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阅读了《企业IT架构转型之道》记录和思考如下,供大家学习参考。随着企业的数字化转型推进,很多企业开始从原来的SPA模式应用转变为平台+技术+应用,比如阿里巴巴的共享服务中心,传统企业的统一认证的share服务等等。可以说,共享服务中心是各类中台架构的基石。沉淀了一系列建设原则。这里阐述的服务能力有两类,一个是底层的PaaS能力,用于解决分布式、可靠性、可用性、容错、监控及运维层面的通用需求;一个是业务能力,用于提供的核心业务支撑能力,支撑上层业务的敏捷、稳定和高效。
互联网的共享服务中心主要包括用户中心、商品中心、交易中心与店铺中心。
传统企业的共享服务中心主要包括用户中心、财务中心、采办中心、业务大数据中心、AI中心、数字孪生服务中心、BI报表中心等。
一、共享服务中心的特点
相比较传统的单体服务来说,流行的服务中心具有哪些特点:
1.服务中心一定是不断发展的。服务化架构是逐步推进的,形成共享,并根据上层的需求多样化及时对服务层提出更多的定制化及业务的快速反应,也就是说能力反映出业务的变化性。
2.服务中心中的服务形态多样性。接口是服务的最主要形式,还有界面形式的服务,主要分为接口服务、工具服务、数据服务等。
3.服务中心可以进一步划分。服务中心是业务领域的概念,落地到业务架构上并不需要一一对应,服务中心是根据业务和数据的完整性和独立性来设计的,服务中心包含的子模块更多是从系统设计和业务架构层面考虑的,服务中心可以有单个服务模块,也可以有多个服务模块。
二、共享服务中心的建设原则
服务中心建设主要从设计、运营和工程层面考虑。设计层面主要从面向对象的分析和设计方法,运营层面考虑一个完整的业务模型,从数据运营和业务整合的价值方面考虑,工程层面考虑基于分布式架构解决一体化架构在大规模应用中的问题。服务划分的原则如下:
1.高内聚、低耦合原则:服务内的业务相关性高、依赖性强,服务中心之间隔离性比较大。
2.数据完整性原则:数据模型统一,业务关键数据和业务相关数据,实时在线数据和离线计算数据。
3.业务可运营性原则:从业务角度出发,更多的承载业务逻辑、沉淀业务、产生业务价值的业务单元。运营性有两层含义,一个是业务本身的活力,业务处于快速生长期,运营目标是为了满足上层的业务需求。逐步沉淀;一个是业务内部孕育出的创新想法。
4.渐进性建设原则:从降低风险和实施难度,采取小步快跑方式逐步递进。
通用的共享服务中心架构图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