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快节奏的现代生活中,人们在追求物质丰富的同时,也愈发关注身心的健康与平衡。古老的打坐修行方式,正逐渐走进科学研究的视野,并以大量实证数据展现出对人体多方面的积极影响。
什么是打坐:
打坐是一种养生健身法。闭目盘膝而坐,调整气息出入,手放在一定位置上,不想任何事情。打坐又叫“盘坐”、“静坐”。在佛教中叫“禅坐”或“禅定”,是佛教禅宗必修的。盘坐又分自然盘和双盘、单盘。打坐既可养身延寿,又可开智增慧。在中华武术修炼中,打坐也是一种修炼内功,涵养心性,增强意力的途径。打坐的特点是“静”,“久静则定,久动则疲”。因此,打坐结束后,要活动筋骨,如:打拳、舞剑、踢毽、自我按摩等等,做到“动静结合”。
中国对于打坐好处的相关资料
以下是一些中国对打坐好处的研究相关资料:
- 传统医学理论方面:《黄帝内经》中提到 “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阐述了类似打坐所追求的心境平和、气息顺畅对养生的重要性。中医认为,打坐时通过特定姿势调整和呼吸吐纳,可促进经络畅通,使气血运行顺畅。比如,静坐时深长均匀的呼吸有助于肺气宣发与肃降,推动血液运行,濡养全身脏腑组织;还能滋养脾胃,促进脾胃的消化与运化功能,将饮食水谷转化为气血精微,为身体提供能量支持。
- 现代科学研究方面:
- 对大脑神经功能的研究:国内有神经科学团队利用功能性磁共振成像(fMRI)技术,对长期打坐人群的大脑进行扫描分析,发现经常打坐者大脑前额叶皮质厚度增加。前额叶皮质主要负责注意力集中、情绪调控以及决策等高级认知功能,这意味着打坐能提升个体的专注力和认知灵活性。有针对国内职场人士的实验,让工作压力大的员工每天进行 30 分钟打坐练习,一段时间后,员工在工作中的注意力集中程度显著提高,工作效率提升约 20%,处理多任务时出错率明显降低。
- 对心血管系统健康的研究:中国有研究针对高血压患者展开跟踪调查,将患者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进行规律的打坐练习,对照组采用常规治疗手段。三个月后,实验组患者平均血压值相较于对照组明显下降。原因是打坐过程中,人体自主神经系统发生变化,交感神经兴奋性降低,血管平滑肌舒张,外周血管阻力减小,从而降低血压,减轻心脏负担,降低心血管疾病发生风险。
- 对心理健康的研究:国内专业心理学期刊上有研究指出,参与打坐训练的焦虑症患者,经过两个月系统干预后,体内应激激素皮质醇水平显著下降。皮质醇在压力状态下大量分泌,长期高水平会影响身心健康。通过打坐,个体能调节应激反应,使心理状态更稳定平和。国内不少企业引入打坐课程,员工反馈工作压力带来的焦虑感得到有效缓解,工作满意度有所提升。
- 对免疫系统的研究:虽然相关研究处于探索阶段,但国内有小规模实验对长期打坐人群和生活习惯相近但未打坐人群对比发现,打坐人群面对常见病毒感染时,体内免疫细胞活性相对更高,能更快产生免疫反应,抵御病原体入侵,为深入研究打坐与免疫系统关系奠定了基础。
《中华老年医学杂志》上有中国关于打坐好处的研究论文2。一项发表于该杂志的国内研究跟踪了 120 位中老年人,发现长期打坐者的空腹血糖平均下降了 0.4mmol/L,收缩压下降了 7mmHg,睡眠质量比对照组高了三个等级
国外实验研究的打坐好处
从生理健康层面来看,打坐对心血管系统有着显著的调节功效。多项科学研究表明,打坐过程中,人体的自主神经系统会发生积极变化。美国一项针对高血压患者的长期跟踪研究发现,参与打坐练习的实验组,在经过三个月的规律打坐后,平均血压值相较于对照组有了明显下降。在打坐时,个体通过深度放松和特定呼吸调节,使交感神经兴奋性降低,血管平滑肌舒张,外周血管阻力减小,从而有效降低血压,减轻心脏负担,降低心血管疾病的发生风险。
免疫系统也能从打坐中获得强大助力。威斯康星大学的研究团队进行了一项关于打坐与免疫反应的实验。他们让一组志愿者进行为期八周的密集打坐训练,之后对这些志愿者接种流感疫苗,并检测其体内的抗体水平。结果显示,经过打坐训练的志愿者,体内产生的流感抗体数量比未参与训练的对照组高出近 50%。这表明打坐能够增强免疫系统的功能,使身体更好地识别和抵御病原体,提升整体免疫力。
