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济学(三)
- 总产出、价格水平和经济增长
- 总产出、总收入和总支出
- 总产出、总收入和总支出的概念及联系
- 国内生产总值
- 国内生产总值(GDP)的定义
- GDP的衡量方法
- GDP的相关概念
- GDP的核算方法
- 总需求、总供给和市场均衡
- 总需求
- 总需求及其假设
- IS曲线:总收入和总支出的均衡
- LM曲线:货币市场的均衡
- 总需求曲线:IS-LM模型
- 总需求曲线的移动
- 总供给
- 总供给的相关概念
- 总供给曲线的移动
- 宏观经济均衡
- 长期均衡
- 衰退差
- 通胀差
- 滞胀
- 总需求和总供给曲线的综合分析
- AD和AS线的独立移动
- AD和AS线同时移动
- 经济增长及其持续性
- 经济增长的来源
- 可持续增长的衡量
- 生产函数与潜在GDP
- 劳动生产率
总产出、价格水平和经济增长
总产出、总收入和总支出
总产出、总收入和总支出的概念及联系
总产出是指在一段时间内一个经济体产出的所有商品和服务的总价值。
总收入是指在一段时间内一个经济体中所有生产要素参与生产商品与服务过程中所得报酬的价值。一个经济体内,厂商为生产要素付费并将要素投入生产,最终得到总产出。因此,总产出等于总收入。
总支出是指一段时间内一国消费者花费在一个国家所生产的商品和服务上的总费用。总支出也等于总产出和总收入,其具体原理可通过下图进行说明。
假设在一个简化的经济体中,只有家庭和厂商。家庭向公司提供劳动、资本等生产要素,而公司利用这些生产要素进行生产所得到的最终商品或服务被家庭消费。同时,公司以工资、利润等形式将收入反馈给家庭。从该过程中可以看出:在长期,一个国家的总产出、总收入和总支出相等,即:
A g g r e g a t e o u t p u t = A g g r e g a t e i n c o m e = A g g r e g a t e e x p e n d i t u r e Aggregate\;output=Aggregate\;income=Aggregate\;expenditure Aggregateoutput=Aggregateincome=Aggregateexpenditure
国内生产总值
国内生产总值(GDP)的定义
-
国内生产总值的定义
在宏观经济学中,一个国家的经济总量可由不同的指标来衡量,而其中最常用的指标是国内生产总值。国内生产总值是一个国家在一段时间内新生产出的最终商品或服务的总市场价值。 -
GDP定义的解读
国内生产总值的定义看似简单,实际上需要强调以下六点。
第一,“一个国家”:GDP是属地概念,衡量的是一个国家内的经济活动。因此,本国居民在国外的经济活动,不计入本国GDP。
第二,“一定时间内”:GDP是一个流量而非存量的概念。GDP中包含的所有商品或服务必须是对应的计量期间内生产出来的。
第三,“新生产出的”:必须是计量期间内新生产出来的商品或服务。因此,前一期间生产出的产品不能计入计量期间的GDP。
第四,最终商品或服务:GDP衡量的是最终商品或服务的市场价值。因此,中间产品不计入GDP。
第五,市场价值:GDP衡量的是最终商品或服务的市场价值。因此,要存在合法的市场来决定这些商品或服务的市场价值。
第六,特例:一般而言,GDP只包括那些由市场决定的商品或服务的价值,然而政府服务和自用住宅这类商品即使没有在市场上销售,也被计入GDP。政府通过警察、消防员、执法人员和其他政府人员所提供的服务,通常以其成本(例如工资),计入GDP。对于新的自用住宅,并不是按照市场价格将房屋的价值直接全部计入GDP中,而是将房屋的总价值平摊到整个居住期间,得到每年的房屋租金,将其分别计入各期的GDP。
GDP的衡量方法
计算GDP时,有两种相互区别但又相互联系的衡量方法,即最终产值法和总附加值法。
根据GDP的定义,GDP可以直接用最终商品或服务的市场价值来衡量,即最终产值法。此外,GDP也可以用每个生产阶段产生的经济附加值的总和来衡量,即总附加值法。不论哪种方法,GDP的最终价值理论上应该相同。具体计算过程,可参照下表中关于面包制作销售的实例。
每个阶段的收入(USD) | 每个阶段的附加值(USD) | ||
---|---|---|---|
农民从磨坊主处得到的收入 | 0.15 | 0.15 | 农民创造的附加值 |
磨坊主从面包房处得到的收入 | 0.46 | 0.31 | 磨坊主创造的附加值 |
面包房从零售商处得到的收入 | 0.78 | 0.32 | 面包房创造的附加值 |
零售商从消费者处得到的收入 | 1.00 | 0.22 | 零售商创造的附加值 |
1.00 | 1.00 | ||
最终产品的价值 | 总附加值=创造的总收入 |
上表中,农民种植出小麦,并以USD 0.15的价格卖给磨坊主。其中,农民通过种植小麦创造的附加值为USD 0.15。随后,磨坊主将小麦磨成面粉,以USD 0.46的价格卖给面包房。其中,磨坊主将小麦磨成面粉,创造的价值=0.46-0.15=USD 0.31。以此类推,可根据每个阶段的收入计算出每个阶段的经济附加值。而总的经济附加值与最终商品的价值相同。在上述例子中,都为USD 1.00。
GDP的相关概念
