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襄阳环线提速改造工程通车
即从巴峡穿巫峡,便下襄阳向洛阳。襄阳,这座位于汉江之滨的历史文化古城,自古便为交通要塞,正以崭新的姿态迈入一个新时代——城市交通快速化时代。4月26日,襄阳环线提速改造工程正式通车,“一轴三环九放射”城市骨架路网体系基本形成。它不仅是连接城市各区域的交通脉络,更是推动城市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引擎。
“一心四城 ” 构筑便捷交通网络
作为一项具有划时代意义的城市基础设施工程,环线提速改造工程的通车是襄阳实施“一心四城”战略的关键一步。它连接了城市中心与四个方向的城区,实现了点对点的高速连接,缩短了城区间的时空距离,为市民出行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从市中心或从其他区域出发,仅需约10分钟便可接入环线;通过环线,半小时内即可抵达火车站或机场,形成了一个高效便捷的“半小时交通圈”,极大地缩短了市民出行时间,提升了城市的活力和效率。
精工细作 打造交通建设典范
中建一局以其雄厚的技术实力和丰富的管理经验,承建了环线提速改造二期北线东段项目,保障了工程的高标准、高质量完成。项目东起襄阳大道,西至奔驰大道以东,包含“两段一节点 ”,即4.7公里的富康大道段、1.5公里的襄阳大道段及富康大道立交桥,采用“主线高架+地面辅道”的设计,实现了双向6车道的交通流量,并设有8条上下桥匝道,为襄阳市民快速上桥、通达全城创造有利条件。
求新——打造交通创新体系。位于富康大道与襄阳大道交叉口的富康大道立交桥是一项复杂且精细的工程。立交桥采用了四层立体交通设计,是高新、机场、东津、双沟方向的快速交通转换节点。四层立体交通建设过程中,团队巧妙利用 BIM 技术预演工序,采用“分区推进、两头向中间合龙 ”的施工顺序,化繁为简,分层施工,逐一攻克难题。其中,560米长的富康隧道是最关键的部分,隧道施工处存在黏土层厚、深处土质坚硬的地质难题,隧道最大开挖深度达15米,项目团队采用了型钢水泥土搅拌墙支护工艺,在保障施工安全性和结构牢固性同时,实现高效施工、经济适用,提高整体功效约15%。在9个半月高效完成通道结构施工后,以通道结构为基础搭设上层桥梁架体,最终完成整个互通立交区域合拢,实现四层立体交通完整亮相。
求实——心系为民惠民初心。城市的每一次更新和升级都不应偏离服务民众的初心。在推进基础设施改迁和建设的过程中,项目团队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把民生福祉放在首位。这体现在工程质量和效率上,也体现在最小化居民生活影响的考量以及对城市可持续发展的贡献上。基础设施改迁工程复杂而影响深远。项目涉及房屋、弱电、燃气、热力管道和自来水等设施的改迁工作,改迁长度达2.5万米。此外还包括9条10KV和1条110KV高压线,迁改线缆总长达1.8万余米。项目团队采取因地制宜的策略,一线一案,积极与襄阳职能部门对接,提前策划,以确保施工进度与民众生活质量之间的平衡。通过60天的努力,完成了约9200延米的强电管道土建结构施工,为后续断电施工、管线转移打下了基础,有效降低了对民众生活的影响。
求变——助力城市可持续发展。城市的道路与桥梁不仅是连接各地的交通枢纽,也是展现城市风貌和生态环境的重要载体。项目基于路桥主体功能,融入了海绵设施与道路景观设计,力求功能与美观的和谐统一。通过采用下沉式绿化带设计以及立交节点下凹绿地、雨水花园等生态设施,建造了一座“会呼吸”的桥梁道路。这些海绵设施覆盖面积达到6.28万平方米,年径流控制率高达80%,综合污染物去除率达到55%以上,不仅有效提升了城市交通效率,也为城市带来了生态环保效益。同时,在高架桥的设计上注重交通便捷性与居民生活体验的平衡。在富康大道立交桥下规划了一个3.27万平方米的口袋公园,这片绿意盎然的公共空间为附近居民提供了休闲健身的场所,并成为他们心灵的慰藉之地,极大提升了他们的幸福感和归属感,持续打造美丽襄阳、绿色襄阳、宜居襄阳。
展望未来 城市与交通共舞
在现代城市的发展过程中,交通建设始终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环线提速改造项目不只是一条简单的交通线路,它是丰富城市形态、完善功能、推动经济发展的重要突破口。通车后,实现全线快速化,并与高速公路网络实现无缝连接,共同构成一个畅通无阻、高效衔接的交通新体系。这样的变革不仅极大地提升了市民的出行效率,更为城市经济的发展注入了新的活力,推动了襄阳都市圈的新阶段发展。
随着环线提速改造工程正式通车,襄阳的城市交通格局已翻开新篇章。未来的襄阳,也将依托这张高效的交通网进一步拓展城市空间布局、优化经济结构,增强区域发展的核心竞争力。随着城市功能的提升和城市形象的改善,襄阳必将吸引更多的人才、资本和技术,成为汉江流域乃至中西部地区的增长极。
中建一局作为“工业建筑的先锋、南征北战的铁军”,也将继续发挥全产业链建设优势,持续投身湖北区域城市建设,为湖北建设全国构建新发展格局先行区贡献更多央企力量。(通讯员:张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