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pring、Springboot基础知识学习
目录
- 学习目标
- Spring基础概念
- IOC控制反转
- DI依赖注入
- 事务管理
- AOP面向切面编程
- Spring案例说明(Postman使用、Restful开发规范、lombok、Restful、nginx了解)
一:学习目标:
1)了解Spring基础概念,Spring核心特性:IOC控制反转、DI依赖注入、事务管理、AOP面向切面编程;
2)参照老师课程,创建、编写SpringBoot入门Demo;
3)其他工具:Postman使用;
二、Spring基础概念
Spring、SpringMVC、Springboot的概念和区别;
1)Spring就是一个java的开源框架,为你写项目提供很多便利的,其中Spring有一些核心特性是需要去学习了解的:
2)SpringMVC:Spring MVC 是 Spring 框架中的一个模块,用于构建基于 Java 的 Web 应用程序。它实现了 Model-View-Controller(MVC)设计模式,使得应用程序的各部分可以更加清晰地分离和协作。
理解起来就是三层结构,有清晰的请求处理流程:通过前端控制器(DispatcherServlet)、处理器映射(Handler Mapping)、处理器适配器(Handler Adapter)和视图解析器(View Resolver)等组件,实现了一个清晰的请求处理流程。
灵活的视图技术:支持 JSP、Thymeleaf、FreeMarker 等多种视图技术。
数据绑定和表单处理:自动将请求参数绑定到 JavaBean 对象,并支持自定义数据绑定和验证。
国际化:支持多语言应用程序的开发。
3)Spring Boot
Spring Boot 是基于 Spring 框架的一个快速开发平台,它旨在简化新 Spring 应用程序的初始搭建和开发过程。通过使用“约定优于配置”(Convention Over Configuration)的原则,Spring Boot 可以快速启动和运行应用程序,而无需编写大量的样板代码和配置。
Spring Boot 的主要特性包括:
自动配置:根据添加的依赖项自动配置应用程序。
内嵌服务器:支持内嵌 Tomcat、Jetty 和 Undertow 等 Web 服务器,无需部署到外部容器中。
简化 Maven 和 Gradle 配置:通过提供一系列预定义的“起步依赖”(Starter Dependencies),简化了 Maven 和 Gradle 的配置。
健康检查和外部配置:提供了监控和管理生产环境中应用程序的工具。
与 Cloud 服务集成:与 Docker、Kubernetes、AWS、Azure 等云服务平台紧密集成。
三、IOC控制反转
控制反转(IOC):对象的创建控制权由程序自身转移到外部(容器),这种思想称为控制反转。设计程序讲究高内聚低耦合,把创建对象交给外部来处理,需要的就去Spring的bean中拿。不需要再自己new了,只需要先定义好是bean对象,Component组件,需要new的时候,Spring框架会自己去IOC容器中找,找到了就直接拿来使用,找不到就再创建(单例模式)
注意:这里有一个特殊的:@RestController = @ResponseBody+@Controller
- 依赖注入(Dependency Injection, DI):容器为应用程序提供运行时,所依赖的资源,称之为依赖注入。自动装配就是这里这个类需要使用到别的类,刚好也是bean管理的,就可以直接用这个注解,@Autowired来依赖注入
四、DI依赖注入
个人理解,为了高内聚,低耦合,通俗讲就是一个类里面,尽量少涉及太多别的类,不然修改就容易牵一发而动全身,所以会有一个依赖注入的说法。通过Spring底层技术,一个类里如果需要别的类(如A、B、C类),可以用依赖注入,@Autowired自动加载,这样就不用自己去new了,但是前提是这个类得是Spring管理的才可以
Grep Console 高亮日志插件
五、事务处理
java中的事务:所谓事务,是你认为的有哪些操作是务必要一起执行完成的;是一个单元集合
异常的类型,有些是RuntimeException才会回滚,需要自己设置
程序上面,还有业务这一层。对于不同的业务,事务管理还是很有必要的,例如,删除部门的时候,其实要删除对应部门下的员工才可以。而这时候如果不是同一个事物,就有可能导致员工删了,部门没删;或者部门删了,员工没删;
六、AOP
所谓的AOP,我理解是代码写了很多了,然后如果统一要对部分类似代码/同包代码进行处理,如果要全部改一遍很麻烦,不好处理。这时候,就产生了AOP的方法,把要处理的逻辑抽象具体为具体的方法,(要实现这种效果,底层是用到了注解、以及动态代理技术的),然后统一对这部分代码进行逻辑增强。
底层实现逻辑:
AOP执行流程:一旦用了AOP,执行的就不再是原来的方法了,而是动态代理对象加强了原来方法后的新方法
AOP的好处:
AOP使用步骤:
