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端宝典之五:React源码解析之深度剖析Diff算法

本文主要针对React源码进行解析,内容有:
1、Diff算法原理、两次遍历
2、Diff瓶颈及限制
3、Diff更新之单节点和多节点原理

一、Diff源码解析

以下是关于 React Diff 算法的详细解析及实例:

1、React Diff 算法的基本概念和重要性

1.1 概念

React Diff 算法是 React 用于比较虚拟 DOM 树之间差异的一种高效算法。其目的是在更新组件时,尽可能高效地找出真实 DOM 中需要更新的最小部分,从而减少不必要的 DOM 操作,提高渲染性能。
会将当前组件与该组件上次更新时对应的Fiber节点进行比较,将比较的结果生成新的Fiber节点

1.2 重要性

在前端应用中,频繁的 DOM 操作是非常昂贵的,会导致性能下降。通过 Diff 算法,React 可以在每次状态变化时,先在虚拟 DOM 层面进行比较和计算,只对实际发生变化的部分进行真实 DOM 的更新,大大提高了应用的性能和响应速度。

2、Diff 算法的原理

2.1 树的层级比较

(1) 不同类型的元素,React销毁原节点,新建节点

React 首先会对新旧两棵虚拟 DOM 树进行层级比较。如果两棵树的根节点类型不同,React 会直接销毁旧树,重新创建新树并插入到 DOM 中。
例如,旧的根节点是一个 <div>,新的根节点是一个 <span>,那么 React 会将旧的 <div> 及其子树从 DOM 中移除,然后创建新的 <span> 及其子树并插入到 DOM 中。

(2)同一层级节点比较

当根节点类型相同时,React 会进一步比较同一层级的子节点。
1、对于类型为元素的节点(如 <div><p> 等):

  • 首先比较节点的属性(如 classNamestyle 等),如果属性发生了变化,React 会更新相应的 DOM 属性。
  • 然后比较子节点。React 采用了一种高效的策略,通过给每个子节点设置唯一的 key 属性来辅助比较。

2、 key 的作用:

  • key 是用来帮助 React 识别哪些子元素发生了变化。在列表渲染中,如果子元素没有设置 key,React 会进行低效的顺序比较。当设置了 key 后,React 可以更准确、更快速地找到变化的元素。
    例如,在渲染一个列表时:
  {[1, 2, 3].map((item) => (<li key={item}>{item}</li>))}
  • 如果列表中的元素顺序发生了变化,React 可以通过 key 快速识别出哪些元素移动了,哪些元素是新增或删除的,而不是对整个列表进行重新渲染。

3、使用index作为key有性能问题

  • 如果列表顺序发生变化,可能无法有效的复用组件
  • 删除或者增加元素时,索引改变,可能会重建元素而不是复用

3、实例分析

假设初始状态有以下组件结构:

<div id="parent"><p className="text">Hello</p><ul><li>Item 1</li><li>Item 2</li></ul>
</div>

当状态更新后变为:

<div id="parent"><p className="new-text">World</p><ul><li>Item 2</li><li>Item 3</li></ul>
</div>
  1. 树的层级比较
    根节点 <div> 类型没有变化,继续比较子节点。

  2. 子节点比较
    <p> 节点:
    类型相同,但是 className"text" 变为 "new-text",并且文本从 "Hello" 变为 "World"。React 会更新 <p> 元素的 className 和文本内容。
    <ul> 节点:
    类型相同,继续比较子 <li> 节点。
    第一个 <li> 节点:
    旧列表中的 "Item 1" 消失,React 会从 DOM 中移除对应的 <li> 元素。
    第二个 <li> 节点:
    文本从 "Item 2" 没有变化,但是位置发生了变化,React 会根据新的位置进行 DOM 操作,将其移动到新的位置。
    新增了 "Item 3"<li> 节点,React 会创建新的 <li> 元素并插入到 DOM 中。

通过这样的 Diff 算法,React 能够高效地处理组件的更新,只对实际发生变化的部分进行 DOM 操作,保证了应用的性能和用户体验。

4、相关节点

结合rendercommit阶段,一个DOM节点最多有4个节点与之相关:

  1. current Fiber。如果该DOM节点已在页面中,current Fiber代表该DOM节点对应的Fiber节点;
  2. workInProgress Fiber。如果该DOM节点将在本次更新中渲染到页面中,workInProgress Fiber代表该DOM节点对应的Fiber节点;
  3. DOM节点本身;
  4. JSX对象。即ClassComponent的render方法的返回结果,或FunctionComponent的调用结果。JSX对象中包含描述DOM节点的信息;