与GDP相关的概念包括:名义GDP、实际GDP和GDP平减指数。
-
名义GDP和实际GDP
GDP反映最终商品或服务的价值,因此其增长取决于两个因素:商品或服务产量的提升或价格的上涨。然而,由于价格水平的变化而导致的GDP变化并不能反映一个国家真实的经济活动水平(试想个人薪水翻倍但物价也翻倍的情形)。为了更准确地计量一个国家的经济活动水平,引入实际GDP的概念。实际GDP衡量的是价格水平不变时,经济体商品与服务的总价值。
具体而言,名义GDP和实际GDP的差别在于计算时所使用的价格水平不同。在计算实际GDP时,根据价格不变的假设,使用的是基年价格。而计算名义GDP时,使用的是当期市场价格。两者计算公式如下:
名义 G D P t = ∑ P t × Q t 名义GDP_t=\sum{P_t} \times Q_t 名义GDPt=∑Pt×Qt
实际 G D P t = ∑ P B × Q t 实际GDP_t=\sum{P_B} \times Q_t 实际GDPt=∑PB×Qt
其中, P t P_t Pt为当年即第 t t t年的价格; Q t Q_t Qt为第 t t t年的产量; P B P_B PB为基年的价格。 -
GDP平减指数
GDP平减指数被定义为:
G D P 平减指数 = 名义 G D P 实际 G D P × 100 GDP平减指数=\frac {名义GDP} {实际GDP} \times 100 GDP平减指数=实际GDP名义GDP×100
如上式所示,GDP平减指数等于名义GDP除以实际GDP再乘以100.其中,名义GDP和实际GDP仅在价格的选取上有所不同。因此,GDP平减指数可以反应一个国家整体价格水平的变化。GDP平减指数的变化可以衡量一个国家的通货膨胀。若通货膨胀较高,名义GDP和实际GDP之间差额较大,GDP平减指数也较大。
GDP的核算方法
前文提到,一个经济体的总产出、总收入和总支出三者相等。相应的,可以用产出法、收入法和支出法来核算一个经济体的GDP。下文主要接受支出法和收入法。
-
支出法
一个国家的经济大体可以划分为四大经济部门,分别是:居民部门、企业部门、政府部门和外贸部门,这四个部门的经济活动组成了GDP。因此,支出法计算GDP的公式如下:
G D P = C + I + G + ( X − M ) GDP=C+I+G+(X-M) GDP=C+I+G+(X−M)
其中,C为私人部门的消费(即消费者在最终商品和服务上的支出);I为国内私人部门投资,包括企业在实物资本(如厂房和设备)上的投资以及存货投资(即存货的变化);G为政府部门在最终商品和服务上的支出;(X-M)为净出口,X为出口,M为进口。 -
收入法
收入法通过统计国内总收入来计算GDP,其具体公示如下
G D P = 国内总收入 = 国内净收入 + 固定资本消耗 + 统计误差 GDP=国内总收入=国内净收入+固定资本消耗+统计误差 GDP=国内总收入=国内净收入+固定资本消耗+统计误差
其中:
- 国内总收入是生产最终产出过程中投入的所有生产要素所获得的收入之和。国内总收入的具体计算公式如下:
国内总收入 = 员工报酬 + 总营业盈余 + 总混合收入 + 扣除补贴后的生产税 + 扣除补贴后的商品税和进口税 国内总收入=员工报酬+总营业盈余+总混合收入+扣除补贴后的生产税+扣除补贴后的商品税和进口税 国内总收入=员工报酬+总营业盈余+总混合收入+扣除补贴后的生产税+扣除补贴后的商品税和进口税
员工报酬包括直接报酬和补充报酬。直接报酬是以现金形式支付的工资;补充报酬是指雇主缴纳的社会保障费用,如养老金和医疗保险。
总营业盈余是指公司企业所获得的税前利润,而公司企业既包括一般公司,也包括私人企业、非盈利企业和政府企业。总营业盈余衡量了商业活动中整体资本的回报,故而涵盖了金融资产或自然资源的租金、利息等相关资本收入。
总混合收入是指与总营业收入类似,只不过衡量的是非公司企业所获得的税前利润,如农场收入等。
扣除补贴后的生产税主要包括财产税和工薪税。
扣除补贴后的商品税和进口税主要包括营业税、燃油税和进口关税。 - 固定资本消耗是生产商品和服务过程中资本的损耗(即折旧)。经济学中假设,当资本出现损耗时,为了维持资本现有的生产力水平,必须对一部分国内总收入进行再投资。
- 统计误差是统计调整项。理论上认为,使用收入法和支出法计算的GDP应该相同。但在实务中,由于收入法和支出法所依据的数据不同,导致计算出的GDP不一致,为了使两种方法计算出的GDP相同,需要加入统计误差。
国内总收入衡量的是整个国家内所有要素的收入,但国内总收入不等于个人收入。个人收入又称基本居民收入,它衡量了居民收入和消费者的购买力。个人收入的具体公式如下:
个人收入 = 员工报酬 + 净混合收入 + 净财产收入 个人收入=员工报酬+净混合收入+净财产收入 个人收入=员工报酬+净混合收入+净财产收入
居民可支配收入等于个人收入减去个人所得税。它衡量了个人可用于消费和储蓄的税后收入,与居民的消费和储蓄决策息息相关。居民可支配收入的公式表达为:
居民可支配收入 = 个人收入 − 个人所得税 居民可支配收入=个人收入-个人所得税 居民可支配收入=个人收入−个人所得税
总需求、总供给和市场均衡
在微观经济学中,普通商品的需求曲线是一条向下倾斜的曲线,并由替代效应和收入效应所决定。在宏观经济学中,虽然总需求曲线的形状与微观经济学中的类似,但是总需求不存在特定的替代品,不能用收入与替代效应来分析。
