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报&周刊合集 | 🎡ShowMeAI官网 | 🧡 点赞关注评论拜托啦!
1. 你可能不知道:Google Graveyard「埋葬」着 300 个被谷歌搞砸的项目
官网链接 → https://killedbygoogle.com
Google Graveyard (Killed by Google) 是一个非常知名的开源项目。这个网站以「墓地」的形式,收录了 Google 公司宣布关停的服务、产品、硬件或者 App,并为每个项目立了一座墓碑,简要回顾其功能并记录起止时间。
项目发起者是 Cody Ogden。目前,Google Graveyard 已经收录了 295 个项目,而且还在持续更新中。
Google Graveyard 是硅谷互联网浪潮的见证者,也是 Google 历史项目的「扫墓人」。它让我们知道,即便是全球顶级的科技公司,也有这么多的误判、失败和不得已。
Microsoft 微软也有一个类似的项目网站 → https://killedbymicrosoft.info
2. 科技领域创业的失败史:483 家明星初创公司,十年生死两茫茫
官网链接 → https://www.cbinsights.com/research/startup-failure-post-mortem/
CB Insights 是一家全球知名的市场情报和分析公司,总部位于美国纽约。
CB Insights 从2014年起就在持续更新「startup failure post-mortems (创业失败案例剖析)」,记录知名创业公司 (尤其是科技行业) 的失败并剖析原因。目前已经积累了 483 个案例。
最近一次更新是2024年5月28日,详细记录并剖析了 10 家失败的创业公司案例。它们的共同点是曾经融资额超高,备受瞩目和期待 😞
👆 如上图所示,每个都有项目介绍、投资人清单、融资总额、巅峰估值,以及失败原因分析。感兴趣可以前往官网查看详细介绍。
CB Insights 的投资人和数据分析师们,通过大量的失败案例、几百份创始人的失败经验总结,分析出了创业失败的12个主要原因。
以及!一个值得注意的规律是,创业公司的失败,很少单个原因导致的,通常是多个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 〖38%〗 Ran out of cash/failed to raise new capital 资金链断裂/融资失败
- 〖35%〗 No market need 市场需求不足
- 〖20%〗 Got outcompeted 竞争劣势明显
- 〖19%〗 Flawed business model 商业模式缺陷 (渠道单一或者没能找到规模化的盈利方式)
- 〖18%〗 Regulatory/legal challenges 监管与法律阻碍
- 〖15%〗 Pricing/cost issues 定价与成本困境
- 〖14%〗 Not the right team 团队组建失策 (技能覆盖不够全面或关键岗位空缺/不胜任)
- 〖10%〗 Product mistimed 产品推出时机不当
- 〖8%〗 Poor product 产品存在缺陷
- 〖7%〗 Disharmony among team/investors 团队/投资者矛盾
- 〖6%〗 Pivot gone bad 战略转型失败
- 〖5%〗 Burned out/lacked passion 创始人倦怠/热情消退
3. AI Graveyard:738 个关停的 AI 项目,曾像流星一样划破夜空
官网链接 → https://dang.ai/ai-graveyard
AI工具聚合网站 DANG! 仿照「Google Graveyard」设立了「AI Graveyard」,用来记录这轮 GenAI 浪潮里已经关停的AI项目。目前已经有 700 多个了。
投票比较高的几个项目,也曾风光无限:Prompt box 是深受欢迎的提示词管理工具,FreewayML、StockAI 是知名的 Stable Diffusion 套壳网站,主打无广告和个性化搜索引擎的 Neeva 曾经一度被视为 Google 的有力竞争者,甚至还有 OpenAI 推出的AI语音识别产品Whisper.ai ……
甲子光年 (中文科技媒体) 整理并分析了网站目前收录的 738 个AI项目,并进行了简单数据分析和归类 (有交叉):
- 文生文产品 (Chatbot、AI写作等) 共271个,约占37%
- 文生图产品 (AI绘画、AI设计等) 共216个,约占29%
- 文生音视频产品 (AI语音、AI视频等) 共73个,约占10%
- 其他类产品 (AI代码工具、SEO优化工具等) 供 246 个,约占33%
作者分析,这些产品失败的主要原因是「套壳没做好」和「盈利模式单一 (订阅会员 & 买积分换使用次数)」。
它们分别对应着日报上一条的第9项「Poor product 产品存在缺陷质量欠佳」和第4项「Flawed business model 商业模式缺陷」。
⋙ 文章中有比较详细的举例分析,感兴趣可以看看原文
4. 创业是勇敢者的游戏:Building in Public,Failing in Public,华丽丽地失败也蛮酷的!
个人分享网站 → https://mrsteinberg.com/
项目记录网站 → https://dare.fail/me/
James Steinberg 是一位非常特别的创业者!他不仅连续创业,还把近三十个项目的进展和数据,全都公开了!