1.引入依赖:
<dependency><groupId>org.springframework.boot</groupId><artifactId>spring-boot-starter-aop</artifactId>
</dependency>
2.定义一个类,使用注解@Aspect,@Component,声明这个类为AOP类,归属于springboot管理;
3.按照模板来写具体要抽取的核心逻辑
@Around("execution(* com.itheima.service.*.*(..))")//这是around的写法
//方法参数是固定的,定义为了proceedingJoinPoint
public Object recordTime(ProceedingJoinPoint proceedingJoinPoint) throws Throwable {long begin = System.currentTimeMillis();//其他要在这个方法上执行的逻辑Object object = proceedingJoinPoint.proceed(); //调用对应匹配到的方法,然后运行long end = System.currentTimeMillis();log.info(proceedingJoinPoint.getSignature()+"执行耗时: {}ms", end - begin);return object;
}
AOP的概念:
在AOP中,通知(Advice)表示要在目标方法上执行的额外逻辑,而切面(Aspect)则负责定义通知应该应用到哪些连接点(Join Point)上。连接点是程序执行过程中的一个点,如方法的调用或异常的处理。
核心概念:
1.通知:
记住:只有Around才需要自己调一遍proceed,其他的其实没有必要;
通知顺序:
2.切入点表达式
3.连接点
4.切入点
5.使用案例:将案例中 增、删、改 相关接口的操作日志记录到数据库表中
- 定义一个切面类、定义好日志表实体类、以及mapper(插入数据库表的操作):
注意:还要新建一个自定义注解类
- 在切面类中抓取要记录的日志数据:
// @Around("execution(* com.itheima.service.impl.*.*(..))")@Around("@annotation(com.itheima.anno.Log)")//这里使用注解类,是为了方便针对具体的方法使用,而不是放到包这个维度,不好管控public Object recordTime(ProceedingJoinPoint proceedingJoinPoint) throws Throwable{
// proceedingJoinPoint.getThis();//记录操作人ID - 当前登录员工ID//获取请求头中的jwt令牌, 解析令牌String jwt = httpServletRequest.getHeader("token");Claims claims = JwtUtils.parseJwt(jwt);Integer operateUser = (Integer) claims.get("id");//获取操作时间LocalDateTime operateTime = LocalDateTime.now();//获取操作的类名String className = proceedingJoinPoint.getTarget().getClass().getName();//获取操作的方法名String methodName = proceedingJoinPoint.getSignature().getName();//获取方法参数Object[] Params = proceedingJoinPoint.getArgs();String methodParams = Arrays.toString(Params);//获取返回值String returnValue = proceedingJoinPoint.getKind();long begin = System.currentTimeMillis();Object object = proceedingJoinPoint.proceed(); //调用原始方法运行long end = System.currentTimeMillis();long costTime = end - begin;log.info(proceedingJoinPoint.getSignature()+"执行耗时: {}ms", end - begin);OperateLog operateLog = new OperateLog(operateUser,operateTime,className,methodName,methodParams,returnValue,costTime);LogMapper.insertLog(operateLog);return object;}
- 具体的类中,需要加上@log注解(好像一般都是加在controller的…是因为这是一切的开始吗?)
