刻意练习,真有那么神?
在生活中,你是否有过这样的困惑:每天苦练英语口语,可一到交流时还是支支吾吾;埋头苦学吉他,却总是卡在几个和弦转换上;工作多年,业务能力却似乎陷入了瓶颈,难以突破。你看着那些行业佼佼者,满心羡慕,心想人家定是天赋异禀,自己再怎么努力也望尘莫及。但事实真的如此吗?
其实,这背后的关键就在于 “刻意练习”。“刻意练习” 这个概念,最早是由佛罗里达州立大学的心理学家 K. Anders Ericsson 提出的。它打破了人们对于 “天赋决定成败” 的固有认知,揭示了一个真相:从新手到大师,靠的并非是与生俱来的才能,而是后天科学、系统且有针对性的练习。
曾经有一位日本心理学家做过一个有趣的实验,找来 24 个 2 - 6 岁的孩子,训练他们一年之后,这些孩子全部具备了完美高音的能力。要知道,在人们以往的观念里,完美高音可是一种罕见的天赋,莫扎特这样的天才 4 岁就能分辨任何音乐的音调,仿佛天赋使然。但实际上,莫扎特在 4 岁的时候就已经每天高强度地训练音乐了。这说明,人的身体和大脑都具有极强的适应能力,只要经过足够多的练习,就能获得看似 “天赋” 的表现。
一、打破 “天赋决定论”
莫扎特,这位在音乐史上熠熠生辉的天才,4 岁便能分辨任何音乐的音调,6 岁开始作曲,8 岁写出第一部交响曲,11 岁创作第一部歌剧,其音乐才华惊艳世人。但鲜有人知,莫扎特的父亲是一位不得志的三流音乐家,他将全部心血倾注在子女身上,力求把他们培养成音乐家。莫扎特从出生起就被音乐环绕,3 岁时,父亲就开始全职教他小提琴、大键琴等乐器,4 岁开始作曲,6、7 岁时每天的训练强度极大、时间极长。可以说,莫扎特的音乐天赋,是在父亲高强度、有计划的训练下,通过日复一日的练习被激发出来的。
无独有偶,国际象棋冠军们在人们眼中仿若天才,然而科学家统计发现,他们的智商与普通人相差无几,甚至有些还低于常人。他们之所以能夺冠,靠的是从小开始、长达十几年的刻意练习。他们的大脑如同一个庞大的数据库,记忆了五到数十万个数据模块,也就是各种象棋套路,比赛时无需临场苦思,便能迅速做出反应。
二、刻意练习 VS 普通练习
那么,刻意练习和普通练习究竟有何不同呢?
普通练习往往是机械、重复的,缺乏明确的目标与计划。就像很多人学英语,每天背几个单词、读几篇课文,却从不思考要达到怎样的水平,也没有针对性地提升薄弱环节,只是单纯地完成任务,看似努力,实则进步缓慢。
而刻意练习有着清晰的目标导向,它不是盲目地重复,而是精准发力。以学习钢琴为例,刻意练习者会设定阶段性目标,这个月要熟练弹奏某几首曲子,下个月要攻克特定的弹奏技巧,每个阶段都有明确的任务和衡量标准。
在专注度上,二者也天差地别。普通练习容易分心,练着练着思绪就飘远了,可能一边练琴一边想着晚上吃什么。刻意练习则要求全身心投入,进入一种 “心流” 状态,此时外界的干扰统统消失,练习者的注意力全部集中在当下的任务上,沉浸其中,效率极高。
刻意练习还意味着要走出舒适区,主动挑战有难度的任务。普通练习者总是倾向于反复练习已经掌握的内容,因为做熟悉的事轻松又惬意;刻意练习者却勇于挑战自我,去攻克那些尚未掌握、稍有难度的部分,每次突破都是成长。
反馈也是刻意练习的关键一环。普通练习常常是 “闭门造车”,做完了事,不知道自己的问题所在。刻意练习者会积极寻求反馈,或是请教专业的老师,或是与同行交流切磋,根据反馈及时调整练习策略,不断优化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