总需求
总需求及其假设
-
总需求及总需求线
总需求代表在给定的价格水平下,居民、企业、政府和外贸部门有意愿且有能力购买的商品和服务的总量。总需求曲线与微观部分的需求曲线类似:价格水平下降,总需求量增加。但是,总需求线的理论与微观部分的需求线不同。 -
总需求线的假设条件
总需求线代表了以下的两个条件同时成立时,总收入和价格水平的关系。
条件一:总收入=总支出。
条件二:货币需求=货币供给。
其中,条件一意味着商品和服务市场的均衡。条件二意味着货币市场的均衡,即居民和企业愿意持有的货币量等于经济体的货币供给量。
IS曲线:总收入和总支出的均衡
-
总收入
由上三式联立可得:
个人可支配收入 = Y + F − S B − R 个人可支配收入=Y+F-S_B-R 个人可支配收入=Y+F−SB−R
其中,Y为GDP;F为转移支付;SB为企业储蓄,等于企业留存收益和折旧之和;R为税收,包括企业直接税、企业间接税和个人所得税。
而居民的个人可支配收入的量大流向为:商品和服务的消费和居民储蓄,即:
个人可支配收入 = C + S H 个人可支配收入=C+S_H 个人可支配收入=C+SH
联立上两式可得:
Y + F − S B − R = C + S H Y+F-S_B-R=C+S_H Y+F−SB−R=C+SH
整理可得:
Y = C + ( S H + S B ) + ( R − F ) = C + S + T Y=C+(S_H+S_B)+(R-F)=C+S+T Y=C+(SH+SB)+(R−F)=C+S+T
其中,S=SH+SB为国内私人部门储蓄;T=R-F为净税收。 -
总收入和总支出的均衡
由总需求线的条件一,即总收入=总支出可得:
Y = C + S + T = C + I + G + ( X − M ) Y=C+S+T=C+I+G+(X-M) Y=C+S+T=C+I+G+(X−M)
移项则可得到国内储蓄、投资、财政余额和贸易余额的基本关系:
S = I + ( G − T ) + ( X − M ) S=I+(G-T)+(X-M) S=I+(G−T)+(X−M)
如上式所示,国内私人储蓄有三大去向:投资性支出、政府赤字融资和贸易盈余时对国外的债权。若X-M<0即出现贸易赤字时,国外储蓄会流入国内来补充国内私人储蓄。
将上式继续变形,可得:
S − I = ( G − T ) + ( X − M ) S-I=(G-T)+(X-M) S−I=(G−T)+(X−M)
其中:
- 国内储蓄(S)与实际收入(Y)正相关:随着实际收入的增加,国内储蓄增加。
- 投资(I)取决于两个因素:利率水平和总收入或总产出(Y)。利率水平(r)反映了投资的融资成本,与投资负相关:利率上升,企业融资成本增加,投资减少。总产出或总收入作为对新投资盈利的预期(Y),与投资正相关:产出水平越高、企业产能利用率越高,新投资的预期回报率越高,投资越多。
- 财政余额(G-T)中,由于G通常对经济变化不敏感,故而经济学家将其视为常量( G ˉ \bar G Gˉ)。净税收(T)与总收入(Y)正相关:净税收随着总收入的增加而增加。
- 贸易余额或净出口(X-M)与本国总收入负相关且与外国总收入正相关。当本国总收入(Y)增加时,本国居民对进口商品的需求增加,进口增加,从而净出口减少;当外国总收入增加时,外国居民对本国商品的需求增加,出口增加,进而净出口增加。
- IS曲线的推导
基于上式及其各部分的具体含义,可将其改写为与利率和总收入或总产出相关的函数:
S ( Y ) − I ( r , Y ) = G ˉ − T ( Y ) + ( X − M ) ( Y ) S(Y)-I(r,Y)=\bar G-T(Y)+(X-M)(Y) S(Y)−I(r,Y)=Gˉ−T(Y)+(X−M)(Y)
如上式所示,等式左侧同时受r和Y的影响,而等式右侧只受Y的影响。虽然S和I都与Y正相关,但经济学家假设总收入对储蓄的影响大于其对投资的影响。因此,等式左侧(S-I)与总收入(Y)正相关,且与利率水平(r)正相关。等式右侧,由于总收入(Y)与净税收(T)正相关且与净出口(X-M)负相关,故而(G-T)+(X-M)与总收入(Y)负相关,将等式左右两侧分别在下图中表示。
如上图所示,对于给定的总收入水平Y0,可得到(G-T)+(X-M)的相应水平。由于总收入等于总支出,(S-I)的水平确定,从而得到相应的利率水平r0。当总收入增加到Y1时,(G-T)+(X-M)下降,(S-I)也随之下降,利率水平下降至r1。因此,总收入水平(Y)和利率水平(r)呈反向关系,如下图所示。由于调整投资(I)与储蓄(S)是维持总支出等于总收入的主要途径,这条向下倾斜的线被称为IS曲线。
LM曲线:货币市场的均衡
总需求线的条件二为货币市场的均衡,即货币需求等于货币供给。
-
货币数量论
货币数量论提出以货币计量的总支出与货币量呈正比,可以用货币数量交易方程表示,即:
M V = P Y MV=PY MV=PY
其中,M为名义货币供给量;V为货币的流通速度,即货币作为交易媒介在经济中流动的平均速率;P为平均价格水平;Y为实际收入或支出。 -
货币需求
货币需求是指经济体中居民以货币形式而不是债券或股票的形式所持有的财富。货币的需求可分为三种:交易性需求、预防性需求和投机性需求。
