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性能优化与响应式系统
-
性能优化:
-
Vue2:性能较好,但在大型应用中,当数据变化频繁时可能出现性能瓶颈。它使用虚拟DOM来高效地进行DOM操作,并通过多种技术手段如懒加载、异步组件、树形抖动等优化性能。
-
Vue3:引入了虚拟DOM的优化,减少了不必要的渲染;使用编译时优化,生成更小的代码,提高了运行时性能。新的Proxy-based响应式系统相比Vue2的Object.defineProperty更加高效,能够检测到对象属性的新增、删除等操作,并且在性能上有一定提升。
-
响应式系统:
-
Vue2:使用Object.defineProperty()来实现数据响应式。这种方式在初始化时会递归遍历对象的所有属性,并且对于新增或删除属性无法直接响应式处理,需要调用特定方法(如Vue.set或this.$set)。
-
Vue3:采用Proxy代理对象来实现响应式,可以直接代理整个对象,具有更高的性能和更好的拓展性。
二、API设计
-
选项式API与组合式API:
-
Vue2:主要采用选项式API(Options API),将一个组件的逻辑(如data、methods、computed等)分散在不同的选项中。这种方式在小型组件中比较直观,但在大型组件中,代码的逻辑关联性可能会被分散,不利于维护和理解。
-
Vue3:推出了组合式API(Composition API),通过setup函数将相关逻辑组合在一起。这种方式使得代码的组织更加清晰,可复用性更强,尤其适合大型复杂组件的开发。同时,Vue3也保留了选项式API,允许开发者根据需求选择合适的API风格。
-
全局API调整:
-
Vue2:有一些全局API,如Vue.nextTick、Vue.set等。
-
Vue3:对全局API进行了调整,将一些全局API改为实例方法或者进行了更合理的模块划分。例如,nextTick现在作为实例方法使用,使得代码的模块化和可维护性更好。
三、组件与模板
-
组件定义方式:
-
Vue2:使用选项式API定义组件是最常见的方式。此外,还支持单文件组件(.vue文件),将模板、脚本和样式封装在一起。
-
Vue3:支持组合式API与选项式API并存的组件定义方式。在单文件组件中,可以更好地利用组合式API的优势。
-
模板语法与指令:
-
Vue2和Vue3在模板语法和指令方面基本保持一致,如v-if、v-for、v-model等指令在两者中均可使用。但Vue3引入了一些新的内置组件和指令,如Teleport、Suspense等。
-
Fragments与Teleport:
-
Vue2:<template>标签中必须只有一个根标签。
-
Vue3:允许组件返回多个根节点(Fragments),简化了组件结构。同时,引入了Teleport组件,可以将一个组件的内容渲染到指定的DOM节点下,而不受组件层级关系的限制。这在一些需要将组件内容渲染到特定布局(如模态框需要渲染到body元素下)的场景中非常有用。
四、TypeScript支持
-
Vue2:虽然可以使用TypeScript,但支持不够完善,类型推断和类型检查较弱。
-
Vue3:从设计之初就考虑了TypeScript的集成,对TypeScript有更好的类型支持。在Vue3中编写基于TypeScript的代码时,类型推断更加准确,代码的可维护性和可扩展性更好。
五、状态管理与路由
-
状态管理:
-
Vue2:使用Vuex进行状态管理,通过state、getters、mutations和actions组织状态,采用单一的全局状态树,所有状态集中在一个地方,便于管理和调试。
-
Vue3:可以使用Pinia进行状态管理,它允许多个store模块,支持模块化的状态管理,更加灵活。
-
路由管理:
-
Vue2和Vue3均使用Vue Router进行路由管理。但Vue3通过createRouter函数来创建路由实例,API更加现代化。
六、其他特性
-
错误处理与调试:Vue3在错误处理方面进行了一些改进,使用了更好的错误提示和错误边界的机制,可以更容易地定位和解决问题。同时,Vue Devtools等开发工具也针对Vue3进行了优化,提供了更多的开发调试功能。
-
可访问性支持:Vue3对可访问性的支持更好,提供了更多的ARIA属性和辅助功能,使得开发者可以更容易地构建无障碍的应用。
-
跨平台支持:Vue3支持在多个平台上运行,包括Web、移动端和桌面端。这使得开发者可以更方便地在不同平台上共享代码和逻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