Kubernetes(k8s)简介
1. 产生背景
随着云计算和微服务架构的兴起,传统的单体应用逐渐被拆分为多个小型、松耦合的服务(微服务)。这种架构虽然提升了开发灵活性和可维护性,但也带来了新的挑战:
• 部署复杂性:成百上千的微服务需要独立部署、扩展和监控。
• 资源管理:如何高效利用服务器资源,避免资源浪费?
• 高可用性:如何确保服务在故障时自动恢复?
• 跨环境一致性:开发、测试、生产环境如何保持一致?
Google 的实践经验:
Google 内部早在 2000 年代初期就面临大规模服务管理的难题,并开发了名为 Borg 的集群管理系统(用于管理数十亿容器的运行)。2014 年,Google 将 Borg 的核心思想开源,推出了 Kubernetes(意为“舵手”或“飞行员”),并将其捐赠给 CNCF(云原生计算基金会)。
Kubernetes 的目标是提供一套标准化的容器编排方案,解决分布式系统的运维痛点。
2. Kubernetes 与 Docker 的关系
(1) Docker 的定位
Docker 是容器化技术的代表,解决了应用打包和环境一致性问题:
• 容器化:将应用及其依赖(如库、配置文件)打包成轻量级、可移植的容器镜像。
• 环境一致性:开发者的本地环境与生产环境完全一致,避免“在我机器上能跑”的问题。
(2) Kubernetes 的定位
Docker 解决了单个容器的运行问题,但在大规模场景中仍需解决:
• 容器调度:成百上千的容器如何分配到服务器?
• 服务发现:容器动态扩缩容时,如何自动更新网络配置?
• 故障自愈:容器崩溃后如何自动重启?
• 滚动更新:如何实现零停机更新?
Kubernetes 的作用:
Kubernetes 是容器编排平台,负责管理 Docker 容器的 生命周期,包括部署、扩缩容、网络、存储等。
• 关系比喻:
• Docker 是“集装箱”,负责封装货物(应用)。
• Kubernetes 是“港口调度系统”,负责决定集装箱放在哪艘船(服务器)、如何运输(网络)、何时补充货物(扩缩容)。
(3) 技术栈的演进
• Docker 单机模式:手动启动容器,适合简单场景。
• Docker Compose:单机多容器编排,适合本地开发。
• Kubernetes:跨节点、跨集群的容器编排,适合生产环境。
3. Kubernetes 的核心功能
-
自动化部署与扩缩容
• 根据 CPU/内存使用率或自定义指标自动调整副本数量(HPA)。
• 示例:电商大促时自动扩容后端服务以应对流量高峰。 -
服务发现与负载均衡
• 通过 Service 和 Ingress 暴露服务,自动分配 IP 和 DNS 名称。
• 示例:前端应用通过服务名user-service
访问后端,无需关心具体 IP。 -
存储编排
• 支持动态挂载云存储(如 AWS EBS、NFS),解决容器数据持久化问题。
• 示例:数据库容器的数据卷在 Pod 重启后仍保留。 -
自我修复
• 自动重启崩溃的容器、替换故障节点、重新调度 Pod。
• 示例:某节点宕机后,其上的 Pod 会被迁移到健康节点。 -
密钥与配置管理
• 通过 ConfigMap 和 Secret 集中管理配置和敏感信息。
• 示例:数据库密码通过 Secret 注入,而非硬编码在代码中。 -
批处理任务
• 支持一次性任务(Job)和定时任务(CronJob)。
• 示例:每天凌晨执行数据备份任务。
4. 主要应用场景
(1) 微服务架构
• 场景特点:大量小型服务独立部署、通信复杂。
• K8s 优势:
• 服务间通过 Service 通信,自动负载均衡。
• 每个服务可独立扩缩容,提升资源利用率。
(2) 持续交付与 DevOps
• 场景特点:频繁发布新版本,需快速迭代且不影响用户体验。
• K8s 优势:
• 滚动更新(Rolling Update)实现零停机部署。
• 与 CI/CD 工具(如 Jenkins、GitLab CI)无缝集成。
(3) 混合云与多云部署
• 场景特点:业务需跨公有云(AWS、Azure)和私有云运行。
• K8s 优势:
• 提供一致的部署和管理接口,避免云厂商锁定。
• 示例:在 AWS 和本地数据中心同时运行服务。
(4) 大规模应用管理
• 场景特点:成千上万的容器需要高效调度。
• K8s 优势:
• 优化资源分配,提高服务器利用率。
• 自动处理节点故障,保障业务连续性。
(5) 高可用与灾备
• 场景特点:关键业务需 24/7 稳定运行。
• K8s 优势:
• 跨可用区(AZ)部署 Pod,避免单点故障。
• 自动检测并替换不健康的实例。
5. 实际案例
- Spotify
• 音乐流媒体平台,使用 Kubernetes 管理 1000+ 微服务,实现快速迭代和全球部署。 - Airbnb
• 从单体架构迁移到微服务,依赖 Kubernetes 处理每日数亿次请求。 - Adidas
• 通过 Kubernetes 在混合云环境中运行电商平台,支撑“黑五”大促流量。
6. 总结
• Kubernetes 的定位:容器编排的事实标准,解决分布式系统复杂性的核心工具。
• 与 Docker 的关系:互补而非替代,Docker 负责“容器化”,Kubernetes 负责“规模化”。
• 适用场景:微服务、CI/CD、混合云、大规模应用、高可用系统等。
通过 Kubernetes,企业可以专注于业务逻辑,而非底层基础设施的运维细节,真正实现“云原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