交易性货币需求是指为交易活动而持有的货币。随着总收入的增加,商品和服务的交易量会增加,从而交易性货币需求会增加。因此,交易性货币需求(用MD1表示)与总收入(Y)正相关。
预防性货币需求是指人们为了预防突发事件而持有的货币。在一段时间内,交易活动量较大的个人或组织需要持有更多的预防性货币。例如,对于经常进行几千万交易的企业而言,1000元的预防性货币需求相对不足。因此,预防性货币需求(用MD2表示)与总收入正相关。
投机性货币需求是指根据其他金融资产的潜在机会或风险,预期其他资产价值下降而持有的货币。由于放弃了投资其他金融产品可能带来的收益,因此持有货币存在机会成本。当其他金融资产的收益率或市场利率上升时,持有货币的机会成本增加,投机性货币需求下降。当其他金融资产的预期风险上升(但收益率保持不变)时,投机性货币需求增加。因此,投机性货币需求(用MD3表示)与利率(r)负相关。
总货币需求(MD)为三种货币需求之和,其中MD1和MD2与总收入(Y)正相关,MD3与利率(r)负相关。因此,实际货币需求MD可表示为MD(r,Y)。 -
货币市场的均衡
对货币数量论的货币数量交易方程进行移项可得:
M P = 1 V × Y \frac M P=\frac 1 V \times Y PM=V1×Y
此时,方程左侧为实际货币供给(M/P)。若货币市场均衡,则实际货币供给等于实际货币需求,而实际货币需求(MD)又可以表示为MD(r,Y)。因此:
M S P = M D ( r , Y ) \frac {M^S} P=M^D(r,Y) PMS=MD(r,Y)
名义货币供给(MS)通常是由一国的中央银行决定的,经济中的私人部门无法控制其数量。同时,因为物价水平(P)在短期内是保持稳定的,所以实际货币供给(MS/P)可以视为常数。上式中,当实际收入(Y)增加时,实际利率(r)必须增加来维持货币需求与货币供给之间的均衡。因此,实际收入(Y)与实际利率(r)正相关,如下图所示。由于货币流动性需求和货币供给共同决定了这一正相关关系,这条向上倾斜的线被称为LM线。
总需求曲线:IS-LM模型
-
IS-LM模型
IS曲线和LM曲线都反映了实际收入(Y)和实际利率(r)之间的关系。将其组合在一起,IS曲线和LM曲线的交点代表着商品市场和货币市场同时到达均衡时所对应的利率水平和收入水平。
-
总需求线(AD)的推导
如上图所示,假设名义货币供给量不变,当价格水平(P)从PA增加到PB时,实际货币供给MS/P降低,所有收入水平对应的利率同时增加,LM向左移动,均衡点从A点移动到B点,实际收入水平从YA下降到YB。价格水平和实际收入的负相关关系被称为总需求曲线,如下图所示。
总需求曲线的移动
除了价格水平以外,其他任何影响居民、企业、政府和外贸部门的因素都会使得AD线移动。AD线的移动意味着所有价格水平下的总收入和总产出均发生变化。能够直接或间接影响总支出水平,从而使得AD曲线移动的因素有以下七个。
-
居民财富
居民财富包括金融资产和实物资产的价值。金融资产包括现金、储蓄、投资性证券、养老金等。实物资产包括土地、建筑等。居民进行储蓄是为了积累财富以供未来消费。若资产价值增加带来居民的财富增加,在降低储蓄比例、增加消费比例的情况下,仍然可以满足居民的长期储蓄目标。因此,资产价值增加,居民消费(C)增加,总需求增加,AD线向右移动,被称为财富效应。 -
消费者和企业的预期
消费者和企业对未来的预期会影响当期的支出水平。若消费者对未来持乐观预期,则会增加当期消费(C),从而总需求增加。若企业对未来经济持悲观预期,会增加当期投资(I),从而总需求增加。因此,消费者和企业的乐观预期会使得总需求增加,AD线向右移动。 -
利用率
产能利用率衡量了一个经济体利用其所有生产能力的程度。如果一个国家的产能利用率较高,已经充分利用了所有产能,若想继续扩大生产,必须增加投资(I),从而总需求增加,AD曲线向右移动。因此,产能利用率和总需求正相关。 -
政府的财政政策
财政政策会导致IS曲线的移动,从而影响总需求。政府的财政政策包括政府支出(G)和税收。
其中,政府支出(G)直接影响总需求,政府支出与总需求正相关:政府支出增加,总需求(Y)增加,AD线向右移动。
税收则间接影响总需求:税收增加,居民可支配收入减少,居民的消费(C)随之降低。同理,税收增加,企业的利润降低,投资(I)减小。因此,税收和总需求负相关:税收的增加会使得总需求下降,AD曲线向左移动。 -
央行的货币政策
货币政策会导致LM曲线的移动,从而影响总需求。央行可以通过货币政策调控货币供给量。当经济放缓时,央行采取宽松的货币政策(例如通过公开市场操作回购国债等),增加货币供给,使得利率下降,投资(I)和消费(C)增加,总需求增加,AD曲线向右移动。反之,当经济过热时,央行采取紧缩的货币政策,减少货币供给,利率上升,投资和消费减少,总需求降低,AD线向左移动。 -
汇率
汇率是指一种货币相对另一种货币的价格。汇率的改变会影响进口产品和出口产品的价格,进而影响总需求。
若本国货币相较于其他国家货币贬值,则本国商品价格降低且外国商品价格增加,随之出口(X)增加且进口(M)减少,净出口(X-M)增加,总需求增加,AD曲线向右移动。反之,若本国货币升值,则总需求降低,AD线向左移动。 -
世界经济的增长
随着国际化的进展,国际贸易增进各国间的经济联系。全球经济的增长,将增加本国商品的出口(X),总需求增加,AD线向右移动。