七、Springboot案例
1.自己在idea新建一个Springboot项目就好。可能会遇到版本的问题,我用的是idea2022的版本,然后jdk是11的,新建的时候会遇到版本的问题,这里不能选择2.多的
那就只能先新建出来,然后执行启动类,根据报错来修改,印象中是自己修改了pom文件的依赖:
2.配置Springboot的配置文件,会涉及到Springboot的数据库连接池,springboot默认连接池是HikariCP?我们可以自己改为Druid数据库连接池(常用的,阿里巴巴开发的连接池)。
pom中加入依赖,修改配置文件:
3.Postman的使用:
postman和yapi(接口平台)有啥区别?Postman和YApi在功能和用途上存在一些显著的区别。
*Postman主要是一个接口测试工具,它提供了一套完整的API请求概念,包括API请求的各种组成部分,如请求方法、URL、请求头和请求体等。它支持各种请求方法,如GET、POST、PUT、DELETE等,并且具有集成其他工具和服务的能力,如Git、Slack、Newman等,这使得Postman能够更高效地管理和测试API。此外,Postman还提供了环境变量、脚本编写、集合和测试用例等概念,进一步增强了其测试和管理API的能力。通过Postman,用户可以实时监控API性能,及时发现和解决性能问题。
相比之下,YApi是一个高效、易用、功能强大的API管理平台。它的主要目标是为开发、产品和测试人员提供更优雅的接口管理服务。YApi可以帮助开发者轻松创建、发布和维护API,并且提供了优秀的交互体验。用户只需利用平台提供的接口数据写入工具以及简单的点击操作,就可以实现接口的管理。*
Postman更侧重于接口的测试,YApi则更偏向于接口的管理,为开发者提供了便捷的管理平台和交互体验。
使用postman,建立自己的workplace
2)Restful风格:前后端交互的接口,是基于Restful风格来交互的
Restful风格是一种基于HTTP协议设计Web API的软件架构风格,由Roy Fielding在2000年提出。它强调使用HTTP动词来表示对资源的操作(如GET、POST、PUT、PATCH、DELETE等),并通过URI(统一资源标识符)表示资源的唯一标识符。Restful风格请求的特点主要包括:
基于资源:数据和功能被抽象成资源,并通过URI来唯一标识这些资源。
HTTP动词:使用HTTP协议中的标准方法(如GET、POST、PUT、DELETE等)来表示对资源的操作。
无状态:服务器不保存客户端的状态信息,每次请求都需要包含完整的信息。
以下是一个Restful风格的GET请求示例:
URI:http://example.com/api/users/1
HTTP方法:GET
描述:从http://example.com/api/users/路径下获取ID为1的用户信息。非Restful风格请求:非Restful风格的请求可能不遵循上述原则,例如:不基于资源:请求可能不直接对应到某个具体的资源。
使用非标准HTTP方法:可能使用自定义的HTTP方法或总是使用GET或POST方法。
有状态:服务器可能保存客户端的状态信息。
以下是一个非Restful风格的请求示例(假设这是一个总是使用POST方法的请求):URI:http://example.com/api/get_user
HTTP方法:POST(注意这里使用了POST方法而不是GET)
请求体(可能包含):{"id": 1}
描述:这个请求试图从服务器获取ID为1的用户信息,但它使用了POST方法,并且请求体中包含了用户ID。在Restful风格中,这种操作应该使用GET方法,并将用户ID包含在URI中。
对比
Restful风格:更简洁、直观,符合HTTP协议的设计初衷。它使得API易于理解、使用和扩展。
非Restful风格:可能更加灵活,但也可能导致API设计混乱、不易于理解和维护。它可能违反了HTTP协议的一些基本原则。
总的来说,Restful风格是一种被广泛接受的Web API设计风格,它使得API更加清晰、一致和易于使用。在设计Web API时,应尽量遵循Restful风格的原则。基于资源:RESTful风格将数据和功能抽象成资源,并通过URI(统一资源定位符)来唯一标识资源。每一个URI指向一个特定的资源,通过URI来访问资源。
统一接口:RESTful风格使用HTTP动词(如GET、POST、PUT、PATCH、DELETE等)来表示对资源的操作。这些HTTP动词遵循HTTP协议的标准,使得不同的客户端和服务端可以相互理解和通信。
GET(SELECT):从服务器取出资源(一项或多项)。
POST(CREATE):在服务器新建一个资源。
