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常用网名: 猪头三
出生日期: 1981.XX.XX
企鹅交流: 643439947
个人网站: 80x86汇编小站
编程生涯: 2001年~至今[共24年]
职业生涯: 22年
开发语言: C/C++、80x86ASM、PHP、Perl、Objective-C、Object Pascal、C#、Python
开发工具: Visual Studio、Delphi、XCode、Eclipse、C++ Builder
技能种类: 逆向 驱动 磁盘 文件
研发领域: Windows应用软件安全/Windows系统内核安全/Windows系统磁盘数据安全/macOS应用软件安全
项目经历: 磁盘性能优化/文件系统数据恢复/文件信息采集/敏感文件监测跟踪/网络安全检测
[序言]
在现代C++编程中, 标准模板库(STL)是开发者不可或缺的工具箱, 它提供了大量高效的算法来处理数据结构. 其中, std::unique_copy是一个功能强大且灵活的算法, 专门用于从一个范围中复制元素到另一个范围, 同时去除相邻的重复元素. 与直接修改源数据的std::unique不同, std::unique_copy保留了原始数据不变, 将处理后的结果输出到新的容器中. 这种特性使其在数据清洗、去重以及序列处理等场景中尤为实用.
[代码演示]
下面的示例代码展示了std::unique_copy的使用方式, 首先创建了一个包含重复字符的字符串视图, 并用一个空的std::wstring作为目标容器来存储处理结果. 随后, 通过两种不同的调用方式, 展示了默认行为与自定义谓词对相邻重复数据处理的不同效果.
int main()
{std::wstring_view wsv_Demo{ L"11112222333344445555" };std::wstring wstr_Unique;// 方法1: 默认去重, 去除所有相邻的重复字符, 结果为 "12345"std::unique_copy(wsv_Demo.cbegin(), wsv_Demo.cend(), std::back_inserter(wstr_Unique));// 方法2: 自定义去重, 仅去除相邻的 '2', 结果为 "11112333344445555"wstr_Unique = L"";std::unique_copy(wsv_Demo.cbegin(), wsv_Demo.cend(), std::back_inserter(wstr_Unique),[](wchar_t wchar_A, wchar_t wchar_B) {return wchar_A == L'2' && wchar_B == L'2';});return 0;
}
[代码作用]
1. 方法1 – 默认行为
使用std::unique_copy时, 默认采用operator==进行比较. 这意味着对于连续重复的字符, 只保留第一次出现的元素. 对于示例中的字符串"11112222333344445555", 每个字符组都会被压缩为一个单独的字符, 最终结果为"12345".
2. 方法2 - 自定义谓词
通过传入一个lambda表达式, 可以自定义重复元素的判断规则. 这里仅对字符'2'进行特殊处理——只有当两个相邻字符均为L'2'时返回true, 将它们视为重复; 而对于其他字符, 它们连续出现, mbda也总返回false, 这些重复数据依然被完整保留. 这最终, 这种定制处理, 的结果为"11112333344445555", 留了其他字符的完整性, 指定字符做了合并处理.
[总结]
通过上述示例, 可以清晰地看到std::unique_copy在现代C++中的核心价值和灵活性:
*高效去重: 默认模式下, std::unique_copy能快速去除序列中所有相邻的重复元素, 适用于需要简洁输出的场景, 如数据清理或预处理.
*灵活控制: 通过自定义谓词, 可以精确指定去重条件, 从而实现更复杂的数据处理逻辑, 满足特定的业务需求.
*非破坏性: 与std::unique不同, std::unique_copy不会修改源数据, 而是将结果复制到新容器中, 保障了数据安全性.
掌握std::unique_copy的使用, 不仅能提升代码的简洁性和可读性, 还能让在处理字符串、数组或其他序列数据时更加得心应手。无论是简单去重还是复杂条件过滤, 这一算法都是现代C++开发者工具箱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