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的对象大小的计算
- 类的对象大小的计算
- 1 案例分析
- 2 如何计算类对象的大小
- 案例分析中的猜测
- 结构体内存对齐规则
类的对象大小的计算
1 案例分析
#include<iostream>class Date {
public:void Init(int year, int mouth, int day) {year = year;_mouth = mouth;day_ = day;}void print() {;}
private:int year;int _mouth;int day_;
};int main() {using std::cout;Date d;cout << sizeof(Date) << '\n';cout << sizeof(d) << '\n';d.print();return 0;
}
输出:
说明函数并没有算进来,连指针都没有。
c++的类遵循c语言的结构体的对齐规则。
这里涉及到公共的和私有的区别。对象各自的成员变量不是同一个,但对象各自的成员函数是同一个。
若在每一个对象里安置一个函数的内存并不划算。
类比的话,小区的健身房、泳池等都是公共的,但小区的卧室、客厅每家都各有一个。
每家都有一个泳池、健身房不划算,除非特别有钱。
成员函数就是公共的,成员变量是每个对象独有的。
所以d.print();
是在代码的公共区去找。
没有类的函数表的概念,只有公共的代码区域,和全局函数一样都是存在那个区域。
从进程的角度叫代码钻(?扯到Linux了)。
2 如何计算类对象的大小
案例分析中的猜测
例如这个类:
class A {
public:void PrintA() {using std::cout;cout<<_a<<"\n";}
private:char _a;
};
类对象的存储方式猜测:
- 对象中包含类的各个成员。
缺陷:每个对象中成员变量是不同的,但是调用同一份函数,如果按照此种方式存储,当一个类创建多个对象时,每个对象中都会保存一份代码(特别是函数的定义),相同代码保存多次,浪费空间。
- 代码只保存一份,在对象中保存存放代码的地址。
相比第1种猜测,这种方式节省了函数的实现,但可能带来大量的指针变量占用空间。
- 只保存成员变量,成员函数存放在公共的代码段
问题:对于上述三种存储方式,那计算机到底是按照那种方式来存储的?
可以通过对下面的不同对象分别获取大小来分析。
#include<iostream>
// 类中既有成员变量,又有成员函数
class A1 {
public:void f1() {}
private:int _a;
};// 类中仅有成员函数
class A2 {
public:void f2() {}
};
// 类中什么都没有---空类
class A3
{};int main() {using std::cout;cout << sizeof(A1) << ' ' <<sizeof(A2) << ' ' << sizeof(A3) << '\n';//输出什么?return 0;
}
输出(vs2019环境下):
为什么输出1?因为类要进行一个占位。c++规定这种没有成员变量的类需要分配1个字节进行占位,表示对象存在过。
这1个字节存什么不重要,标准并没有规定存的什么,这个字节也无法访问(通过非常特殊的手段比如取地址再强转等等)。
如果一个空间都不开,两个对象的区别无法表示。
例如:
class A3 {};void f() {using std::cout;A3 a1;A3 a2;cout << &a1 << '\n' << &a2 << "\n"; }
若输出结果不同,则a1, a2是两个不同的对象。
结果说明了猜测3是正确的。
结论:一个类的大小,实际就是该类中”成员变量”之和,当然要注意内存对齐。注意空类的大小,空类比较特殊,编译器给了空类一个字节来唯一标识这个类的对象。
验证类中成员函数是否是同一个:
#include<iostream>
#include<cstdio>class A1 {
public:void Cout() {;}void Print();
private:int a;
};void A1::Print() {;
}void f2() {A1 a,b;a.Cout();b.Cout();
}int main(){f2();//调用反汇编即可查看return 0;
}
结果:
两个对象调用的同一成员函数的地址是一样的,进一步验证了第3个猜测。
结构体内存对齐规则
和c语言的对齐规则一样:
-
第一个成员在与结构体偏移量为0的地址处。
-
其他成员变量要对齐到某个数字(对齐数)的整数倍的地址处。
注意:对齐数 = 编译器默认的一个对齐数 与 该成员大小的较小值。vs2019默认的对齐数为8
-
结构体总大小为:最大对齐数(所有变量类型最大者与默认对齐参数取最小)的整数倍。
-
如果嵌套了结构体的情况,嵌套的结构体对齐到自己的最大对齐数的整数倍处,结构体的整体大小就是所有最大对齐数(含嵌套结构体的对齐数)的整数倍。
例如这个例子,按照对齐规则,4字节的int
型成员变量和1字节的char
型成员变量组成的类的大小为8。
#include<iostream>
class A {
private:char _c;int _a;
};int main() {using std::cout;A a;cout << sizeof(a) << "\n";return 0;
}
结构:
因为cpu访问内存时,并不是从任意位置随意访问。比如某设备一次访问32bit,从结构体的起始位置,以4byte为单位进行访问(不一定是4字节,这个需要看设备,但可以肯定是整数倍),若不对齐的话,因为cpu只能通过设计好的位置去访问。不对齐的数据会降低数据的访问效率。
无论对齐不对齐,都只能从指定位置去访问。
例如不对齐的情况下,访问a:假设设备一次读4个字节,第一次读取出除了_c
的另外3个字节,再读一次取出第1个字节,最后拼接在一起得到4个字节。效率大大降低。而且读两次还会访问到不需要的数据。
这个对齐数可以通过pragma
指令进行修改。
#pragma pack(想要的默认对齐数)
修改方式:
#pragma pack(1)
//修改偏移量为1
struct A {char c1;int i;char c2;
}A;
#pragma pack()
//使默认偏移量变回编译器的缺省值
案例:
#ifndef _CRT_SECURE_NO_WARNINGS
#define _CRT_SECURE_NO_WARNINGS 1
#endif#include<iostream>
#include<cstdio>#pragma pack(1)
//修改偏移量为1
struct A {char c1;int i;char c2;
};
//定义完A后,使默认偏移量变回编译器的缺省值
#pragma pack()
struct B {//再定义B时是按照默认对齐数进行定义char c1;int i;char c2;
};
void f1() {std::cout << sizeof(A) << "\n";std::cout << sizeof(B) << "\n";
}void f2() {
#pragma pack(2)struct C {char c1;int i;char c2;};
#pragma pack()struct D {char c1;int i;char c2;};std::cout << sizeof(C) << "\n";std::cout << sizeof(D) << "\n";
}int main() {f1();f2();return 0;
}
输出结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