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线程池基本参数
1、corePoolSize(核心线程数)
线程池中的常驻线程数。即使线程池中的线程都处于空闲状态,也不会被销毁,除非设置了allowCoreThreadTimeOut。
2、maximumPoolSize(最大线程数)
线程池中允许的最大线程数。当队列满了,并且已创建的线程数小于最大线程数时,会创建新的线程来处理任务。
3、keepAliveTime(线程空闲时间)
当线程数大于核心线程数时,这是多余空闲线程等待新任务的最长时间。超过这个时间后,多余的空闲线程将被终止。如果allowCoreThreadTimeOut被设置为true,则核心线程也会遵循此规则。
4、unit(时间单位)
keepAliveTime的时间单位,如TimeUnit.SECONDS、TimeUnit.MILLISECONDS等。
5、workQueue(任务队列)
用于保存等待执行的任务的阻塞队列。常用的队列有ArrayBlockingQueue、LinkedBlockingQueue、SynchronousQueue等。
6、threadFactory(线程工厂)
用于创建新线程的工厂,可以通过自定义的线程工厂给每个新创建的线程设置更有意义的名字。
7、handler(拒绝策略)
当线程池无法处理新任务时(即线程池中的线程数已达到最大线程数,并且工作队列已满),将采取的拒绝策略。Java提供了四种预定义的拒绝策略,包括AbortPolicy、CallerRunsPolicy、DiscardOldestPolicy和DiscardPolicy。
2、使用方法
在Java中,通常使用java.util.concurrent.Executors工厂类来创建线程池,但更推荐直接使用ThreadPoolExecutor类来创建,因为这样可以更明确地设置线程池的参数。
以下是一个简单的示例,展示了如何使用ThreadPoolExecutor类创建一个线程池:
import java.util.concurrent.ArrayBlockingQueue;
import java.util.concurrent.ThreadPoolExecutor;
import java.util.concurrent.TimeUnit;public class ThreadPoolDemo {public static void main(String[] args) {// 创建一个线程池ThreadPoolExecutor executor = new ThreadPoolExecutor(5, // 核心线程数10, // 最大线程数60, // 空闲线程等待新任务的最长时间(秒)TimeUnit.SECONDS, // 时间单位new ArrayBlockingQueue<>(100), // 任务队列// 线程工厂(可选)// new ThreadFactory() {...},// 拒绝策略(可选)// new ThreadPoolExecutor.AbortPolicy());// 提交任务到线程池for (int i = 0; i < 150; i++) {Runnable worker = () -> {System.out.println(Thread.currentThread().getName() + " 正在执行任务 " + i);try {Thread.sleep(2000); // 模拟耗时任务} catch (InterruptedException e) {e.printStackTrace();}};executor.execute(worker);}// 关闭线程池executor.shutdown();}
}
请注意,在使用完线程池后,应调用其shutdown()或shutdownNow()方法来关闭线程池,以释放资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