在心理健康领域,打坐同样展现出令人瞩目的效果。哈佛大学的神经科学家利用功能性磁共振成像(fMRI)技术,对长期打坐者的大脑进行扫描。结果发现,经常打坐的人群,其大脑中的前额叶皮质厚度增加,该区域与注意力、情绪调节、决策等高级认知功能密切相关。这意味着打坐有助于提升专注力和认知灵活性。例如,在一项针对职场人士的研究中,那些每天进行 30 分钟打坐练习的员工,在工作中的注意力集中程度明显提高,工作效率较之前提升了约 20%,同时在处理多任务时的出错率显著降低。
打坐对于缓解焦虑和压力也有着科学依据。一项发表在《美国医学会杂志・内科学》上的研究指出,参与打坐训练的焦虑症患者,经过两个月的干预后,其体内的应激激素皮质醇水平显著下降。皮质醇是人体在压力状态下分泌的激素,长期处于高水平会对身心健康造成负面影响。通过打坐,个体能够调节自身的应激反应,减轻焦虑情绪,让心理状态更加稳定。许多企业引入打坐课程后,员工反馈工作压力带来的焦虑感得到了有效缓解,工作满意度也有所提升。
另外,打坐还对大脑的神经可塑性产生积极影响。加拿大的科研团队发现,长期打坐能够促进大脑海马体的神经再生,海马体与学习、记忆功能密切相关。这一发现为解释打坐如何提升记忆力提供了生理基础。有研究表明,经过一段时间打坐训练的老年人,其记忆力测试成绩相较于训练前有了明显进步,在回忆信息的准确性和速度上都有所提升。
研究内容 | 研究机构 | 实验对象 | 实验过程 | 实验结果 |
打坐对高血压患者血压的影响 | 美国某研究团队 | 高血压患者 | 将患者分为参与打坐练习的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进行三个月规律打坐 | 三个月后,实验组平均血压值相较于对照组明显下降 |
打坐与免疫反应的关系 | 威斯康星大学研究团队 | 一组志愿者 | 让志愿者进行为期八周的密集打坐训练,之后对其接种流感疫苗并检测体内抗体水平 | 经过打坐训练的志愿者,体内产生的流感抗体数量比未参与训练的对照组高出近 50% |
打坐对职场人士专注力和工作效率的影响 | 哈佛大学神经科学家(针对职场人士的研究) | 职场人士 | 让员工每天进行 30 分钟打坐练习 | 进行打坐练习的员工工作中的注意力集中程度明显提高,工作效率较之前提升了约 20%,处理多任务时出错率显著降低 |
打坐对焦虑症患者应激激素水平的影响 | 发表在《美国医学会杂志・内科学》的研究 | 焦虑症患者 | 让患者参与打坐训练,进行两个月干预 | 经过两个月干预后,患者体内的应激激素皮质醇水平显著下降 |
打坐对老年人记忆力的影响 | 加拿大科研团队 |
-
不同流派的打坐特色:
- 佛教打坐:佛教有多种打坐方法,如禅宗的坐禅,强调通过静坐冥想达到明心见性、觉悟解脱的境界。修行者通常会跏趺而坐,保持身体正直,专注于呼吸或特定的佛号、咒语等,以排除杂念,获得内心的平静和智慧的开启。
- 道教打坐:道教打坐注重与天地自然的和谐统一,追求精气神的修炼和长生久视。例如内丹修炼中的打坐,讲究通过调节呼吸、意守丹田等方法,使体内的精气神相互转化、凝结,以达到修炼内丹、提升生命境界的目的。
- 瑜伽打坐:源于古印度的瑜伽也有丰富的打坐方式,如莲花坐、至善坐等。瑜伽打坐不仅关注身体的姿势和呼吸的控制,还强调通过冥想连接个体与宇宙的能量,实现身心的平衡与灵性的提升。
综上所述,科学研究为打坐带来的诸多好处提供了坚实的依据。无论是对心血管、免疫等生理系统的改善,还是在提升专注力、缓解焦虑、增强记忆力等心理层面的积极作用,打坐都以其独特的方式,为现代人追求身心和谐发展提供了有效的途径。随着科学研究的不断深入,相信打坐这一古老的修行方式将在现代社会中发挥更大的价值,帮助更多人收获健康与幸福。
值得注意的是,打坐并非简单的坐下闭眼。要想真正从打坐中收获益处,必须在正确的指导下进行。专业的导师能够依据每个人独特的身体状况与心理状态,量身定制合适的打坐方法与步骤,帮助我们避免因姿势不当或方法错误而可能引发的身体不适,引导我们在正确的道路上逐步深入,领略打坐的精妙内涵。所以,无论你是初次接触打坐的新手,还是已在修行路上摸索许久的行者,都请务必寻求专业的指导,让打坐成为你生活中最温柔且强大的助力,引领你走向更加美好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