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录
- 单例模式
- 一. 什么是单例模式
- 二. 饿汉模式
- 三. 懒汉模式
- 四. 多线程下的懒汉模式
单例模式
一. 什么是单例模式
在接下来的学习中我会依次为大家介绍以下几种设计模式:
- 单例模式
- 工厂模式
- 适配器模式
- 门面模式
- 代理模式
单例模式简单来说就是多次调用只有这一个对象;
在单例模式的设计思想运用中,较为突出的运用有以下三点:
- 饿汉模式
- 懒汉模式
- Spring Bean的单例
Spring Bean的单例模式在上篇文章中已经讲过,就不再一一赘述了,忘记了的小伙伴可以翻看一下之前文章进行温故一下~
接下来我们来学习饿汉模式以及懒汉模式。
二. 饿汉模式
饿汉模式:类加载的同时,创建实例.
简单来说就是加载时创建实例,在接下来的使用中只能使用这一个实例,调用的也是这一个实例,修改的也是这一个实例。
饿汉模式的代码如下:
class Singleton {private static Singleton instance = new Singleton();private Singleton() {}public static Singleton getInstance() {return instance;}}
三. 懒汉模式
类加载的时候不创建实例.第⼀次使⽤的时候才创建实例.
简单来说就是加载时创建实例,在接下来的使用中只能使用这一个实例,调用的也是这一个实例,修改的也是这一个实例。
懒汉模式的代码如下:
class Singleton {private static Singleton instance = null;private Singleton() {}public static Singleton getInstance() {if (instance == null) {instance = new Singleton();}return instance;}
}
上述懒汉代码在单例线程中是安全的,但是在多线程中是不安全的,因为线程的随机调度,会让代码创建多个实例。
四. 多线程下的懒汉模式
上⾯的懒汉模式的实现是线程不安全的.
- 线程安全问题发生在首次创建实例时.如果在多个线程中同时调用getInstance方法,就可能导致创建 出多个实例.
- ⼀旦实例已经创建好了,后面再多线程环境调用getInstance就不再有线程安全问题了(不再修改 instance了)
加上synchronized和if的双重判断可以改善这⾥的线程安全问题.
class Singleton {private static volatile Singleton instance = null;private Singleton() {}public static Singleton getInstance() {if (instance == null) {synchronized (Singleton.class) {if (instance == null) {instance = new Singleton();}}}return instance;}
}
理解双重if判定/volatile:
加锁/解锁是⼀件开销⽐较⾼的事情.⽽懒汉模式的线程不安全只是发⽣在⾸次创建实例的时候.因此
后续使⽤的时候,不必再进⾏加锁了.
外层的if就是判定下看当前是否已经把instance实例创建出来了.同时为了避免"内存可⻅性"导致读取的instance出现偏差,于是补充上volatile.
当多线程⾸次调⽤getInstance,⼤家可能都发现instance为null,于是⼜继续往下执⾏来竞争锁,其
中竞争成功的线程,再完成创建实例的操作.
当这个实例创建完了之后,其他竞争到锁的线程就被⾥层if挡住了.也就不会继续创建其他实例.
- 有三个线程,开始执行 getInstance ,通过外层的 if (instance == null) 知道了实例还没有创建的消息.于是开始竞争同⼀把锁.
- 其中线程1率先获取到锁,此时线程1通过⾥层的 if (instance == null) 进⼀步确认实例是否已经创建.如果没创建,就把这个实例创建出来.
- 当线程1释放锁之后,线程2和线程3也拿到锁,也通过⾥层的 if (instance == null) 来确认实例是否已经创建,发现实例已经创建出来了,就不再创建了.
- 后续的线程,不必加锁,直接就通过外层 if (instance == null) 就知道实例已经创建了,从⽽不再尝试获取锁了.降低了开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