总供给
总供给的相关概念
总供给是指不同价格下生产者愿意提供的总产出。总供给曲线代表给定价格水平下国内商品或服务的总产量。
与微观经济类似,总供给的分析要区分长期和短期。这里的长期和短期并没有明确的时间点区分,只是不同期内的可变变量(包括工资、物价和预期等)不同。按照期间的不同,总供给曲线可以分为以下三种。
-
超短期总供给曲线
如下图所示,超短期总供给曲线是一条水平的的直线,即:在非常短的时间内,即使价格不变,企业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增加或减少产出。例如,如果需求高于预期,只要企业能够弥补可变成本,就可以更高强度地使用现有设备和员工来增加产出,从而获得更高的利润。
-
短期总供给曲线
如上图所示,短期总供给曲线向上倾斜,即随着时间长度的增加,更多的固定成本变成可变成本,从而产出水平和整体物价水平正相关。但是,此时仍有部分要素的价格是不变的。例如,虽然工资通常每年调整一次,但是有些企业在工会的制约下,没过几年才能调整工资。同时,原材料和其他要素的价格也通常由长期合同决定。因此,工资和其他投入的成本在短期内缺乏弹性,不会随着最终产品的价格变化而变化。当产品价格上升时,由于固定成本的存在,大部分企业的利润率上升,产能供给增加。因此,短期总供给和物价水平正相关。 -
长期总供给曲线
如上图所示,长期总供给曲线是垂直的,即价格水平对长期产出水平没有影响。在长期,实物资产仍然是固定不变的,但是工资和投入品价格可以调整。例如,若物价水平上升,在长期,工人会要求增加名义工资以保持其购买力不变。因此,当价格水平发生变化时,投入品价格也同比例变化,从而企业的利润不变,总产出水平不变。
长期供给曲线的位置由经济的潜在产出水平决定。上图中长期供给曲线所对应的实际GDP水平被称为潜在GDP。潜在GDP是一个国家的资源得到充分利用且劳动力充分就业情况下的产出水平。然而充分就业并不意味着没有失业,因为一个经济体中总会有人正在找工作、总会存在因为产业调整而失业的劳动者。因此,这里的充分就业是指在一个稳定失业率下的就业情况,而这个失业率被称为一个经济体的自然失业率。因此,潜在GDP被称为充分就业GDP和自然产出水平。
总供给曲线的移动
-
短期总供给曲线的移动
能够影响生产成本或者预期利润的因素都会使得SRAS曲线移动。影响因素主要有以下五种。
第一,名义工资:工资成本通常占企业总成本的较大部分。若名义工资上涨,企业的生产成本增加,利润降低,从而总供给下降,短期总供给曲线(SRAS)向左移动,因此,名义工资和总供给负相关。
第二,投入品价格:对大多数企业而言,原材料价格都是生产成本的重要组成部分。当投入品价格上升时,生产成本上升,企业利润下降,从而总供给减少,短期总供给曲线(SRAS)向左移动。因此,投入品价格和总供给负相关。
第三,企业税收和补贴:企业税收和总供给负相关,当企业税收增加时,总成本增加,利润降低,从而总供给减少,短期总供给曲线(SRAS)向左移动;反之,总供给增加,短期总供给曲线向右移动。企业补贴与总供给正相关:当企业补贴增加时,生产的单位成本降低,利润增加,短期总供给曲线向右移动;反之,总供给降低,SRAS线向左移动。
第四,价格预期:若企业预期其产品的价格相对于整体价格水平增加,销售收入相对于生产成本增加,则预期利润率增加,企业将提高产量,总供给增加,SRAS曲线向右移动。因此,企业产品的相对价格预期与总供给正相关。
第五,汇率:汇率主要影响原材料价格。若本币升值,进口原材料成本降低,企业利润增加,SRAS曲线向右移动。 -
长期总供给曲线的移动
长期供给曲线(LRAS)的位置由经济的潜在产出水平决定。潜在GDP衡量的是充分就业下,经济体的生产能力和实际GDP水平。影响长期总供给的因素主要有以下五点:
第一,自然资源的供给:自然资源是生产过程中必不可少的生产要素,可利用自然资源的增加使得长期总供给增加,LRAS向右移动。因此,自然资源的供给量和长期总供给正相关。
第二,实物资本的供给:实物资本包括固定资产、工厂、设备等。实物资本的积累会使得一个国家的最大生产能力增加。更多更高效的设备会提高工人的工作效率,增加产出,导致LRAS曲线向右移动。因此,实物资本的供给量与长期总供给正相关。
第三,劳动力的供给:劳动力供给增加,生产要素增加,经济体产量增加,长期总供给曲线(LRAS)向右移动;劳动力供给减少,LRAS曲线向左移动。因此,劳动力供给与长期总供给正相关。
第四,人力资本的供给:人力资本是指劳动力的质量。劳动力的质量和一个国家的教育水平、社会培训等因素直接相关。劳动力质量的提高使得厂商的生产效率提升,LRAS曲线向右移动。因此,人力资本的供给与长期总供给正相关。
第五,劳动生产力和科技:生产力衡量的是劳动生产率,即将投入转变为最终产品的效率。科技的进步可以提高生产力,从而降低劳动力成本,提高利润率。因此,科技的进步使得LRAS曲线向右移动。因此,劳动生产和科技与长期总供给正相关。
总供给曲线的移动因素如下表所示。
因素的增加 | 短期总供给曲线(SRAS)的移动 | 长期供给曲线(LRAS)的移动 | 原因 |
---|---|---|---|
名义工资 | 左移 | 无影响 | 劳动成本↑ |
原材料价格 | 左移 | 无影响 | 生产成本↑ |