5、Diff的瓶颈及处理方法

diff操作本身也会带来性能损耗,React文档中提到,即使在最前沿的算法中,将前后两棵树完全比对的算法的复杂程度为 O(n^3),其中n是树中元素的数量;如果在React中使用了该算法,那么展示1000个元素所需要执行的计算量将在十亿的量级范围。这个开销实在是太过高昂;

为了降低算法复杂度,React的diff会预设三个限制:

  1. 只对同级元素进行diff。如果一个DOM节点在前后两次更新中跨越了层级,那么React会忽略;
  2. 两个不同类型的元素会产生出不同的树。如果元素由div变为p,React会销毁div及其子孙节点,并新建p及其子孙节点;
  3. 开发者可以通过 key prop来暗示哪些子元素在不同的渲染下能保持稳定;

6、Diff是如何实现的

Diff的入口函数是reconcileChildFibers:会根据newChild(即JSX对象)类型调用不同的处理函数

// 根据newChild类型选择不同diff函数处理
function reconcileChildFibers(returnFiber: Fiber,currentFirstChild: Fiber | null,newChild: any,
): Fiber | null {const isObject = typeof newChild === 'object' && newChild !== null;if (isObject) {// object类型,可能是 REACT_ELEMENT_TYPE 或 REACT_PORTAL_TYPEswitch (newChild.$$typeof) {case REACT_ELEMENT_TYPE:// 调用 reconcileSingleElement 处理// // ...省略其他case}}if (typeof newChild === 'string' || typeof newChild === 'number') {// 调用 reconcileSingleTextNode 处理// ...省略}if (isArray(newChild)) {// 调用 reconcileChildrenArray 处理// ...省略}// 一些其他情况调用处理函数// ...省略// 以上都没有命中,删除节点return deleteRemainingChildren(returnFiber, currentFirstChild);
}

根据同级的节点数量将Diff分为两类:

  1. 当newChild类型为object、number、string,代表同级只有一个节点
  2. 当newChild类型为Array,同级有多个节点

7、单节点diff

可以用文字来描述一个 React Diff 单节点更新的简单逻辑:

7.1 整体流程:

  1. 开始比较:
    首先获取旧的虚拟 DOM 节点和新的虚拟 DOM 节点。
    检查它们的类型是否相同(例如都是<div><p>等)。

  2. 类型相同的处理:
    如果类型相同,进一步检查属性。
    属性比较可以看作是一个属性列表的对比,对于不同的属性(如classNamestyle等)进行标记。
    然后检查子节点。
    对于子节点,如果是文本节点,对比文本内容是否变化;如果是元素节点,递归地进行同样的节点类型、属性和子节点的比较。

  3. 类型不同的处理:
    如果类型不同,直接标记该节点及其子树需要完全更新。
    旧节点将从 DOM 中卸载,新节点将创建并插入到 DOM 中。

大致可以用以下的流程图来表示(简化版):

开始
|
V
节点类型相同?
|---- 否 ----> 卸载旧节点,创建新节点插入DOM
|
V
属性有变化?
|---- 否 ----> 不操作属性
|
V
检查子节点
|
V
子节点变化?
|---- 否 ----> 不操作子节点
|
V
结束

通过这个流程图也可以解释单节点diff的过程: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以下是 React Diff 单节点更新的原理及实例解析:

7.2 实例

假设初始有以下组件:

function App() {return (<div id="myDiv" className="oldClass"><p>Initial Text</p></div>);
}

当状态更新后变为:

function App() {return (<div id="myDiv" className="newClass"><p>Updated Text</p></div>);
}
  1. 节点类型检查:
    前后都是<div>,节点类型未变,继续下一步。

  2. 属性比较:
    id属性未变。
    classNameoldClass变为newClass,React 会更新 DOM 中<div>元素的className属性。

  3. 子节点比较:
    <p>标签仍然存在。
    文本从Initial Text变为Updated Text,React 会更新<p>元素中的文本内容。

通过这样的过程,React 在 Diff 算法中对单节点进行了有效的更新,只更新了发生变化的部分,避免了不必要的 DOM 操作,从而提高了性能。

8、多节点diff

8.1 概述

对于多节点的functionComponent,reconcileChildFibers的newChild参数类型为Array,执行reconcileChildrenArray

if (isArray(newChild)) {// 调用 reconcileChildrenArray 处理// ...省略
}

同级多个节点的diff,归纳为:

  1. 节点更新
// 更新前
<ul><li key="0" className="before">0<li><li key="1">1<li>
</ul>// 更新后 情况1 —— 节点属性变化
<ul><li key="0" className="after">0<li><li key="1">1<li>
</ul>// 更新后 情况2 —— 节点类型更新
<ul><div key="0">0</div><li key="1">1<li>
</ul>
  1. 节点新增或减少
// 更新前
<ul><li key="0">0<li><li key="1">1<li>
</ul>// 更新后 情况1 —— 新增节点
<ul><li key="0">0<li><li key="1">1<li><li key="2">2<li>
</ul>// 更新后 情况2 —— 删除节点
<ul><li key="1">1<li>
</ul>
  1. 节点位置变化
// 更新前
<ul><li key="0">0<li><li key="1">1<li>
</ul>// 更新后
<ul><li key="1">1<li><li key="0">0<li>
</ul>

前提:操作优先级一样,但实际开发中,React团队发现,相较于新增和删除,更新组件发生的频率更高。所以Diff会优先判断当前节点是否属于更新。

8.2 思路

react团队提供的思路:2轮遍历

  1. 处理 更新 的节点;
  2. 处理非 更新 的节点;
    在这里插入图片描述

8.3 第一轮遍历

  1. let i = 0,遍历newChildren,将newChildren[i]与oldFiber比较,判断DOM节点是否可复用;
  2. 如果可复用,i++,继续比较newChildren[i]与oldFiber.sibling,可以复用则继续遍历;
  3. 如果不可复用,分两种情况:
  • key不同导致不可复用,立即跳出整个遍历,第一轮遍历结束;
  • key相同type不同导致不可复用,会将oldFiber标记为DELETION,并继续遍历;
  1. 如果newChildren遍历完(即 i === newChildren.length - 1 )或者oldFiber遍历完(即oldFiber.sibling === null),跳出遍历,第一轮遍历结束;

8.4 第二轮遍历

  1. newChildren 和 oldFiber 同时遍历完
    不需要第二轮的遍历,直接进行 update,diff结束;

  2. newChildren没遍历完,oldFiber遍历完
    已有的DOM节点都对比结束,这时还有新加入的节点,意味着本次更新有新节点插入,我们只需要遍历剩下的newChildren为生成的workInProgress fiber依次标记Placement;

  3. newChildren遍历完,oldFiber没遍历完
    本次更新比之前的节点数量少,有节点被删除了。所以需要遍历剩下的oldFiber,依次标记Deletion;

  4. newChildren与oldFiber都没遍历完
    意味着有节点更新了位置

😖如何处理更新后的节点,将oldFiber放入map数据结构中
我们将所有还未处理的oldFiber存入以index为key,oldFiber为value的Map中

let existingChildren= new Map();
existingChildren.set(index, oldFiber);

接下来遍历剩余的newChildren,通过newChildren[i].index就能在existingChildren中找到key相同的oldFiber

😖标记节点是否移动
本次更新中节点是按newChildren的顺序排列。在遍历newChildren过程中,每个遍历到的可复用节点一定是当前遍历到的所有可复用节点中最靠右的那个,即一定在lastPlacedIndex对应的可复用的节点在本次更新中位置的后面;
所以只需要比较遍历到的可复用节点在上次更新时是否也在lastPlacedIndex对应的oldFiber后面,就能知道两次更新中这两个节点的相对位置改变没有;
我们用变量oldIndex表示遍历到的可复用节点在oldFiber中的位置索引。
如果oldIndex < lastPlacedIndex,代表本次更新该节点需要向右移动

8.5 代码示例

// 之前
abcd// 之后
acdb===第一轮遍历开始===
a(之后)vs a(之前)  
key不变,可复用
此时 a 对应的oldFiber(之前的a)在之前的数组(abcd)中索引为0
所以 lastPlacedIndex = 0;继续第一轮遍历...c(之后)vs b(之前)  
key改变,不能复用,跳出第一轮遍历
此时 lastPlacedIndex === 0;
===第一轮遍历结束======第二轮遍历开始===
newChildren === cdb,没用完,不需要执行删除旧节点
oldFiber === bcd,没用完,不需要执行插入新节点将剩余oldFiber(bcd)保存为map// 当前oldFiber:bcd
// 当前newChildren:cdb继续遍历剩余newChildrenkey === c 在 oldFiber中存在
const oldIndex = c(之前).index;
此时 oldIndex === 2;  // 之前节点为 abcd,所以c.index === 2
比较 oldIndex 与 lastPlacedIndex;如果 oldIndex >= lastPlacedIndex 代表该可复用节点不需要移动
并将 lastPlacedIndex = oldIndex;
如果 oldIndex < lastplacedIndex 该可复用节点之前插入的位置索引小于这次更新需要插入的位置索引,代表该节点需要向右移动在例子中,oldIndex 2 > lastPlacedIndex 0,
则 lastPlacedIndex = 2;
c节点位置不变继续遍历剩余newChildren// 当前oldFiber:bd
// 当前newChildren:dbkey === d 在 oldFiber中存在
const oldIndex = d(之前).index;
oldIndex 3 > lastPlacedIndex 2 // 之前节点为 abcd,所以d.index === 3
则 lastPlacedIndex = 3;
d节点位置不变继续遍历剩余newChildren// 当前oldFiber:b
// 当前newChildren:bkey === b 在 oldFiber中存在
const oldIndex = b(之前).index;
oldIndex 1 < lastPlacedIndex 3 // 之前节点为 abcd,所以b.index === 1
则 b节点需要向右移动
===第二轮遍历结束===最终acd 3个节点都没有移动,b节点被标记为移动

