数:135
结果为:数字135的各位上的数字之和为9
请输入一个3位正整数:120
结果为:数字120的各位上的数字之和为3
解题思路如下
1.首先,通过 scanf
函数接收用户输入的一个三位正整数,将其存储在一个变量中。
2.然后,我们需要分别获取该三位正整数的个位、十位和百位上的数字。可以使用取余(%
)和整除(/
)操作来实现。
-
个位数:使用取余操作,将输入的数对10取余即可获得。
-
num % 10
-
十位数:使用整除10再取余的操作,将输入的数除以10得到一个两位数,再对10取余即可获得。
-
(num / 10) % 10
-
百位数:使用整除100的操作,将输入的数除以100即可获得。
-
num / 100;
3.接下来,将获取到的个位、十位和百位上的数字相加,得到它们的和。
4.最后,使用 printf
函数输出结果,给出和的值。
下面是具体的代码实现:
#include <stdio.h>int main() {int num; // 存储用户输入的三位正整数int digit_sum = 0; // 各位数字之和printf("请输入一个3位正整数:");scanf("%d", &num);// 计算个位、十位和百位上的数字之和digit_sum += num % 10; // 个位数digit_sum += (num / 10) % 10; // 十位数digit_sum += num / 100; // 百位数printf("数字%d的各位上的数字之和为:%d\n", num, digit_sum);return 0;
}
值得注意的是,我们定义了一个名为 digit_sum 的整数变量,并初始化为0。该变量用于保存各位数字之和。
程序运行结果如下:
自此,第一题已解题结束。
第二题:编写求一元二次方程ax2+bx+c=0的2实数根的程序。
要求:(1)a,b,c由键盘输入(假设a>0且b2-4ac>=0);
(2)请将a,b,c,x1,x2均定义成双精度型变量;
(3)在scanf后立即输出a,b,c的值(显示输入值时请保留3位小数)
(4)显示求出的实数时,请保留2位小数。
解题思路
1.首先,程序提示用户输入方程的系数,通过 printf()
函数输出 "请输入 a b c: "
。
2.接下来,程序使用 scanf()
函数读取用户输入的系数,按照 %lf
格式将输入的值赋给变量 a
、b
和 c
。
3.然后,程序计算方程的判别式,保存在变量 d
中。计算方法是使用公式 d = b*b - 4*a*c
。
4.接着,程序计算方程的两个根 x1
和 x2
。根的计算方法是使用一元二次方程的求根公式,其中 sqrt()
函数用于计算平方根。
- 第一个根
x1
的计算公式为(-b + sqrt(d))/(2*a)
。 - 第二个根
x2
的计算公式为(-b - sqrt(d))/(2*a)
。
5.最后,程序使用 printf()
函数按照指定格式输出方程的两个根。格式为 "x1=%.2f, x2=%.2f"
,其中 %.2f
表示保留两位小数。
代码实现:
#include <stdio.h> // 包含标准输入输出库的头文件
#include <math.h> // 包含数学函数库的头文件int main() { // 主函数入口double a, b, c, d, x1, x2; // 声明双精度浮点数类型的变量,用于存储方程的系数、判别式和两个根printf("请输入 a b c: "); // 提示用户输入方程的系数scanf("%lf %lf %lf", &a, &b, &c); // 读取用户输入的三个系数,并赋值给变量a、b、cd = b * b - 4 * a * c; // 计算方程的判别式,保存在变量d中x1 = (-b + sqrt(d)) / (2 * a); // 根据一元二次方程的求根公式,计算并保存方程的第一个根x1x2 = (-b - sqrt(d)) / (2 * a); // 根据一元二次方程的求根公式,计算并保存方程的第二个根x2printf("x1=%.2f, x2=%.2f", x1, x2); // 按照指定格式输出方程的两个根,保留两位小数return 0; // 返回0表示程序正常结束
}
程序运行结果:
自此,第二题已解题完毕。
第三题:编写已知三边求三角形的面积的程序(计算公式如下所示。假设输入的三边一定能构成三角形。)
要求:(1)三边a,b,c请定义成整型变量;
(2)p和s请使用双精度型变量;
(3)s输出时请显示2位小数。
解题思路
1.首先,声明整数类型的变量a、b、c,用于存储三角形的三条边的长度。
2.然后,声明双精度浮点数类型的变量p和s,用于存储半周长和三角形的面积。
3.通过printf函数提示用户输入三角形的三条边的长度。
4.使用scanf函数读取用户输入的三个边长,并分别赋值给变量a、b、c。
5.计算半周长p,使用浮点数运算避免整数除法的问题,计算公式为1.0/2*(a + b + c)
6.计算三角形的面积s,使用sqrt函数计算平方根,计算公式为sqrt(p * (p - a) * (p - b) * (p - c))。
7.使用printf函数输出计算得到的三角形的面积s,保留两位小数。
8.最后,使用return 0表示程序正常结束。
代码实现
#include <math.h> // 包含数学函数库的头文件
#include <stdio.h> // 包含标准输入输出库的头文件int main() { // 主函数入口int a, b, c; // 声明整数类型的变量,用于存储三条边的长度double p, s; // 声明双精度浮点数类型的变量,用于存储半周长和三角形的面积printf("请输入三边的长:"); // 提示用户输入三角形的三条边的长度scanf("%d %d %d", &a, &b, &c); // 读取用户输入的三个边长,并赋值给变量a、b、cp = 1.0/2*(a + b + c); // 计算半周长,使用浮点数运算,避免整数除法的问题s = sqrt(p * (p - a) * (p - b) * (p - c)); // 计算三角形的面积,使用sqrt函数计算平方根printf("三角形的面积为%.2f", s); // 输出计算得到的三角形的面积,保留两位小数return 0;
}
注意:p的运算表达式中出现了1.0/2,是因为1/2等于0,影响正确的计算了!1.0/2才能继续运算!
程序运行结果:
自此,第三题已解题完毕。
5️⃣总结
此文为 【C语言必知必会】系列第四篇 ,通过以题代练的形式带领读者掌握C语言的顺序结构,带领读者从0开始,深度掌握知识点。
以题代练对于C语言的学习是十分重要的,专栏将持续提供优质C语言理论与实践的学习,带领读者全方位掌握C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