商业税 | 左移 | 无影响 | 生产成本↑ |
补贴 | 右移 | 无影响 | 生产成本↓ |
对未来价格的预期 | 右移 | 无影响 | 预期利润↑ |
汇率(外币/本币) | 右移 | 无影响 | 生产成本↓ |
劳动力 | 右移 | 右移 | 资源基础↑ |
自然资源 | 右移 | 右移 | 资源基础↑ |
人力资本 | 右移 | 右移 | 资源基础↑ |
实物资本 | 右移 | 右移 | 资源基础↑ |
生产力和科技 | 右移 | 右移 | 生产效率↑ |
宏观经济均衡
前文分别介绍了AD与AS曲线,接下来介绍总供给(AS)和总需求(AD)如何决定经济体的实际GDP水平和实际物价水平。AD线与AS线的交点为均衡点。在这一点上,总产出的需求量等于总产出的供给量。由于供给曲线在短期和长期的形态不同,在实现短期宏观经济均衡时,失业率可能高于或低于充分就业水平。因此,宏观经济均衡可分为以下四种状态:
- 长期充分就业
- 短期衰退差
- 短期通胀差
- 短期滞涨
长期均衡
当短期的SRAS与AD曲线相交于一点时,经济达到了短期均衡。在短期均衡的状态下,经济可能会发展缓慢,或者是发展过热。如下图所示,长期均衡发生在SRAS、LRAS和AD三条曲线同时相交。此时:
- 均衡产出等于潜在GDP水平。
- 劳动力处于充分就业状态。
衰退差
- 衰退差的定义及现象
需求线(AD)和短期总供给线(SRAS)会随着经济周期的变化而发生改变。如下图所示,当经济发展缓慢时,由于总需求疲软,总需求曲线(AD)向左移动,达到短期均衡。此时:
- 实际GDP小于潜在GDP
- 失业率会大于充分就业失业率(即自然失业率)
- 物价水平(P)下降。
当经济处于衰退阶段时,实际GDP和潜在GDP存在一个差额,这个差额被称为衰退差。
- 衰退差的成因
下表中所有因素的改变都可以导致AD线的左移,从而引起衰退差。例如,股票和房地产价格的下降、政府支出的减小、税收的增加、消费者与企业的消极预期等都可能成为经济衰退的原因。
因素的增加 | AD线的移动 | 原因 |
---|---|---|
股票价格 | 总需求↑,AD线右移 | 居民财富↑ → C↑I↑ |
房地产价格 | 总需求↑,AD线右移 | 居民财富↑ → C↑I↑ |
消费者信心 | 总需求↑,AD线右移 | C↑ |
企业信心 | 总需求↑,AD线右移 | I↑ |
产能利用率 | 总需求↑,AD线右移 | I↑ |
政府支出 | 总需求↑,AD线右移 | G↑ |
全球经济的增长 | 总需求↑,AD线右移 | X↑ |
银行准备金 | 总需求↑,AD线右移 | 利率↓ → C↑I↑ |
汇率(外币/本币) | 总需求↓,AD线左移 | X↓M↑ |
税收 | 总需求↓,AD线左移 | 收入↓ → C↓I↓ |
-
衰退差时的政府措施
从政府制定者的角度来看,若经济出现衰退差,可以采取两种措施:一种是不主动干预经济,依赖经济的自我修复功能使经济回归到长期均衡状态。而是采取扩张性财政或货币政策,刺激总需求,使经济重新增长。
若政府不主动干预经济,由于需求疲软,经济逐渐放缓,GDP和整个社会的物价水平逐渐下降。物价水平的下降伴随着工人的工资下降,使得生产成本降低,企业总供给随之增加,SRAS线向右移动,经济在一个更低的物价重新回到长期均衡状态。值得注意的是,从长期的角度来看,经济会自我修复。但是在短期,经济在进行自我修复的过程中所带来的负面效应是不可估量的。自我修复的过程也许长达数十年之久,而在这段时间内,经济衰退会造成贫困、社会动荡等负面影响。
若政府主动干预经济,可以采取减少税收或者增加政府支出的扩张性财政政策和降低利率或者增加货币供给的扩张性货币政策,使得总需求增加,AD曲线回到衰退前的水平。 -
衰退差下的投资策略
当经济处于衰退差时,投资者需注意以下两点:
第一,减少周期型公司的投资:由于周期型公司的盈利和经济周期的相关性较高,当出现衰退差时,经济发展缓慢,周期型公司的盈利会减少。周期型行业包括证券行业、钢铁行业、煤炭行业等。
第二,增加防御型公司的投资:由于防御型公司的盈利对经济周期的变化不敏感,当出现经济衰退时,这些公司的业绩稳定增长。防御型行业包括医药行业、食品行业等。
通胀差
- 通胀差的定义及现象
如下图所示,当经济扩张时,总需求增加,总需求曲线(AD)向右移动,经济达到新的短期均衡。此时:
- 实际GDP大于潜在GDP
- 失业率会低于充分就业失业率(即自然失业率)
- 物价水平(P)上涨
由于经济体在超过其生产能力的水平上运行,物价水平上涨,通货膨胀出现,实际GDP和潜在GDP存在一个差额,这个差额被称为通胀差。
-
通胀差的成因
上表中所有因素的改变都可以使AD线右移,从而引起通胀差。例如,股票和房地产价格的上升、政府支出的增加、税收的降低、消费者与企业的乐观预期等都可能使得总需求增加。若总供给没有随着总需求增加,AD的增长将导致价格水平的上升,从而形成通胀差。 -
通胀差时的政府措施
和衰退差类似,从政策制定者的角度来看,同样有两种策略:一是不主动干预经济;二是采取紧缩性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
若政府不主动干预经济,当前过热的经济发展会导致严重的通货膨胀,生产要素的成本也随之上涨,SRAS线向左移动,经济重新达到一个均衡状态。值得注意的是,虽然说新的均衡下实际GDP与原产出水平相同,但是新的均衡状态下的物价水平更高。