PUT(UPDATE):在服务器更新资源(客户端提供完整资源数据)。
PATCH(UPDATE):在服务器更新资源(客户端提供需要修改的资源数据)。
DELETE(DELETE):从服务器删除资源。
无状态:所有的资源都可以通过URI定位,而且这个定位与其他资源无关。服务端不会保存客户端的状态信息,每次请求都是独立的。这种无状态性使得服务端可以更容易地实现负载均衡和扩展。
URI的设计:RESTful风格的URL应该简洁明了,能够清晰地表示资源的路径和操作。例如,使用http://localhost:8080/users/{id}来表示一个用户资源的URI,其中{id}是用户的唯一标识符。
其他特点:
客户端和服务端之间的通信通常使用JSON或XML作为数据交换格式。
RESTful风格支持缓存机制,可以通过HTTP头信息来控制缓存行为。
RESTful风格通常使用HTTP状态码来表示请求的处理结果,如200表示成功,404表示资源未找到等。
总结来说,Restful风格是一种面向资源的API设计方式,它强调使用HTTP协议和URI来标识和操作资源。通过遵循统一接口、无状态等设计原则,Restful风格可以使得Web服务更加简洁、清晰和易于理解。在Spring Boot等框架中,可以方便地实现Restful风格的API。
3)查看接口文档、新建请求:
发起请求,请求来到controller,controller请求service
老师的代码优点:1.新知识点
lombok快捷方式,名称不一致不能自动封装;
2.使用注释/**:方便回忆当时的想法
service通过实现类,请求mapper(dao),dao是一个接口,调用查询
mapper查询数据
然后写给统一的响应消息集
感觉像是Springboot自动帮忙拼了结果响应
2)Nginx的了解:
前后端联调,前端发送的请求是:http://localhost:90/api/depts— 实质上代表请求的是nginx的服务器,nginx接收到这次请求后,会发送给后端的8080端口tomcat,最终是由tomcat来处理这次请求
项目实际:
老师的nginx重写了配置文件:
原生本地的是这样的:
如果你请求的路径是 http://localhost:90/depts,但是经过 Nginx 后变成了 http://localhost:90/api/depts,那么很可能是 Nginx 配置中设置了路径的代理或者重写规则。在 Nginx 中,可以通过 location 块来匹配特定的请求路径,并使用 proxy_pass 指令将请求转发到后端服务器。如果 Nginx 配置中包含了将 /depts 路径重写或代理到 /api/depts 的规则,那么就会发生你所描述的行为。以下是一个简单的 Nginx 配置示例,它展示了如何将 /depts 路径代理到后端的 /api/depts 路径:nginx
server { listen 90; server_name localhost; location /depts { proxy_pass http://backend_server/api/depts; # 可能还有其他相关的配置,比如 proxy_set_header 等 } # 其他配置...
}
在这个例子中,任何发往 http://localhost:90/depts 的请求都会被 Nginx 代理到 http://backend_server/api/depts。backend_server 应该替换成实际的后端服务器地址。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你需要检查 Nginx 的配置文件,找到相关的 location 块,并修改 proxy_pass 的值,或者移除/修改重写规则,以确保路径正确转发到后端服务器。如果 Nginx 配置文件中没有明显的代理或重写规则,那么也可能是 Nginx 与其他中间件(如 Lua 脚本、第三方模块等)集成时添加的额外逻辑导致的。请确保检查 Nginx 的配置文件(通常位于 /etc/nginx/nginx.conf 或 /etc/nginx/sites-available/ 目录下),并查找与你的请求路径相关的配置。如果你对 Nginx 配置不太熟悉,可能需要参考 Nginx 的官方文档或寻求有经验的开发者的帮助。
4)功能接口实现:
1.增:前端可能传的是一个json格式的数据,需要封装到pojo对象中,要加入一个注解才会自动封装。在Spring Boot中,你可以使用@RequestBody注解来自动将请求体中的JSON数据转换为Java对象。
传的json数据少的,需要自己去类中补到对象里;