本文来自互联网用户投稿,该文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本站立场。本站仅提供信息存储空间服务,不拥有所有权,不承担相关法律责任。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www.mzph.cn/diannao/52052.shtml

如若内容造成侵权/违法违规/事实不符,请联系多彩编程网进行投诉反馈email:809451989@qq.com,一经查实,立即删除!

相关文章

【LeetCode每日一题】——301.删除无效的括号

文章目录 一【题目类别】二【题目难度】三【题目编号】四【题目描述】五【题目示例】六【题目提示】七【解题思路】八【时间频度】九【代码实现】十【提交结果】 一【题目类别】 广度优先搜索 二【题目难度】 困难 三【题目编号】 301.删除无效的括号 四【题目描述】 给…

ROS 2中,CMakeList.txt常见语法

在ROS 2中&#xff0c;CMakeList.txt 文件扮演着配置和管理构建过程的重要角色。这个文件遵循CMake的语法&#xff0c;用于定义如何编译和链接源代码。下面是一些在ROS 2项目CMakeList.txt文件中常见的语法和用法。 1. 基本结构和命令 cmake_minimum_required(VERSION )&…

【设计模式】装饰器模式和适配模式

装饰器模式 装饰器模式能够很好的对已有功能进行拓展&#xff0c;这样不会更改原有的代码&#xff0c;对其他的业务产生影响&#xff0c;这方便我们在较少的改动下对软件功能进行拓展。 类似于 router 的前置守卫和后置守卫。 Function.prototype.before function (beforeFn)…

【C++】————智能指针

作者主页&#xff1a; 作者主页 本篇博客专栏&#xff1a;C 创作时间 &#xff1a;2024年8月20日 一&#xff0c;什么是智能指针 在C中没有垃圾回收机制&#xff0c;必须自己释放分配的内存&#xff0c;否则就会造成内存泄露。解决这个问题最有效的方法是使用智能指针&…

异常信息转储预研笔记-堆栈地址转换

addr2line命令 addr2line -e <exec> <addr> -f | xargs cfilt<exec>: 进程名 <addr>&#xff1a;堆栈地址eg&#xff1a; addr2line -e backtrace 0x4009d2 -f | xargs cfilt此方案测试了&#xff0c;不知道什么原因只显示?? ??:0 &#xff0c;而…

Java面试题--分布式锁

分布式锁 你说一下什么是分布式锁 分布式锁是在分布式/集群环境中解决多线程并发造成的一系列数据安全问题.所用到的锁就是分布式锁&#xff0c;这种锁需要被多个应用共享才可以&#xff0c;通常使用Redis和zookeeper来实现。 分布式锁有哪些解决方案 常用的三种方案 基于…

Spring模块详解Ⅱ

目录 Spring Beans模块详解1. 什么是 Bean?2. Spring Bean的配置方式2.1 基于 XML 配置例子&#xff1a; 2.2 基于注解配置例子&#xff1a; 2.3 基于 Java 配置&#xff08;JavaConfig&#xff09;例子&#xff1a; 3. Bean 的生命周期生命周期回调的例子&#xff1a; 4. Bea…

Oracle+ASM+High冗余详解及空间计算

Oracle ASM&#xff08;Automatic Storage Management&#xff09;的High冗余模式是一种提供高度数据保护的策略&#xff0c;它通过创建多个数据副本来确保数据的可用性和安全性。 以下是关于Oracle ASM High冗余的详细解释&#xff1a; 一、High冗余的特点 1.数据冗余度 在Hi…

极速闪存启动:SD与SPI模式的智能初始化指南

最近很多客户朋友在询问我们 CS 创世 SD NAND 能不能使用 SPI 接口&#xff0c;两者使用起来有何区别&#xff0c;下面为大家详细解答。 SD MODE: CS 创世 SD NAND 支持 SD 模式和 SPI 模式&#xff0c;SD NAND 默认为 SD 模式&#xff0c;上电后&#xff0c;其初始化过程如下…