这些项目的跨度非常大,结局也迥异:有的挣到了大钱、有点拿到了 Y Combinator 的资金支持,有的被收购了,有的被拆分了,当然更多的失败了 👀
但 James Steinberg 对成败非常坦然。他还提出了「Failing in Public」的理念 (对应开发者的 Building in Public),鼓励创业者勇敢接受和面对失败。
🔔 成功率仅 15.79%
他正在进行中的项目有8个,感觉也就下面这2个项目靠点谱 😂
- [24] Dare to Fail Gloriously:也就是当前网页,实时记录所有创业项目的信息和数据变化。
- [20] Personal Blog:从2018年开始,每两周发布一次关于创业和创意的文章。已经收获了 30K+ 阅读。
已经完成的项目有19个,成功的3个,成功率只有 15.79% 😅
不过!他最成功的项目赚到了 5000 万美元,另一个做到了月入3万美元,第三个也被成功收购! 而且!他还拿到了 YC 的资金支持,2次!! 🍋🍋🍋
失败的项目就很有意思了。有4个项目没有用户,有6个甚至从未启动,而伤他最深的原因是联合创始人纠纷,失去朋友也失去了机会。
[14] ZipX 〖✔成功〗
- 疫情期间在东南亚从事抗疫物资的进出口贸易,主营口罩和洗手液
- 结束原因:防疫结束
- 总收入:5000万美元
[13] Trusu〖✔成功〗
- 面向身在香港的外籍人士,允许他们网上订购美国的任何产品,然后集中运送到香港
- 结束原因:被 ZipX 收购
- 总用户数:2000
- 总收入:每月3万美元
- 筹资金额:18.5万美元(Y Combinator)
[8] Pedal〖✔成功〗
- 一款可以购买健身房日票的移动应用
- 结束原因:被收购
🔔 关于营销的14点心得
James Steinberg 在网站专门开了一个分区,实时记录和分析流量数据的变化。例如,全平台粉丝数量 (Followers),既分析了粉丝来源占比,也有每个平台粉丝量随时间的变化曲线。如果你也是创业者且对海外流量感兴趣,不妨研究下这部分~
此外,他还分享了 14 条自己的流量&营销心得。日报打乱了原有的时间顺序,按照主题整理了一下。感觉很实用啊!
- 初期在 subreddit 和 Hacker News 发帖+评论,吸引第一波精准用户。
- 锁定垂直领域大V,积极在他们帖子的评论区发言,吸引粉丝成为早期关注者。
- 让大V转发、点赞和评论自己的帖子。方法可以是夸夸大V(最好见解独到)、吵架站队、评论区留下相关链接,还可以创作他们感兴趣的内容。
- 如果某篇帖子获得了很多点赞和转发,可以尝试付费推广。但广告吸引来的粉丝可能几周后就取关了,值得警惕。
- 发帖建议使用视频、图片、文字,不要只用外链,避免被各平台的版主/审核人员归为垃圾信息,或者被算法降低推荐权重。
- 视频 > 图片 > 纯文字,大多数人刷屏时不开声音,所以视频要加字幕,而且开头几秒最重要。
- 邮件订阅更适合深度用户,社交媒体则可以吸引更多轻度爱好者,还能提供社交证明。
- 网站 / Instagram / TikTok / LinkedIn 可以吸引大量新用户的一次性访问,Twitter / YouTube 更容易让人反复查看,尽量将粉丝引导到这两个平台。
- TikTok / YouTube / Instagram 的用户追求娱乐,Twitter / LinkedIn 用户喜欢参与讨论。
- 选择有趣且相对冷门的内容,或者借鉴前几年曾爆火过的话题,也可以从采访或者评论他人内容起步。这些对生产创意内容有帮助,但也要适可而止。
- 总结热点且越及时越好,毕竟大多数人懒得看长文。可以从不同角度(幽默、干货等)多次总结和发布,看看哪个效果最好。
- 保持社交媒体的高频率发帖 (每天多次发帖有助于被推荐)。坚持6周以上,只要质量不差,就多发。
- 时不时发布一篇总结文章,回顾至今所做的一切。一个包含所有努力、细节和失败的逆袭故事,几条让读者感觉可以复用的实用建议,比单纯的结果展示更能吸引人。
- 先有用户,再谈收费。
5. 如果你家创始人又在发癫:把这份反面教材甩他脸上 (bushi
Erik Bernhardsson 是一家科技公司的创始人和 CEO。他借鉴二战时 CIA (中情局) 编写的「Simple Sabotage Field Manual (简单破坏行动手册)」,写了这篇「Simple sabotage for software」,从技术、产品、领导力、招聘、项目管理等几个方面,详细讲解了如何搞垮一家软件公司。
假设!你家 CTO (首席技术官) 或其他高职级负责人,是对家派来的卧底。他们领到的任务是,在不被发现的前提下尽可能破坏公司生产力,后果越严重越好。主打一个看似人畜无害,实则用心险恶。
而你!发现了猫腻!快拿出这份证据给到创始人,大喊「他就是狼人」!
日报整理部分要点,原文列举了更详细的内容 → https://erikbern.com/2023/12/13/simple-sabotage-for-software.html
⋙ 微信内阅读
🔔 技术
- 入职就要求技术团队重写核心系统代码,预计耗时 6个月 - 18个月。把责任甩给前任 CTO。
- 以安全、合规等理由,把代码更改等常见工作流程改得极其复杂。
- 确保能追踪和记录全部任务,而且还要经过多人小组的任务审查、优先级排序和确认签字。
- ……
🔔 产品
- 坚持在部署前完成所有功能。
- 制定极其详细的「战略」计划。
- 贴合最新趋势并借此消耗资源。比如启动一个看似合理实则空洞的「AI战略」,然后花费大量费用在供应商、顾问等方面。
- ……
🔔 领导力
- 大谈特谈战略、功能、技术复杂性。
- 大量使用虚线汇报关系。
- 大事小事先开会。
- ……
🔔 招聘
- 把招聘流程搞得看似客观,但实际全凭主观好恶。
- 招聘高级别员工时,开价极高并许诺大量 HeadCount。
- 把招聘岗位的头衔和职位,写得夸大甚至夸张,这样就能吸引到机会主义者。
- ……
🔔 项目管理
- 要求所有项目预算必须详细准确。
- 频繁使用昂贵的外部机构,然后把他们没能完成的原型交给内部团队。
- ……
◉ 点击 👀日报&周刊合集,订阅话题 #ShowMeAI日报,一览AI领域发展前沿,抓住最新发展机会!
◉ > 前往 🎡ShowMeAI,获取结构化成长路径和全套资料库,用知识加速每一次技术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