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x00 前言
先来看一道题目。这道题目涉及到的就是道德规范和互联网相关内容,本文会对相关内容进行描述和整理。
正确答案是:D 注意FIPs的主要目的是为了限制,也就是针对数据的守则。
0x01 RFC 1087
1989年1月 互联网架构委员会 IAB 发布了 RFC 1087 道德规范和互联网。
互联网架构委员会(Internet Architecture Board,IAB)是互联网工程任务组(Internet Engineering Task Force,IETF)的监督机构,主要负责互联网的技术架构和标准制定
作为国际性的互联网组织,IAB 在全球互联网治理和合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它与其他国际组织和国家的互联网管理机构密切合作,共同解决互联网发展中的全球性问题,如网络安全、数字鸿沟等。
- 试图未经授权访问互联网的资源
- 破坏互联网的正常使用
- 通过这些行为耗费资源(人、容量、计算机)
- 破坏以计算机为基础的信息的完整性
- 危害用户的隐私权
0x02 计算机道德规范的10条戒律
计算机道德规范协会,这里的内容可以作为参考,但是不能成为依据。
- 不准使用计算机危害他人
- 不准妨碍他人的计算机工作
- 不准窥探他人的计算机文件
- 不准使用计算机进行偷盗
- 不准使用计算机作伪证。
- 不准私自复制未付费的专用软件。
- 不准在未被授权或未适当补偿的情况下使用他人的计算机资源。
- 不准盗用他人的知识产品。
- 必须考虑所编写程序或所设计系统的社会后果
- 必须总是以确保关心和尊重同伴的方式使用计算机。
0x03 公平信息实务守则FIPs
1973年 政府咨询委员会 制定
政府咨询委员会是一个由政府组建的独立或半独立的机构,通常由各领域的专家、学者、行业代表等组成,旨在为政府提供专业意见和建议,帮助政府制定更科学、合理的政策。
美国国家科学院(NAS):为美国政府提供科学技术方面的建议,影响了许多重大政策的制定。
中国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为国务院提供经济、社会等领域的政策建议,是中国重要的智库之一。
欧盟科学与技术咨询委员会(STOA):为欧盟议会提供科学技术领域的建议,推动欧盟政策的科学化。
公平信息实务守则的制定源于20世纪70年代美国对隐私保护的关注。当时,随着计算机技术的普及和数据库的广泛应用,个人数据的收集和使用变得越来越频繁,但也引发了对隐私权的担忧。为了应对这一问题,美国国家科学院(National Academy of Sciences, NAS)下属的记录、计算机和权利委员会(Committee on Records, Computers, and the Rights of Citizens)提出了公平信息实务守则。
核心内容
- 透明性:数据收集和使用的目的必须明确,并向数据主体公开。
- 数据主体权利:数据主体有权访问和修改自己的数据。
- 数据最小化:只收集必要的数据,避免过度收集。
- 数据安全:确保数据的存储和传输安全,防止泄露。
- 问责性:数据处理者应对数据的使用和保护负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