若政府注定干预经济,可以采取增加税收或者减小政府支出的紧缩性财政政策和提高利率或者减小货币供给的紧缩性货币政策,使得总需求降低,AD曲线回到衰退前的水平。 -
通胀差下的投资策略
当经济处于通胀差时,投资者需注意以下两点。
第一,增加周期型公司的投资:因为周期型公司在经济发展过热时,盈利会持续增长。
第二,降低防御型公司的投资:相较于周期型公司,防御型公司的需求在不同的经济周期阶段较为稳定。所以,在经济发展过热的情况下,建议投资者增加周期型公司的投资,降低防御型公司的投资。
滞胀
- 滞胀的定义及现象
如下图所示,滞胀是由于短期供给的减少,导致短期供给曲线(SRAS)向左移动,从而通过膨胀和经济停滞共同发生的现象。此时:
- 实际GDP小于潜在GDP
- 失业率高于充分就业率(即自然失业率)
- 物价水平(P)上升
-
滞胀的成因
总供给曲线的移动一节中的表中所有因素的改变都可以使SRAS线左移,从而引起滞胀。例如,劳动力、原材料及能源价格的增加使得企业成本增加,总供给减少,SRAS线左移,从而形成滞胀。 -
滞胀时的政府措施
从政策制定者的角度来看,同样有两种策略:一是不主动干预经济;而是采取一定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
若政府不主动干预经济,要素价格上涨,经济发展减速,对生产要素的需求降低,生产要素的价格下降,SRAS线向右移动,使经济回到均衡状态。
而对于滞胀现象,由于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主要影响总需求,政府很难直接对总供给变化所引起的滞胀进行管理。如果采取扩张性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去刺激经济,AD线向右移动。此时,虽然经济增长,但是会导致一个更高水平的物价,通货膨胀恶化。如果采取紧缩性的货币政策和财政政策去控制物价,AD线向左移动。此时,虽然物价水平降低,但是相应的失业率会增高,经济进一步衰退。
总需求和总供给曲线的综合分析
AD线和AS线的移动形成了经济周期,导致实际GDP的波动。
AD和AS线的独立移动
AD和AS线独立移动的效应如下表所示。
因素 | 变化 | 实际GDP | 失业率 | 价格水平 |
---|---|---|---|---|
AD | 增加 | ↑ | ↓ | ↑ |
AD | 减小 | ↓ | ↑ | ↓ |
AS | 增加 | ↑ | ↓ | ↓ |
AS | 减小 | ↓ | ↑ | ↑ |
AD和AS线同时移动
AD和AS线同时移动的效应如下表所示。
AD的变化 | AS的变化 | 实际GDP | 价格水平 |
---|---|---|---|
增加 | 增加 | 增加 | 不明确 |
减小 | 减小 | 减小 | 不明确 |
增加 | 减小 | 不明确 | 上升 |
减小 | 增加 | 不明确 | 下降 |
- AS和AS同时增加: 如果两者同时增加,实际GDP将增加。但是由于AD的增加会提高价格水平,AS的增加会降低物价水平,价格的水平最终变化取决于AD和AS变化的相对程度。若AD增加的幅度大于AS增加的幅度,价格水平上升;反之,若AD增加的幅度小于AS增加的幅度,价格水平下降。
- AD和AS同时减小:如果两者同时减小,实际GDP将减小。但是由于AD的减小会降低价格水平,AS的减小会提高价格水平,价格的水平最终变化取决于AD和AS变化的相对程度。若AD减小的幅度大于AS减小的幅度,价格水平下降;若AD减小的幅度小于AS减小的幅度,价格水平上升。
- AD增加,AS减小:若AD增加,AS减小,价格水平将上升。但是,由于AD的增加会提高实际GDP,AS的减小会降低实际GDP,实际GDP的最终变化取决于AD和AS变化的相对程度。若AD增加的幅度大于AS减小的幅度,实际GDP将增加;若AD增加的幅度小于AS减小的幅度,实际GDP将下降。
- AD减小,AS增加:若AD减小,AS增加,价格水平将下降。但是,由于AD的减小会降低实际GDP,AS的增加会提高实际GDP,实际GDP的最终变化取决于AD和AS变化的相对程度。若AD减小的幅度大于AS增加的幅度,实际GDP将下降;若AD减小的幅度小于AS增加的幅度,实际GDP将增加。
经济增长及其持续性
AD-AS模型研究了经济的短期波动,接下来研究经济的长期增长。经济的增长可用实际GDP的变化率或实际人均GDP的变化率开衡量。实际GDP衡量了经济整体的扩张速度。人均GDp(即实际GDP与总人口的比)决定了国民的生活水平和居民购买商品与服务的平均能力。而可持续的经济增长对一个国家至关重要。经济的可持续增长率是指经济体的生产能力或潜在GDP的增长率。
经济增长的来源
经济增长的来源主要有五项:劳动力供给、人力资本、实物资本、技术和自然资源。
-
劳动力供给
劳动力的增长是经济增长的一个重要因素。对于一些发达国家而言,劳动力的增长处于一个比较稳定的阶段。但是对于一些发展中国家而言,潜在的劳动力是非常庞大的,随着城镇化的发展,这些潜在劳动力逐渐涌向城市,给发展中国家带来飞速的经济增长。 -
人力资本
