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 Secure Boot的作用
-
功能:Secure Boot是UEFI的安全功能,旨在阻止未经验证的驱动或操作系统启动,防止恶意软件篡改引导过程。
-
影响范围:它主要限制的是操作系统启动阶段加载的内核级驱动(如显卡驱动、虚拟化模块),而用户空间的普通应用程序(如烧录工具、编译器)一般不受影响。
2. 单片机开发是否需要关闭Secure Boot?
✅ 不需要关闭的情况
-
使用标准工具链:
-
如果仅使用
sdcc
(编译器)、stcgal
/stcflash
(烧录工具)等用户态程序,且不需要安装额外内核驱动,Secure Boot不会干扰开发流程。 -
例如:通过USB转串口(如CH340芯片)与单片机通信时,Linux内核已集成通用驱动(
ch341.ko
),且默认已签名,无需禁用Secure Boot。
-
-
权限配置正确:
-
确保用户已加入
dialout
组以访问串口设备:bash
复制
sudo usermod -aG dialout $USER
-
重启后直接操作
/dev/ttyUSB0
等设备,无需内核级权限。
-
❌ 需要关闭的情况
-
安装未签名内核驱动:
-
若使用的硬件需要加载第三方未签名驱动(如某些冷门USB转串口芯片的驱动),Secure Boot会阻止驱动加载,导致设备无法识别。
-
此时需关闭Secure Boot(或手动为驱动签名)。
-
-
工具依赖内核模块:
-
极少数烧录工具可能需要内核模块支持,若模块未签名则需关闭Secure Boot。
-
3. 如何验证是否需要关闭Secure Boot?
-
插入开发板,执行
ls /dev/ttyUSB*
,若设备正常出现,则驱动已加载。 -
尝试烧录程序,若提示权限问题,检查用户组;若提示设备未找到,可能是驱动未加载。
-
查看内核日志:
dmesg | grep -i "usb\|tty"
若显示驱动加载失败(如
Firmware not found
或signature invalid
),则需关闭Secure Boot或更新驱动。
4. 关闭Secure Boot的方法(如有必要)
-
重启电脑,进入BIOS/UEFI设置(通常按
F2
、Del
或Esc
键)。 -
在 Security 或 Boot 选项卡中找到
Secure Boot
,设置为Disabled
。 -
保存退出,重启后生效。
5. 替代方案(不关闭Secure Boot)
-
使用已签名驱动:确保硬件使用Linux内核原生支持的芯片(如CH340、CP2102等)。
-
手动签名驱动:对第三方内核模块自行签名(需配置MOK密钥,步骤较复杂)。
总结
大多数情况下,Ubuntu下开发51单片机无需关闭Secure Boot,只需正确配置用户权限并使用兼容硬件(如CH340芯片的开发板)。若遇到设备无法识别且确认驱动问题,再考虑关闭Secure Boot或更换硬件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