找到并留住最佳员工
每个月我都会接到许多猎头的电话,有些猎头比较专业,但绝大多数在我看来与猎头二字还是有很大差距的。 与猎头接触多了,自然也了解了他们的工作,包括操作手法,总体上国内的猎头行业还处在初级阶段。
总结就是“盲目推荐,以量取胜”。
目前现状
许多从事人力资源工作的人,根本不懂得怎么找人才。处在人才找不到企业,企业找不到人才的尴尬处境。
企业招聘,通常是需要用人的部门提出招聘条件,由人事部门发布到各种人才招聘网站,然后等待应聘人员投简历。
这种招聘到人才的几率几乎为零,人才不会主动找你,你必须采用各种手段找到人才。
于是人才招聘网站提供了搜索功能,这个功能确实解决了很大问题,只能说是解决招聘问题,没有解决人才问题。
性格分类
团队中人员的性能有以下几种分类:
- 追求新事物
- 追求完美
- 拒绝改变。
- 害怕犯错误,承担责任或受到批评。
人才分类
人才的分类可以归纳为三种类型,I型,T型,X型,三种类型简称ITX(便于记忆,ITX是电脑主板的一种规格尺寸)
“I” 型人才
“I” 型人才可以分为专才或者通才。横向放置“—”就是通才,纵向放置“|”就是专才。
专才适合某个领域,通常大型企业分工明确,更需要专才,而小型企业更适合通才。
“T”型人才
“T”型人才是指按知识结构区分出来的一种新型人才类型。用字母“T”来表示他们的知识结构特点。“—”表示有广博的知识面,“|”表示知识的深度。两者的结合,既有较深的专业知识,又有广博的知识面,这类集深与博于一身的人才。
"X" 型人才
“X型人才”指系统掌握两门专业知识,这些知识之间又具有明显交叉点和结合部的人才;“复合型人才”指掌握各种必要的专业知识、计算机知识和管理知识,有产品和市场意识,能够结合不同专业特点不断开发的高级人才。
总结
选择适合你企业人才非常重要。
专才与通才
专才掌握技能比较单一,通常需要团队配合,一个团队中由多个专才组成,由T/X型人才领导,专才离开团队无法发挥其优势。
通才掌握技能比较全面,但是能力不足,以与专才分工协作。
T/X型人才
T/X 型人才适合做管理层
相比T型人才,X 型人才适合做战略规划
简历筛选
简历的筛选阶段,就以将一部分人才挡在门外。由于HR无法鉴别人才,只能通过学历,学位等指标筛选简历。 这样一来低学历的人才长期以来无法找到好的工作,他们也要发展,他们只有一个出路,创业做老板,做老板不需要学历。据统计90%拥有高学历的人再给10%低学历的人打工。
我接触过一些低学历的老板,听他们讲述创业史,都有一个传奇的人生,并不是你想象中的暴发户。我们通常只看到别人的成功,没有看到成功路上的汗水,总是认为别人的成功仅仅是幸运。
我的总结是,持续学习才能赢到最后,很多大学生一考定终身,一旦毕业再也不会去学习了,你没有输在起跑线上,而是输在在终点,人生是一场马拉松,进入社会这所大学,学习才刚刚开始。
过度使用高学历人才,就会像医院一样,拥有高学历的医生什么病都看不好,医生这个职业是靠经验积累的,不是靠考试分数,尤其操手术刀医生经验比学历更重要。
企业不是科研机构,不需要那麽多高学历人才,话又说回来,中国的学历你也知道怎么来的,大学生真具备科研能力吗?笑话。
电话面试
人力资源部门收到投递简历或者搜索简历后会拨打上面的电话通知面试。 内容无非是通知你XXX时间XXX地点过来面试,几乎90%企业都是机械式的拨打电话,这会造成海量面试,既浪费时间又浪费人力。
我认为需要快速浏览简历,如果合适再通读简历。 最基本的你要看看对方当前薪水,这是很现实的,一个人放弃高薪来你的企业工作成功率非常低。
然后电话面试,做一个简单的电话面试,面试通过在通知Face to Face面试。这样至少可以过滤掉2/3。
Face to Face 面试环节,不是询问对方会什么,而是解决问题的能力,我的面试题通常没有标准答案也没有固定标准的面试题,根据每个人的特点面试题目也不同,主要考验面试者解决问题的能力。
我还会通过搜索引擎查找相关信息,通常很多技术高手都活跃在各种社区与圈子。
我觉得在这方面人力资源部门有很大的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