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 Java Web 开发中,Spring 框架几乎是绕不开的技术体系。传统的 Spring 项目因其灵活强大而被广泛应用,但随着项目规模扩大与业务复杂度提升,XML 配置繁琐、部署复杂等问题逐渐显现。为此,Spring Boot 应运而生。
Spring Boot 作为对 Spring 框架的进一步封装,不仅大幅简化了配置与依赖管理,还通过自动化机制提升了开发效率,成为现代企业应用和微服务架构的首选。
本文将围绕 Spring Boot 的基本概念、优势特性、项目创建流程,结合具体示例,对比传统 Spring 与 Spring Boot 项目的实现方式,帮助读者清晰掌握两者的核心区别与使用场景。
文章目录
- 1、Spring Boot 介绍
- 1.1、什么是 Spring Boot
- 1.2、Spring Boot 的核心优势
- 1.3、使用 Spring Initializr 创建项目
- 2、传统 Spring 项目实现
- 2.1、配置文件
- 2.2、Controller 类
- 3、Spring Boot 项目实现
- 3.1、项目结构生成方式
- 3.2、主类入口
- 3.3、Controller 类
- 3.4、配置文件
- 4、Spring VS SpringBoot
- 4.1、对比总览
- 4.2、Maven 依赖对比(核心部分)
- 4.3、实例对比:登录接口
- 4.4、启动方式对比
- X、后记
1、Spring Boot 介绍
1.1、什么是 Spring Boot
Spring Boot 是由 Pivotal 团队 提供的一个全新框架,旨在简化 Spring 应用的初始化搭建与开发过程。
它基于 Spring 框架,采用约定优于配置的理念,通过自动配置和内嵌服务器,让开发者可以快速启动项目并专注于业务逻辑的实现。
Spring Boot 集成了大量常用第三方库的配置,极大地减少了重复的样板代码和复杂配置。
1.2、Spring Boot 的核心优势
快速搭建项目:
- 通过 Spring Initializr 工具,开发者可以快速生成项目骨架。
- 预集成常用依赖(如 Web、数据库、缓存、安全等),大幅减少手动配置和环境准备时间。
自动配置(Auto Configuration):
- 根据添加的依赖和类路径中的内容,Spring Boot 会智能推断并完成配置。
- 开发者无需显式定义 Bean 或 XML,大量默认配置可直接使用。
内嵌式服务器:
- 支持内嵌的 Tomcat、Jetty、Undertow,无需单独部署 Web 服务器。
- 可以通过
main()
方法直接启动应用,极大简化开发和测试流程。
生产就绪(Production Ready):
- 提供如健康检查(Health Check)、应用指标(Metrics)、日志追踪等功能。
- 与 Spring Boot Actuator 集成后,便于监控和运维支持。
1.3、使用 Spring Initializr 创建项目
以下是通过 Spring Initializr 创建一个简单 Spring Boot 项目的步骤:
打开 Spring Initializr
访问地址:https://start.spring.io
填写项目信息:
- 选择构建工具:Maven 或 Gradle
- 选择开发语言:Java、Kotlin 或 Groovy
- 选择 Spring Boot 版本(建议使用稳定版)
添加项目依赖
例如:
Spring Web
:用于构建 RESTful API 或 Web 应用Spring Boot DevTools
:支持热部署Lombok
:简化 Java Bean 编写Spring Data JPA
:操作数据库
生成项目
- 点击 “Generate” 按钮,下载项目压缩包
- 解压后导入到 IDE(如 IntelliJ IDEA、Eclipse)中,即可开始开发
2、传统 Spring 项目实现
2.1、配置文件
配置文件(applicationContext.xml
):
<context:component-scan base-package="com.example"/>
<context:annotation-config/>
配置文件(web.xml
):
<web-app><context-param name="contextConfigLocation" value="/WEB-INF/applicationContext.xml"/><listener><listener-class>org.springframework.web.context.ContextLoaderListener</listener-class></listener><servlet><servlet-name>spring</servlet-name><servlet-class>org.springframework.web.servlet.DispatcherServlet</servlet-class><init-param><param-name>contextConfigLocation</param-name><param-value>/WEB-INF/dispatcher-servlet.xml</param-value></init-param></servlet><servlet-mapping><servlet-name>spring</servlet-name><url-pattern>/</url-pattern></servlet-mapping>
</web-app>
2.2、Controller 类
@Controller
public class LoginController {@RequestMapping(value = "/login", method = RequestMethod.POST)@ResponseBodypublic String login(@RequestParam String username, @RequestParam String password) {if ("admin".equals(username) && "123".equals(password)) {return "Login success";}return "Login failed";}
}
3、Spring Boot 项目实现
3.1、项目结构生成方式