与劳动力数量一样,劳动力质量同样是非常重要的。劳动力质量由人力资本来衡量。人力资本通过教育、培训、人生经历获取。所以,一个国家在教育上的投资将提升整个社会的劳动力质量,从而刺激经济的增长。 -
实物资本
实物资本水平取决于经济体中每年的实物投资。因此,一个国家若保持较高的实物资本投资(例如高铁、基础建设或者是用来生产的机械设备的投资),则这个国家就会拥有较高的经济增长。 -
技术
因为劳动力、人力资本和实物资本的增长在发达国家较为稳定,所以科技的进步成为发达国家经济增长最为重要的因素。科技的进步是指以更少的投入获得更高效的产出。随着科技的进步,劳动力和实物资本的使用效率都将得到明显的提升,从而使经济得到发展。 -
自然资源
自然资源(包括土地、石油、水资源等)是经济增长的重要的要素。自然资源可分为两种,可再生资源和不可再生资源。不同国家自然资源的差异导致各个国家通过资源发展经济的模式不同。经济资源丰富的国家(例如澳大利亚和中东石油资源丰富的国家),可以通过自然资源的出口发展经济;反之,自然资源稀缺的国家(例如日本)要通过自然资源的进口来满足对资源的需求。
可持续增长的衡量
生产函数与潜在GDP
-
生产函数
-
生产函数的公式表达
新古典模型即索洛增长模型是基于生产函数对经济增长来源进行的研究。生产函数代表在一定的技术条件下,经济可以达到的产出水平和要素投入量之间的关系。两要素生产函数可表示为:
Y = A F ( K , L ) Y=AF(K,L) Y=AF(K,L)
其中,Y表示总产出;L表示劳动力数量;K表示资本投入;A表示全要素生产率。全要素生产率(TFP)用来衡量不能用资本和劳动力的变化解释的产量的变化。影响TFP的主要因素是技术变化。因此,从狭义来说,全要素生产率特指科学技术。 -
生产函数的性质
生产函数具有两个重要的假设性质:规模报酬不变和边际生产率递减。
一方面,生产函数体现了投入和产出之间规模报酬不变的性质。规模报酬不变是指:假设全要素生产率不变,所有的投入品变化相同的百分比,则产出水平也与之变化相同的百分百。
另一方面,在生产函数中,对于单个生产要素而言,存在边际生产率递减的现象。即额外一单位的投入所带来的产出递减。 -
生产函数的相关结论
由于资本投入存在边际生产率递减的现象,可以得到以下两点结论。
第一,经济的长期可持续增长不能仅依靠资本深化投资。资本深化投资虽然可以提升人均资本,但人均资本的带动作用存在边际收益递减现象。
第二,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人均收入水平逐渐趋同。相较于发达国家,发展中国家的资本相对稀缺,资本深化可以使得资本的生产率较高,故而发展中国家的经济增长率可以超过发达国家,最终实现两者收入的趋同。
-
-
增长方程:潜在GDP率的计算
对上式两边同时求对数,可得到描述潜在GDP的增长率、劳动力增长率、资本增长率和技术进步率之间关系的增长方程,具体公式如下:
潜在 G D P 增长率 = 技术进步率 + W L × 劳动力增长率 + W c × 资本增长率 潜在GDP增长率=技术进步率+W_L \times 劳动力增长率+W_c\times 资本增长率 潜在GDP增长率=技术进步率+WL×劳动力增长率+Wc×资本增长率
其中,WL为劳动力收入占国民收入的比重;Wc为资本收入占国民收入的比重。 -
人均生产函数及人均潜在GDP增长率
生产函数公式可以表示为人均的形式,即:
Y / L = A F ( K / L ) Y/L=AF(K/L) Y/L=AF(K/L)
其中,Y/L为人均产出;K/L为人均资本。进而可得到人均GDP的增长方程为:
人均潜在 G D P 增长率 = 技术进步率 + W c × 人均资本增长率 人均潜在GDP增长率=技术进步率+W_c\times 人均资本增长率 人均潜在GDP增长率=技术进步率+Wc×人均资本增长率 -
生产函数衡量潜在GDP增长率的缺陷
用劳动力、资本、全要素生产率估算潜在GDP存在重要缺陷。首先,潜在GDP和全要素生产率都无法直接观察得到,需要进行估计。其次,很多国家,特别是发展中国家,没有资本存量的数据,也没有劳动力和资本收入分别占国民收入比例的数据。
劳动生产率
由于用生产函数衡量潜在GDP增长率存在缺陷,经济学家采用更为可靠的劳动力生产率的数据来估算潜在GDP增长率。劳动生产率是单位劳动力在单位时间内能够生产的商品或服务的数量,其计算公式为:
劳动生产率 = 实际 G D P / 总工作时间 劳动生产率=实际GDP/总工作时间 劳动生产率=实际GDP/总工作时间
其中, 总工作时间 = 劳动力 × 人均劳动时间 总工作时间=劳动力 \times 人均劳动时间 总工作时间=劳动力×人均劳动时间。因而测算潜在GDP可以用一种更为直观的方法,公式如下:
潜在 G D P = 总工作时长 × 劳动生产率 潜在GDP=总工作时长\times 劳动生产率 潜在GDP=总工作时长×劳动生产率
假定全要素生产率和资本最终都需要通过劳动力才能实现对GDP的促进作用,则:
潜在 G D P 增长率 = 劳动力数量的增长率 + 劳动生产率的增长率 潜在GDP增长率=劳动力数量的增长率+劳动生产率的增长率 潜在GDP增长率=劳动力数量的增长率+劳动生产率的增长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