链游:基于telegram和TON wallet在mac本地运行Flappy bird项目

【好看的灵魂千篇一律,有趣的鲲志一百六七!】- 可查看详情~~ 作者:鲲志说 (公众号、B站同名,视频号:鲲志说996) 后端研发:java、go,前电商、现web3 博客专家:阿里云社区、CSDN博客专家 超级个体:COC杭州开发者社区主理人 AI爱好者: AI电影共创社杭州核心成员…

【Word多级标题完整设置】设置各级标题样式将多级列表链接到各级标题样式中

Word多级标题完整设置 一、设置各级标题样式主标题样式设置中英文字体、字形以及字号设置段落设置&#xff08;缩进、间距和行距&#xff09; 一级标题样式设置中英文字体、字形以及字号设置段落设置&#xff08;缩进、间距和行距&#xff09; 二级标题样式设置中英文字体、字形…

深度学习基础—Batch Norm

对于一个神经网络我们知道&#xff0c;归一化输入特征是加速网络训练的技巧之一&#xff0c;因为归一化后&#xff0c;损失函数的图像就会由狭长变得更圆&#xff0c;那么这是否启发我们&#xff0c;在深度更深模型中&#xff0c;对各层的输出进行归一化&#xff0c;有益于下一…

day6 测试基础知识积累

JMeter 服务端系统性能测试是针对服务器端应用程序或服务 在特定负载下的运行能力和稳定性进行评估的方法。 产品文档应该有产品的性能指标&#xff0c;做性能测试前&#xff0c;如果需求文档没有性能指标则要向产品团队要。服务端系统性能测试 的常见指标有&#xff1a;TPS、…

Go 1.21在性能方面有哪些提升?

Go 1.21版本在性能方面取得了多项重要进展&#xff0c;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xff1a; 1. Profile-Guided Optimization (PGO) Go 1.21正式推出了PGO功能&#xff0c;使用PGO构建的Go程序性能通常可提升2-7%[2][5]。编译器本身也采用了PGO优化&#xff0c;使得编译速度提…

Abstract Class抽象类

抽象类&#xff08;Abstract Class&#xff09;在面向对象编程中是一种特殊的类&#xff0c;它不能被实例化&#xff0c;即不能创建该类的对象。抽象类主要用于定义一组接口&#xff08;即方法&#xff09;&#xff0c;这些方法的具体实现由子类来完成。抽象类通常用于表示一种…

ebpf教程(4.1):XDP程序的加载

文章目录 前言环境准备加载XDP程序源码构建过程运行 前言 前置阅读要求&#xff1a; ebpf教程(3):使用cmake构建ebpf项目-CSDN博客[译] [论文] XDP (eXpress Data Path)&#xff1a;在操作系统内核中实现快速、可编程包处理&#xff08;ACM&#xff0c;2018&#xff09;xdp-t…

C++中数据类型的学习

目录 一、整形 二、sizeof关键字 三、实型&#xff08;浮点型&#xff09; 四、字符型 五、转义字符 六、字符串型 七、布尔类型bool 八、数据的输入 数据类型 C规定在创建一个变量或者常量时&#xff0c;必须要指定出相应的数据类型&#xff0c;否则无法给变量分配内…

Java设计模式之中介者模式(Mediator Pattern)

Java设计模式之中介者模式&#xff08;Mediator Pattern&#xff09; 引言 在软件开发中&#xff0c;设计模式是解决常见设计问题的一系列最佳实践。中介者模式&#xff08;Mediator Pattern&#xff09;是行为型设计模式之一&#xff0c;它的主要目的是减少对象之间的直接相…

kubeadm搭建生产环境高可用集群

前言 搞了好多天&#xff08;今天是20240819&#xff09;&#xff0c;中途遇到各种各样的问题&#xff0c;总算是可以用了 我这里用的vmware开了5台服务器做学习实践 K8S因为直接使用的 pkgs.k8s.io 仓库&#xff0c;所以直接拉取的最新release版&#xff08;v1.31&#xff09…

SIRA-PCR: Sim-to-Real Adaptation for 3D Point Cloud Registration 论文解读

目录 一、导言 二、 相关工作 1、三维点云配准工作 2、无监督域适应 三、SIRA-PCR 1、FlyingShape数据集 2、Sim-to-real自适应方法 3、配准 4、损失函数 一、导言 该论文来自于ICCV2023&#xff0c;论文提出了一种新的方法SIRA-PCR&#xff0c;通过利用合成数据Fly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