使用 Spring Initializr 快速生成项目,勾选 Web 模块。
3.2、主类入口
主类入口(Application.java
):
@SpringBootApplication
public class Application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SpringApplication.run(Application.class, args);}
}
3.3、Controller 类
@RestController
public class LoginController {@PostMapping("/login")public String login(@RequestParam String username, @RequestParam String password) {if ("admin".equals(username) && "123".equals(password)) {return "Login success";}return "Login failed";}
}
3.4、配置文件
配置文件(application.properties
):
server.port=8080
4、Spring VS SpringBoot
从上面的用例可以看到,传统 Spring 项目与 Spring Boot 项目在配置方式、启动方式、开发效率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
传统 Spring 项目依赖 XML 配置(如 web.xml
和 applicationContext.xml
),启动需部署至外部 Web 容器,如 Tomcat,项目结构较为复杂,依赖管理手动繁琐。
而 Spring Boot 项目强调 “约定优于配置”,通过注解和自动配置简化开发流程,内嵌容器支持一键启动,依赖通过 starter 管理统一引入,极大提升开发效率和维护性。
两者在功能上可以实现相同目标,但 Spring Boot 更适合现代微服务和敏捷开发场景。
4.1、对比总览
4.2、Maven 依赖对比(核心部分)
Spring(还需引入 javax.servlet-api
,Jackson、日志等依赖(手动)):
<dependency><groupId>org.springframework</groupId><artifactId>spring-webmvc</artifactId><version>5.3.32</version>
</dependency>
Spring Boot(自动带上:Tomcat、Jackson、日志、异常处理、JSON 序列化等):
<parent><groupId>org.springframework.boot</groupId><artifactId>spring-boot-starter-parent</artifactId><version>2.7.18</version>
</parent><dependency><groupId>org.springframework.boot</groupId><artifactId>spring-boot-starter-web</artifactId>
</dependency>
4.3、实例对比:登录接口
传统 Spring Controller(需要搭配:web.xml
配置 DispatcherServlet
,applicationContext.xml
配置组件扫描):
@Controller
public class LoginController {@RequestMapping(value = "/login", method = RequestMethod.POST)@ResponseBodypublic String login(@RequestParam String username, @RequestParam String password) {return "admin".equals(username) && "123".equals(password) ? "Login success" : "Login failed";}
}
Spring Boot Controller(无需额外配置,直接运行,路径自动映射,开发体验极佳):
@RestController
public class LoginController {@PostMapping("/login")public String login(@RequestParam String username, @RequestParam String password) {return "admin".equals(username) && "123".equals(password) ? "Login success" : "Login failed";}
}
4.4、启动方式对比
Spring:没有 main()
方法。启动依赖 Tomcat,必须通过 war 包部署
启动流程:
Tomcat -> 读取 web.xml -> 初始化 DispatcherServlet -> 读取 applicationContext.xml -> 启动
Spring Boot:直接运行 main 方法
@SpringBootApplication
public class App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SpringApplication.run(App.class, args);}
}
X、后记
通过本篇文档的学习,相信你已经对 Spring Boot 的框架特性与传统 Spring 项目的差异有了系统认识。Spring Boot 不是对 Spring 的替代,而是在其之上提供了更高层次的封装与工程化支持,使得项目开发更快速、配置更简洁、部署更方便。
在微服务化、云原生架构日益流行的今天,掌握 Spring Boot 已成为 Java 开发者的重要技能之一。希望本文所提供的对比与实战内容,能为你在项目选型和技术演进中提供有力参考。
如果你想进一步深入,可以继续探索 Spring Boot 与 Spring Cloud 的整合、Spring Boot 的 Actuator、自动化测试、安全模块等内容,挖掘更多实用功能与最佳实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